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GO,射击     
题目: 在你的生活中,你也许遇到了许许多多:幸福、青春、理想、机遇、成功、失败、友谊。有的触动了你的心灵,有的催你猛醒,有的让你留恋,使你懂得了珍惜。请以“珍惜”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相似文献   

2.
提供材料的限制性作文,一般要求自己拟题。拟定的题目既不能超出提供材料的范围,又要体现文章的基本观点。因此,自拟题目也是对学生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的测试。就学生的写作现状来看,多数学生拟题能力较差,题目定得不好。有的题目定得太大,写起来老虎吃天——无从下口;有的题目定得太片面,写起来易走极端。失之偏颇。在议论文的写作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在供料作文时拟题的能力? 首先,我利用大量议论文的题目,让学生熟悉议论文题目的语言标志,如:“赞”、“论”、“议”、“评”、“辨”、“驳”、“说”、“谈”、“解”、“释”、“析”、“从……  相似文献   

3.
一、材料作文1.黑龙江省著名主持人崔永元曾经说过:“朋友是那么一批人,是你容易忘掉的人,是你痛苦时第一个想找的人,是给你帮助不用说谢谢的人,是惊扰之后不用心怀愧疚的人,是你走麦城也不对你另眼看待的人,是你步步高升对你称呼从不改变的人。”根据以上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2.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出“六大解放”:解放大脑,使学生能想;解放双手,使学生能干;解放眼睛,使学生能看;解放嘴,使学生能说;解放空间,使学生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学习;解放时间,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  相似文献   

4.
现在中学生写作议论文经常出现“自拟题目”的命题。有的学生忽视拟题,认为我的文章你非看不可,管它题目好不好,正文好就了不得。有的认为拟题重要,却在拟题上大伤脑筋。那么议论文拟题有哪些要求和方法呢? 我认为议论文拟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有些学生作文,不善审题。有的下笔千言,扣住题目的话却很少。有的重点不明,喧宾夺主。因此,要培养他们审题的能力,让他们看到一个题目,能够理解它的意旨,确定它的内容、重点和范围。我培养学生审题的能力,经常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加强讲读课的解题,一是加强写作课的审题指导。文章标题与文章内容是紧密联系着的。好的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能够准确地揭示文章主要的思想内容。我在解题的时候,注意说明题目的意义和重点。象解释《“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这个题目我就先逐一解释了“丧家的”、“资本家”、“乏”这几个词的概念,  相似文献   

6.
一、揭示课题,质疑导读1.题目的中心词是什么?2.你能就中心词提几个问题吗?犤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势必要求解决问题,利用这种阅读期待心理,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犦二、自读课文,读中感悟“爱”1.自读课文,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犤目的是梳理课文内容,使学生对文章有个整体  相似文献   

7.
<正>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题目取得好,往往可以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目前作文大多以"题目自拟"形式出现,从学生的作文题目中就可以看出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让学生自拟题目,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学生一旦掌握了这种能力,就可以用于概括段意、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上,直接为语文教学服务。因此,培养学生给作文取个好题目的能力,可以获得很好的功效。一、仔细分析课文,让学生有积累,进而有感悟。教材中的  相似文献   

8.
文题:以“享受……的乐趣”(如读某本书,和某人交流,做某件事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题目自拟。字数一般在600—800之间。要求:1.选择的内容要真实可信,语言要通顺连贯。2.卷面整洁,书写工整。3.出现学校名称及姓名,一律用“××”替代。题解:这是一个半命题式的话题作文,主要有以下特点:一、命题突出开放性,“题目自拟”是考查作文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既可以考察学生选择角度、确立中心的能力,也可以反映学生概括、表达的能力。俗话说,题好一半文。文以题显,给文章拟个好题,会使文章增值。拟题要准确,更要…  相似文献   

9.
文章的题目犹如一篇文章的眼睛 ,透过它可以洞悉文章的灵魂。新颖独到的题目 ,可以使读者耳目一新 ,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题好一半文” ,也说明了拟好题目的重要性。近年来 ,中考作文中话题作文以鼓励学生创新为宗旨 ,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这类作文往往是给学生一些材料和话题 ,让学生自拟题目 ,而拟好题目又是学生写好作文的第一步 ,那么怎样指导学生给话题作文拟题呢 ?这里以下面题目为例 ,谈谈自己在平时教学中的一些作法。“请以‘风’为话题 ,自选角度 ,写一篇文章 ,除诗歌、戏剧外 ,文体不限 ,题目自拟。”一、扩展法。就是指导学…  相似文献   

10.
读写结合的点滴尝试郭远霞一、把讲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同写作指导中的“审题”有机结合。不同类型的文章会有形式各异的题目,如记叙文一般是指出事件或人物;说明文则要揭示被说明的事物或现象;议论文有的直接提出中心论点,有的只指出论述的范围。因此在每...  相似文献   

11.
钻研教材,改进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的关键,那么怎样钻研语文教材呢?根据我工作的实践和经验,谈点粗浅看法。 第一步,审清课题。课文的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窗口”,对一篇课文来说,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小学语文一般以记叙文文体居多,有的题目揭示了题材范围,有的题目概括了主题思想,有的题目指出了文章重点,还有的题目间接揭示了文章思路等等,所以钻研教材首先思考题目,从解题入手,透过题目这个“窗口”,去窥探文章的内容,作者的思路,引导学生也养成一种读文思题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很多省市中考作文是供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这类作文一般都要求自拟题目。“自拟题目”也是对学生拟题能力的一种考查,若没有拟标题,一般是要被多扣2-3分。另外,所拟标题还要有新意,要能打动人,古话说:“以一目尽传精神”,“看文先看题”,“文题善,佳篇成一半”。可见题目是何等重要。人们还常说,“标题是文章的眼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考、高考大多写自拟题目的作文,不少中学生写此类文章时,往往致力于为文而轻视于设题。殊不知“题高则诗高,题矮则诗矮”(郑板桥语),题目是文章的“一双慧眼”,好的标题体现文章的神韵和风采,有画龙点睛引入人“文”之妙。因此,培养学生自拟文题的能力,对提高作文教学的整体水平,夺取考场作文的胜利都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考作文,自从出现话题作文之日起,都要求做到“三自”: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其中“题目自拟”,只有少数考生深知是要求和技巧,而好些考生则不知所措:有的直接把话题抄下来,作为自己的题目;有的先写文章再加题目,模模糊糊,是那个意思便了之;有的干脆不拟题目,来一个无字的“无题”等等,不一而足。那么,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第一种现象是把“话题自拟”误认为是“话题自抄”,一个“拟”字是要合乎一定要求,是有一定的技巧的,可这类考生却不知,所以只好草草“抄”罢了事;第二种现象是先不知如何拟题,然后据文而加,由此可见,他也是不…  相似文献   

15.
【设计理念】启发、讨论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更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有利于培养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设计特色】在启发、讨论中揣摩文章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领悟文章表达方法。【教学流程】一、揭示课题,初读课文1.谈话导入:你喜欢海吗?为什么?(领会海的神奇、广阔、美丽、蕴含宝藏和永恒的生命力)那么,什么是“林海”呢?2.范读课文,看录像片你知道“林海”是指哪里吗?你了解大兴安岭吗?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你走进林海了吗?有什么感受?(板…  相似文献   

16.
真题在线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是宗璞文章《紫藤萝瀑布》的开头.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吸引“我”驻足观赏,使“我”浮想联翩……生活中,你是否有过“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的经历?什么让你的脚步停住?你又有怎样的感受与思考? 请以“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开头,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的高考作文,无论是给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大都要求“题目自拟”。自拟题目是考查作文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方面可以考察考生选择角度确立中心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反映考生概括、表达的能力。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古人把拟题比作点“睛”,画“龙”既毕,点“睛”更为重要。题目是文章内容与读者情感心理之间的第一个接触点,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好的题目或如深谷幽湖,使人忘俗;或明眸一盼,蕴味无穷。文章要创新,文题也要创新,切忌一般化、落入俗套,要推陈出新,“唯陈言之务去”,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境…  相似文献   

18.
探索性问题是一种较新的题型,教学中可通过恰当设计情境、培养学生探索兴趣、传授常用探索方法等做法着手,使学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自己编拟一些探索性的题目,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9.
作文,无论是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大都要求“题目自拟”。自拟题目是考查学生写作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方面可以考查学生选择角度确立中心的能力,另一方  相似文献   

20.
话题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的宽泛政策,使有的学生“天马行空”,有的学生“无从下手”。前者在一个话题中信手走笔,穿梭于几个话题中,什么都写了,什么都不可能写好、写细;后者却只能望话题兴叹。因此,要写好话题作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