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中国英语"是英语在国际化过程中与中国特有语言文化接触融合的结果。文化全球化必然推动语言的发展,异化翻译是新时代环境下的必然。文章介绍了目前"中国英语"的现状,通过实例用异化翻译策略分析了"中国英语"及其特点,并指出了"中国英语"的发展趋势。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已进入世界英语的百花园中,可成为人类语言史上的一株奇葩。  相似文献   

2.
英语作为一种世界通用语言,其地位不可撼动。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的本土化问题更加突出,出现了许多带有地域特色的英语变体,"中国英语"便是其中的代表。对"中国英语"进行分析,探究其对我国外语教学方面的影响,从而提高"中国英语"的可接受性和语言教学的可操作性,有利于促进当前英语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3.
英语是一门语言,语言教学有其自身特点,每一时期的语言教学法都有新发展,伴随中国的不断发展,与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更加深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更为重要。作者以教育理论为基础,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活动,谈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和心得。  相似文献   

4.
英语目前是世界上使用效率最高的一种语言之一,由于其语言自身所带的通用性,进而确定了其语言地位的重要性。根据有效的统计可以知道,目前来看,全世界中使用英语这一语言的国家以及地区以及高达175个,并且在欧洲、中国以及日本,英语都是一个最普遍的被人们学习的语言之一。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英语逐渐作为我国9年义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学科之一进行学习。所以作为一个高校,对于这一语言的态度就更应该提高重视,并且随着我国近10年的不断探索和发展,我国的高校对于英语这一语言的教学逐渐的有了新的发展,并且也进入了一个英语教学的新时代,同时为了更好的与世界接轨,培养当代大学生对于世界经济以及世界政治的了解,都需要高校自身在进行英语教育的时候将其注重起来,并且有效的将其进行发展,让高校的英语教学尽可能的快速发展并且努力融合到高校的日常生活和教育之中,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根据如何对于高校的英语在教育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发展和融合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家加大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要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而英语作为一门国际性语言,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引起各领域的重视,这从客观上要求我们采取多样化教学形式,有效的评价方式以及延展课堂外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真正做到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人们用来交流的工具,不同国家地区有各自的语言,多种多样的语言文化构成了人类宝贵的精神文化。众所周知英语是世界上使用频率最高的语言,在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英语学科的重要性,它成为各国家教育教学的重要课程,因此在教学当中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越加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7.
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必然会导致和推动语言的变化和发展。英语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也将随着使用它的国家和社会的政治、文化、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变化而发展。词是构成语言的一个基本单位,词义随着社会诸方面的变化而变化和发展。英语的词义也是这样。人们在使用词的时候,会根据不同的语境,时空和文化习俗等,对词的语义产生不同的心理联想,把词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阐述在现行中国国力影响下,英语国家语言在政治,经济和人们日常生活方面的翻译。体现英语国家语言正随着中国的发展发生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同样的语言,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会因自然、文化及环境的不同而造成差异,这种情况并非始于今日。英语的全球化,在中国造成了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洋泾滨。它指那种不讲语法,把汉语逐词用英语表达的一种混合语,在过去的上海和广东地区十分流行。今天的中国,又出现了一种新洋泾滨英语。本文着重探讨新洋泾滨英语的形成与发展,新洋泾滨英语的特点、使用范围及使用人群。  相似文献   

10.
近百年来,波兰眼科医生柴门霍夫创造的世界语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许多语言学家都会世界语。现在,使用英语国家的人们以及会英语的人们也在纷纷学习世界语。世界语作为一个中立的语言,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世界语是一种具有黏合性特点的语言,它选用了为大部分国家的人们所普遍接受的基本词素。通过在这些基本词素上加上接头语或接尾语等构词手段,构成合成词。例如:Esperanto(世界语)这个词本身就是一个  相似文献   

11.
英语课堂教学的本质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在传统英语教学中,由于人们并不太重视口语教学,从而使学校英语成为了"聋子英语"、"哑巴英语"。为此,笔者在教学中特别关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坚持让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形成英语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12.
新英语语言变体在亚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发展研究,引起了语言学界的极大兴趣。在研究Kachru世界英语理论的基础上,采用中国英语、新加坡英语和印度英语的一些典型实例,可以探讨和阐释处于不同文化和社会环境下的新英语语言变体的特点,并引入高级变体和低级变体的概念,以表达英语的世界化。  相似文献   

13.
就中学生英语文化知识视野的拓宽教学作探析,旨在阐述运用合理的教学策略对发展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所起到的积极促进作用。英语语言的生成发展离不开一定文化的积累和运用,文化是语言国家在风俗民情、生活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综合反映和体现。在教学中注重拓宽学生的文化知识视野,能够帮助学生增强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促进学生加深多本国文化的认知,从而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了解英语国家基本文化理念,积累文化素材;理解英语国家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层次;关注世界文化发展,培养世界意识是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中倡导的教学理念,也是拓宽中学生英语文化视野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4.
经济的全球化导致了语言全球化。由于英美文化的强势地位,英语已化为一种全球通用语。其成因有地缘—历史和社会—文化的渊源,更是人们现实社会生活中的自然需要。正是这些历史的、主观的、语言求同的、话语强势等诸多具体方面的原因使英语在世界的传播势不可挡。全面认识英语全球化的成因,可以更好地利用它来提高中国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高校英语教学领域,尤其是在英语听力和口语教学方面,人们普遍认为英语母语教师的教学效果优于非英语母语教师。从大学英语学习者学习体验与教学评价的角度,利用"话语分析法"探讨中国英语教师(非母语教师)和外籍教师(母语教师)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不同特点。结果表明:语言能力并非英语教学成功的唯一因素,非母语教师自有其特定优势。  相似文献   

16.
《新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世界意识。在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17.
方帆 《海外英语》2013,(1):49-52
英语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传播与发展,以及通过人们在不同地区的使用与交流过程中,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变体。在今天的中国,英语的教学显得愈发重要,而以语音教学的标准与模式为目的的研究,也成为当今英语教学中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此研究调查分析了中国南方一所大学英语语言中心的教师与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英语变体范例的认识,并以问卷调查和语言范例的形式,深入认识教师与学生对各种英语变体的偏好,以及学生期望掌握的英语语音水平,最后在世界英语理论框架下为中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一个更为合适的英语语音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李旻 《现代企业教育》2008,(22):189-190
英语作为一门世界性语言,在全球范围的交流中,起着主导作用。但是,在世界上很多不同的环境下,英语的使用是在不断变化的。本文主要讲述关于英语的使用在中国的变化和影响。所涉及到的问题包括:人们在从运用中国洋泾滨英语到运用规范化英语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如何导致作为国际化语言的英语在中国的使用日趋频繁,以及英语的使用如何影响着普通话。  相似文献   

19.
话题导读每一门语言都是随着时间增长不断发展变化的。英语作为世界使用做广泛的语言也不例外。如今的英语主要分为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英式英语主要在澳大利亚、新西兰、西印度群岛、爱尔兰、南非使用,美式英语主要为美国和加拿大使用。虽然在一定意义上说,美语是在英式英语基础上分离出来的一个支系,但是由于美语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其独特的历史、文化、民族、地域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与英式英语有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20.
英语的全球化及其中国本土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英语在全世界的传播,英语呈现了国际化的特点,已成为非英语国家人们进行沟通的共用语言.英语在非英语国家的发展已经造成了许多带有浓厚地域特色的变体,它们的诞生已经对今后英语的变化与发展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英语、汉语接触的过程也带来了英语在中国本土化的问题,并形成带有地域特色的中国英语.它不仅包含了标准英语的规范形式,更体现了中国本土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