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本研究对86个光皮桦无性系嫁接苗的苗高、地径、叶长、叶宽4个生长性状进行了当代测定,结果表明无性系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光皮桦无性系嫁接苗苗高重复力系数为0.2368,地径重复力系数为0.1494,而叶长、叶宽重复力系数均较低.光皮桦无性系苗高与地径、地径与叶长、地径与叶宽、叶长与叶宽间的相关系数均达极显著水平.叶长、叶宽性状对地径生长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对苗高生长量则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对造林后的引种速生杨苗高、地径两个生长指标进行了连续三年的实地调查,通过不同品种的引种速生杨、不同密度对苗高及地径的影响进行双因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个年度,不同品种对苗高和地径的影响都是极其显著,不同密度对苗高和地径的影响基本不显著。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可以初步确定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可引种的速生杨品种及最佳造林密度。  相似文献   

3.
在皖南地区气候条件下,采用合理的种子储藏和播种技术,蒜头果可获得成功,进行适当的御寒措施,可顺利越冬。观测结果表明,一年生苗在7月中旬和8月中旬各有一个较快的苗高生长高峰期,8月上旬和10月下旬各有一个较快的地径生长高峰期。二年生留床苗5月中旬-6月中旬出现明显的苗高生长高峰期,地径在5月上旬、7月中旬和10月下旬各有...  相似文献   

4.
不同育苗措施对马尾松容器苗育苗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尾松容器育苗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基质中火烧土含量和过磷酸钙含量是影响苗木生长量的主要因子。对剥袋散袋率而言,主要因子是火烧土;育苗效果比较理想的基质配比是.A281、A2B2(火烧土30%、过磷酸钙2.5%或5%、深层红壤35%、松林表土35%)2种;切根处理抑制了苗高生长,促进了地径生长,芽苗切根、芽苗切根菌根化处理使得苗高生长下降了18.75%、7.14%,而地径生长则增加了22.36%、29.33%;菌根化则对苗高、地径的生长有着比较明显的正效应,芽苗切根菌根化处理比芽苗切根苗高生长增加了14.28%,地径生长增加了4.3%;容器苗造林效果好于裸根苗造林效果,幼林树高、地径、春梢长都明显好于裸根苗.  相似文献   

5.
西藏砂生槐施肥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不同追肥时期、N、P、K对砂生槐生物量、地径和苗高的影响,结果表明:砂生槐追肥最佳时期为5~6月份,每亩施入尿素10~15kg,配合使用五氧化二磷8~16kg,氧化钾8~12kg为最优组合,能显著的提高砂生槐干物质量和地径,在生产上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研究不同追肥时期、N、P、K对砂生槐生物量、地径和苗高的影响,结果表明:砂生槐追肥最佳时期为5~6月份,每亩施入尿素10~15kg,配合使用五氧化二磷8~16kg,氧化钾8~12kg为最优组合,能显著的提高砂生槐干物质量和地径,在生产上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对五角枫进行不同密度(60、90、120和150万株·hm-2)五角枫苗木培育.二年后进行生长调查发现,密度为120万株·hm-2苗高最大,90万株·hm-2的次之,而60和150万株·hm-2的苗高最小;密度为60、90、120万株·hm-2的五角枫苗平均地径没有显著差异,而显著大于密度为150万株·hm-2的五角枫苗.对苗木生长季(7月底至9月底)叶的色素含量进行测定发现,五角枫苗叶绿素含量不断下降,花青素含量不断上升.高密度培育(150万株·hm-2)的五角枫苗花青素含量上升最大,而低密度(60 万株·hm-2)的上升最小.因此,考虑苗木生长状况,应优先选择120万株·hm-2的培育密度,而考虑苗木的变色效果,则应选择150万株·hm-2的培育密度.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刺槐幼苗对Cd胁迫的耐受程度和耐受机理,研究不同Cd含量(0、20、40、60、80 mg/kg)条件对刺槐幼苗生长、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组织Cd含量及细胞分布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刺槐幼苗对Cd胁迫具有较强的耐受性,随着土壤中Cd含量的增加,幼苗的苗高、地径粗度、干质量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逐步下降,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Cd离子主要分布在根部,茎次之,叶最少;在细胞中,Cd离子主要分布在细胞壁中.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一年生的新疆杨与吴屯杨在同一条件下的生长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吴屯杨共植入4436株,死亡342株,吴屯杨的成活率为92.3%;而新疆杨共植入4399株,死亡513株,新疆杨的成活率为88.3%.通过调查吴屯杨和新疆杨的株高、地径、胸径,发现吴屯杨无论是株高、地径、胸径这些生长指标都优与新疆杨,因此在同一生境下吴屯杨比新疆杨生长速率更快,整体生长比较稳定,抗逆性速生吴屯杨引种至南疆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研究比较不同离子注入对杉木生长差异,为离子注人技术在杉木育种上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以能量50keV,不同剂量Fe^+及Ti^+注入杉木种子,观察注入后其对杉木幼苗苗高及相对电导率影响.Fe^+及Ti^+注入对苗高长生均呈波动上升趋势,Fe^+D4剂量对苗高促进作用较强,Ti^+D3剂量对苗高促进作用较好,随着幼苗的生长,苗高增幅之差表现出下降的趋势.Fe^+及Ti^+注入处理组的电导率均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电导率在D3剂量时都上升达到最高点,分别上升了9.5%和4.8%;同剂量下Fe^+的上升幅度均大于Ti^+,对电导率的影响更娩著.Fe^+及Ti^+对幼苗的苗高具有促进作用,并随注入剂量升高促进作用有越强的趋势;Ti^+注入相比Fe^+注入,对细胞膜造成损伤程度低.  相似文献   

11.
樟树家系子代测定林试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樟树家系测定林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92%的家系百日苗造林成活率达到76%以上,总体平均成活率达到90%。经方差分析,不同家系在树高、地径性状上差异极显著;樟树不同种源树高与经度呈极显著相关,与纬度呈显著相关;地径与经度、纬度均呈极显著相关;地径和树高呈显著相关;侧枝数与各生长性状及经纬度相关不紧密。根据种源育种值分析.建瓯和延平2个种源的生长性状优于总体平均水平,可作为建立种子园的优先选择对象。  相似文献   

12.
藏柏引种造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藏柏原产我国西藏东部及南部的墨脱、林芝等地区,黔西县自2004年开始引种以来,藏柏七年树龄平均生长高度为676cm,树高年平均生长量为86.28cm,米径年平均生长量达0.94cm,在相同立地条件下,藏柏的树高、米径生长量为本地柏木的1.6倍和1.5倍,结果表明藏柏在黔西县有较强的适应性和速生性,对黔西县石漠化治理和荒山荒坡水土保持的治理有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华安县西陂国有林场分别对从马来西亚、越南、厦门、福州四种不同的海红豆种源进行海红豆在福建地区的引种驯化实验,结果表明:马来西亚种源海红豆幼树的树高最高,平均树高为151.5cm,其最大树高达到220cm.厦门种源海红豆幼树的平均树高比马来西亚种源海红豆的低出46cm.厦门种源海红豆的最大树高也仅有165cm,平均地径年生长量最低.平均冠幅也最小,幼树的长势相对最差.以树高为优良单株的选择指标,越南种源海红豆的优选率为20%,福州、马来西亚和厦门的优选率相同,为28%.由此可见,马来西亚种源海红豆幼树生长初期的生长表现明显优于厦门种源的。比较适合在福建地区栽培.福州、越南种源海红豆在福建地区也有一定的引种栽培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不同烤烟品种(系)苗期生长发育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并比较了10个不同烤烟品种(系)苗期生长发育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10个(系)品种的出苗时间为10~13d,其中出苗时间最短的为DL04,云烟85与云烟87,而最长为DL01,红大与云97.不同烤烟品种苗期不同阶段的单株生物量及其累积速率明显不同,其中累积最快的发育阶段随品种而异,但累积最慢的时期大多为6至7叶期.从4叶期到13叶期,云97烟的生物量增长最多,而DL03增长最少;多数品种苗期根占全株的比重先是增加,然后下降,茎所占的比重随植株的发育而持续增加,而叶则持续下降.此外,不同烤烟品种叶片体内硝酸还原酶活性在苗期不同发育阶段存在差异,其中绝大多数品种烟苗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在后期达到最大,但DL02与云87烟却在前期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刺槐人工林的种群结构与生长动态.研究结果表明,样地内刺槐包括:2~10龄级的灌木层刺槐,17~26龄级的乔木层刺槐,缺少11~16龄级的从灌木向乔木过渡的部分;灌木层刺槐高度均小于4.50 m,胸径均小于4.60 cm,占总量的52.99%;乔木层刺槐高度均大于7.00 m,胸径均大于8.13 cm,占总量的47.01%.刺槐幼年时期的相对冠长、相对冠深均大于成年时期,表明刺槐幼年时期高生长、径向生长迅速、并且大于成年时期.种群内11~16龄级个体的缺失表明林下幼苗尚未发育成乔木,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种群继续存在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分别从马来西亚、缅甸、越南、台湾、广西、厦门、福州选择七种不同的海红豆种源,种植在4个具有代表性的试验区进行海红豆在福建地区的引种驯化实验,结果表明:(1)不同种源海红豆种子的发芽率相差悬殊,越南产海红豆种子发芽率最高。缅甸产种子发芽率最低;(2)5~10月是海红豆生长发育的最佳时节。10月至次年4月海红豆生长发育较慢;(3)在所选择的七个种源中,马来西亚种源在1a生实生幼苗树高、地径生长速度、平均冠幅年生长量方面表现最优,厦门种源表现最差,其他次之;(4)在四个引种栽培区中,厦门的海红豆长势最好,华安县西陂国有林场海红豆生长发育情况最差.总之,海红豆在福建地区生长良好,其中以马表西亚种源在类似厦门这种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和土壤条件下表现最优.  相似文献   

17.
几种化感物质对凤丹(Paeonia ostii)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逸明  黄雨清  王千  刘欣  周科 《柳州师专学报》2010,25(4):120-125,129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5种化感物质阿魏酸、肉桂酸、香草醛、香豆素和丹皮酚及其混合物在不同浓度下对凤丹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化感物质及其混合物对凤丹茎高和地下部生物量有明显影响,对茎径生长没有明显影响,高浓度的混合物和香豆素抑制效果最明显;低浓度的阿魏酸和香草醛对凤丹生长有促进作用,表现出"低促高抑"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通过筛选复硝酚钠最适浸种浓度,探讨复硝酚钠对缓解决明子重金属胁迫的影响.结果表明:复硝酚钠对决明子发芽、幼苗株高和干重,表现为"低促高抑"效应,尤以浓度为2㎎/L浸种效果最好.随Pb、Cu和Zn浓度升高,决明子发芽率、幼苗株高和干重逐渐降低,复硝酚钠浸种可缓解低浓度重金属对发芽率、苗高和干重的胁迫,但会加剧高浓度重金属胁迫.复硝酚钠缓解Cu和Zn对发芽率、株高和干重胁迫效果好于P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