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86名听力障碍中学生的生活满意度进行测查,结果表明:(1)听力障碍中学生在五个生活领域的满意度均值排列顺序由高到低依次为家庭、自我、学校、朋友、生活环境;(2)不同性别听力障碍中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没有显著差异;城市学生的家庭、学校、自我和一般生活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农村学生;(3)学习成绩和人缘对听力障碍中学生的学校、自我和一般生活满意度存在交互影响,呈现出学习成绩和人缘好的学生生活满意度较高的总体特点。  相似文献   

2.
采用问卷法对1339名中学生进行学校幸福感调查.结果表明:(1)中学生对其学校生活具有较高的满意度,在学校体验到较多的积极情感的同时,也体验到较多的消极情感.在学校满意度六个维度上的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同学关系、师生关系、教学、学校管理、成就感、课业学习;(2)女生的学校满意度高于男生;(3)学习成绩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学校幸福感的影响不同,但大体趋势基本如下:中学生的学校幸福感随年级增高而降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学校幸福感低于成绩好的学生.  相似文献   

3.
初中生学校适应及其与一般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学生在校生活状况问卷-在校行为子量表》和《多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对431名初中生的学校适应和一般生活满意度进行测量。结果表明:(1)女生在课业、常规和同学关系三方面的适应状况均好于男生;(2)初一学生的课业、常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四方面的适应状况在初一至初三的三个年级中均最差;(3)学习成绩为下等学生的课业适应最差,初中生的师生关系适应随学习成绩的提高而提高;(4)学习成绩为上等学生的自我接纳程度最高;(5)在三种人缘状况的学生中,人缘差的学生的课业适应和常规适应最差,人缘很好学生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适应最好;(6)初中生的五种学校适应均与其一般生活满意度存在显著正相关,五个学校适应维度对一般生活满意度的预测率为41%。  相似文献   

4.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900名初一至高三学生的负面身体自我和应对方式特点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羌族中学生在负面身体自我量表总分及其负整体特征、相貌、胖三个维度和消极应对显著高于汉族或彝族中学生,而瘦的维度得分显著低于汉族中学生;学习成绩为优、良的中学生在负面身体自我量表总分及其整体特征、相貌两个维度和消极应对方式上评分显著低于学习成绩为中、差的中学生;父亲职业为工人或知识分子的中学生在负面身体自我量表总分及其矮、瘦、胖维度和消极应对上明显高于父亲职业为农民的中学生,同样母亲职业为工人或知识分子的中学生在瘦、胖两个维度和消极应对上得分明显高于父亲职业为农民的中学生.(2)中学生的瘦和积极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各维度(除环境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负面身体自我的其他各维度和消极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各维度(除环境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3)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对于生活满意度和正性情感,整体特征为负向预测,积极应对为正向预测;相貌对生活满意度是负性预测,对正性情感则是正性预测.对于负性情感,整体特征、相貌、胖和消极应对为负向预测,积极应为正向预测.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生活满意度现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学生在五个生活领域的满意程度由高到低依 次为学校、家庭、自我、朋友、生活环境;女生的朋友、 学校、自我和一般生活满意度均显著高于男生;4年 级学生的学校满意度显著高于2年级的学生;5年 级学生的自我满意度显著低于2、3、4年级的学生; 学习成绩为上等的学生在家庭、朋友、学校、自我和 一般生活领域都具有较高的满意度;家庭关系融洽 的学生在家庭、学校和一般生活领域都具有较高的  相似文献   

6.
运用《中学生应激源量表》和《多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对431名初中生的心理应激和一般生活满意度进行测量,考察初中生心理应激状况及其与一般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结果发现:(1)男生承受来自教师、家庭环境、同学朋友、社会文化四个方面的压力高于女生。初中生的学习压力呈现出随年级的升高而增加的趋势。(2)生活在关系很融洽家庭中的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自我身心压力在三种家庭关系状况的学生中最低,家庭关系不融洽的学生承受来自家庭环境的压力高于家庭关系很融洽的学生。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学生承受来自父母管教方式和自我身心两方面的压力高于生活在几代同堂和核心家庭中的学生。(3)初中生在父母管教方式、同学朋友、社会文化、自我身心四个方面的心理应激对一般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419名四年级到六年级学生为被试,考察了学业成绩、父母学校效价和积极情感、消极情感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对男生群体而言,父母学校效价在学业成绩预测积极情感时起调节作用,父母学校效价高的学生,其学业成绩能显著正向预测积极情感表现,但父母学校效价不能调节其学业成绩与消极情感的关系;(2)对女生群体而言,其学业成绩能显著正向预测积极情感表现,也能显著负向预测消极情感表现,但父母学校效价对学习成绩与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的调节作用均不显著。这个结果说明,父母学校效价对学习成绩与积极情感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高职学生群体的学业情绪现状及影响因素,以三所高等学校为样本,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从各年级、各专业随机选取班级进行资料收集。对高职学生学业情绪四个维度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学业情绪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高职院校学生的正向学习情感得分高于负向情感,高唤醒度情感得分高于低唤醒度,且存在明显的差异。测试结果显示,学生的正面情感比负面情感更多,觉醒程度高的情感比觉醒程度低的情感要少。主要因素包括自身因素、学校因素及家庭因素。因此可知,焦虑、失望、厌倦等不良情绪对学习成绩的提高不利,同时会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不良影响,高职学生群体的学业情绪易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应全面分析相关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高中生生存质量量表"对贵州省各地区510名农村苗族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农村苗族中学生在生活质量的生理维度、心理维度、个人子量表的得分上,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农村苗族中学生在生活质量的心理维度得分上,独生子女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农村苗族中学生在生活质量的生理维度得分上,重点中学显著低于非重点中学;农村苗族中学生生活质量在社会功能维度及个人子量表、家庭子量表的得分上存在显著的家庭教养方式差异。农村苗族中学生生活质量受性别、是否独生、学校类型、家庭教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教育与教学研究》2021,(11):104-117
父亲在位对人的道德素质、性格养成和能力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运用父亲在位理论,采用中学生父亲在位量表和青年学生社交能力问卷,从甘肃省庆阳市两所中学抽取417名学生作为被试开展问卷调查,同时使用访谈提纲对7名学生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进行相互验证,旨在了解、分析和把握中学生的父亲在位水平与其社会交往能力的现状、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中学生父亲在位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年级、是否住校和家庭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2)中学生社会交往能力整体水平良好,在是否担任班干部和家庭所在地上存在显著差异;(3)中学生的父亲在位水平总分与各维度均与中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同时,母亲支持、身体互动和父亲影响三个分量表能够正向预测社会交往能力。为有效提升中学生的父亲在位水平和社会交往能力,可以从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三个层面采取具有适应性和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中国内地某高校大学生为被试,对学校生活质量量表(quality of school life scale QSLS)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QSLS在中国内地大学生中测试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在中国内地大学生中测量学校生活质量的工具,其总分信度Cronbach'sa系数为0.896,重测信度为0.843,各分量表之间重测信度为0.782-0.859;总分与分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53-0.815,各因子之间相关系数为0.269-0.773;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各项指标均达到统计学要求。  相似文献   

12.
参照澳大利亚教育研究评议会《学校生活质量量表(QSLS)(中学版)》,结合中职生学校生活现状,编制《中职生学校生活质量评定量表》,对426名中职生进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职生学校生活质量包含学校认同感、校园环境、自我认知、同伴关系、师生关系、成就感、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8个因子.利用新量表进一步对468名中职生进行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模型拟合度较好.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可以作为中职生学校生活质量评定的工具.  相似文献   

13.
高中学生人格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高中学生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采用量表法,对分层随机抽取的全国1968名高中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1)高中男生的主观幸福感明显高于女生,而且在正性情感、学习满意感和身体满意感上有显著差异;省级达标校的高中学生学习满意感优于市级达标校,市级达标校的高中学生学习满意感优于普通校,省级达标校的高中学生身体满意感优于市级达标校和普通校.(2)人格特质是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有效预测量变,神经质与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呈负相关的关系;外倾与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的关系.(3)人格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情感成份预测效应最大,对一般生活满意感预测效应高于特殊生活满意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汉、羌、彝族中学生自我概念的特点.方法采用自我概念量表测量汉、羌、彝族900名中学生自我概念的状况,并进行不同层面的分析.结果民族和学习成绩对中学生自我概念的自我总分和生理自我、道德自我、心理自我、自我满意和自我行动五个维度得分有交互作用.除自我批评维度外,汉族中学生自我概念及其余各维度得分显著高于羌族中学生(P〈0.05),其道德自我、社会自我、自我认同、自我满意和自我批评五个维度上得分也显著高于彝族中学生(P〈0.05);彝族中学生的自我概念总分及其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家庭自我和自我行动四个维度得分明显高于羌族中学生(P〈0.05),而自我批评得分又低于羌族中学生(P〈0.05).女生的自我概念总分及道德自我、家庭自我、社会自我、自我认同和自我行动五个维度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学习成绩优、良中学生的自我概念总分及其余各维度(除自我批评外)得分均显著高于学习成绩中、差中学生(P〈0.05).结论中学生自我概念存在民族差异、性别和学习成绩差异.  相似文献   

15.
实证研究表明:良好的课堂互动关系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有显著的作用,教师丰富的人力资本、教学资质和良好的教学组织与管理环境对改善课堂教学互动质量有一定的作用。基于这一研究,本文认为学校物质资源并不是改善学生学业成绩的唯一因素,教学过程中一些软的因素,尤其对师生教学互动质量的改善,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和学校效率的改善有积极的作用,这对物质资源缺乏的农村学校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第一场所,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关系即家庭亲密度是影响个体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采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Ⅱ-CV)和《人际信任量表》(IT)对XX附属中学和XX高中的350名学生进行团体施测,结果表明:高中生的人际信任度的总体水平偏低,显著低于常模水平;家庭亲密度对高中生的人际信任度有显著影响,家庭亲密度越高,高中生的人际信任水平也越高。要提高高中生的家庭亲密度,父母应保证与孩子的沟通时间,通过多种沟通方式了解孩子的想法,做到与孩子相互尊重与理解,让孩子信赖父母并愿意听取父母的人生建议。社会方面还可以通过创办家庭辅导学校等方式,帮助家长获得更先进的教育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