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百家争鸣”式的数学课堂是以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的争论为核心,建立愉悦的课堂气氛,“活跃、乐学”为特色,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四十五分钟教学效率为目的.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的过程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的新方法、新问题,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使课堂呈现出百家争鸣、生机勃勃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2.
问题式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为中心来展开教学活动的具体方法和活动形式.在通常情况下,问题式教学是以"教师提问"为中心,即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种形式的教学在课堂实践中使用比较多.而以"学生提问"为中心,即学生提问,教师解答的问题式教学在课堂实践中并不多见.  相似文献   

3.
<正>新课程改革要求初中数学教学实现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效果,将课堂主导位置归还学生。但是在当前很多的学校中,学生还是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教师"一言堂"的上课形式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让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逆反心理。针对这个问题,作者认为加强课堂互动是提高课堂效率至关重要的环节。一、带动学生学习兴趣,实行情景式教学1.教师设定教学情景,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所谓情景教学,就是让学在一个愉悦  相似文献   

4.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所谓课堂动态生成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处的新问题、新情况.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使课堂动态变化而富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动态生成"是相对于"预设"而言的。所谓课堂动态生成就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即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它会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使课堂呈现出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新特点。笔者发现,大多数的音乐教师会把大  相似文献   

6.
探讨混合型智慧教学在高职高专院校实际课堂应用过程中的诸多优势,比较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与混合型教学模式的不同。"云课堂""雨课堂""微课""翻转课堂""幕课"等"互联网+"教学软件的引入,使高校许多教师被迫进入"智力教学时代",教师从"知识传播者"转变为"学习教师",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愉悦地获取知识,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校教学的开展。分析混合型智慧教学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改进以进一步推动混合型智慧教学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激发学生的物理学科学习兴趣,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本文以初中物理“阿基米德原理”课程为例,对创生性课堂的构建与课程教学展开详细研究.分析构建创生性课堂的重要意义,明确构建创生性课堂需要把握的重点;根据课程在教学中的核心知识点,创设物理课堂兴趣驱动式教学情境,实现抽象化知识的具象化表达,使教师可在一种相对轻松与愉悦的环境下展开知识点的专项教学;引进创生性教育理念,在课堂中组织情景式物理实验,深化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与认知;利用课下时间,由教师为学生总结知识点,拓展学生课下学习内容与知识面.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中新课改春风的沐浴,在数学课堂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景象:数学老师更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从"教书匠"蜕变成"教学能手""教学专家";采用新鲜、新颖教学模式,打破教师的话语权,实施主体教学,实现讲堂变学堂,灌输变探究;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创设情境、趣味性课堂;真正实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老师搭台学生唱戏,使学生在开展问题探究中,实现了学生"我自主、我参与、我思考、我快乐";老师明确教学目标,开展富有成效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诱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思、议、展、评"。让数学课堂呈现出趣味性、生动性、艺术性、高效性,展现出精彩纷呈、活力四射的魅力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9.
所谓课堂动态生成就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合作、对话与碰撞的课堂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与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方式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使课堂呈现出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发展,高校政治学课的教学理念也在发生变化,政治学原理类教材教学也呈现出新的转变,即由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向"互动式"教学转变。但不同的学者在强调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同时,其侧重点也呈现一定的差异。本文拟以课堂与课外为纬,以课堂知识深度为经,对近十年来有关政治学原理类教材教学改革的研究分为"课堂—互动式"、"实践—教学式"、"研究—教学式"等三大改革,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中学语文教学阵地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少语文教师对手教改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像魏书生的课堂"六步教学法"和钱梦龙的"三主四式"自读课导读法,解决的是语文教学中的课堂结构问题,值得我们效法.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善于驾驭课堂,还要善于处理不同教材.如果在课堂教学中不看对象死抱一两种模式,其结果是陷入教条主义的泥潭.课堂上就不会出现"天光云影共徘徊"生动活波的局面.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就是要在教学中要善于调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觉得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不少篇目完全可以放开手脚,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再创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让学生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万紫千红的语文世界.  相似文献   

12.
课堂动态生成就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使课堂呈现出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3.
<正>2009年暑假结束,规范化办学席卷江苏大江南北。要求我们的教师不像过去那样去硬"揪",摒弃靠"揪"而呈现出的有效教学。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挥45分钟的课堂效率,真心让学生学习轻松、愉悦。  相似文献   

14.
"智慧课堂"已成为我们不断追求的一种学习境界,从小学低年级开始构建智慧课堂,能让学生形成自己的智慧,带给学生成功愉悦和幸福体验,促进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在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研究、不断总结,形成了"四五"式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四",即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信息为手段,以训练为主线",这是该模式建构的基本理念,贯穿课堂始终。"五",指的是语文识字写字教学流程,即"自主先学""以学定导""尝试探究""展示评价""巩固拓展",这是我们在识字写字教学实践中构建智慧课堂的基本模式,也是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构建高中数学课堂的自主、互动的、愉悦的教学氛围,追求轻负担,高质量是当下新课改形式下对高中数学课堂的要求。注重高中课堂有效性与创新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打破"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传统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徐洪俊 《化学教学》2007,(11):23-24
1 化学课堂的动态生成及生成标志 1.1 化学课堂的动态生成 所谓动态生成就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使课堂呈现出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7.
"自然分材教学是教师让教学内容随学生的学力差异自然分化并指导学生研究和解决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的教学理论与实践形态"[1].它与一味强化教师的讲解,增加训练强度,延长教学时间的外延式教学不同,自然分材教学采取以学生为主体的自学、互帮、释疑、练习、反思组成的教学格局,从课堂教学的价值理念、课堂资源观、师生观三个主要方面对现行的"以教代学"的课堂进行改造,努力实现课堂的内涵式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8.
陈松林 《时代教育》2012,(16):14-15
中职学校政治课教学必须致力于打造高效课堂。打造中职学校政治课程高效课堂需要中职学校领导和政治教师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使政治课程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得以突出,使政治教学符合社会现实和学生的终身发展;需要中职政治教师大胆整合课程内容,使政治课教学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突出学生在知识建构中的主体地位;需要中职政治教师结合中职政治课程中不同教材内容创新教学方式,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激活政治课堂;需要中职政治教师以教师的"气场"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创造高效课堂的"软环境"。  相似文献   

19.
"课堂是师生共度的愉悦的生命历程",我想不起在哪里看到的这句话,但是我始终没有忘记过。创造健康适宜的课堂生态,让学生享受生命成长的愉悦,是语文"童心课堂"的教学所归。"童心课堂"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生命成长为语文教学的中心,呵护童真、激发童趣、牧养童心,给学生生命以关怀、滋养与润泽。那么,如何将我们的语文课堂变成学生身心愉悦成长的舞台呢?  相似文献   

20.
<正>一、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内涵提及支架式教学,学术界有许多不同观点。诸如,支架式教学是教师教学先学后教的一种新型方法、策略;支架式教学是学生课堂学习的概念框架,为学生自主探究指引方向;支架式教学是教师备课、授课过程中一种新型教学思想……这些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新课标要求。笔者认为,所谓支架式教学,是以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及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为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