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多重复句中,转折关系和因果关系共现于一个多重复句中——前有表转折的连词,后有表因果的连词,象“(虽然、尽管)……,但是……,因此……”这类复句,如何确定第一层,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本文试图对这一情况略作浅析。笔者认为,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分析多重复句应从内容出发。既然复句的关系类型是按逻辑事理确定的,那么,分析多重复句也应按这个标准,以求得复句分析上的协调一致。一个多重复句内具有转折和因果两种逻辑关系,怎样根据逻辑事理确定第一层呢?可以用变换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初中第六册语文课本里有《多重复句》的知识短文,这是中学生系统学习多重复句的开始。多重复句是复句教学中的难点。要想深刻理解复句的思想内容,要想把比较复杂的意思用一个长句子紧凑严密地表达出来,掌握和运用多重复句是重要的。 (一) 复句是由一个个的单句构成的,而多重复句则是复句的复杂化,是从单句发展到复句后的进一步发展。讲授多重复句必须在一般复句的基础上进行——运用一般复句的知识来分析多重复句。一般复句的各种关系,常用的关联语词,也都是多重复句经常运用的。一般复句只是一层关系,用一套关联词语(有时不用),而多重复句,  相似文献   

3.
多重复句教学一向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之一。本文想就多重复句教学中的有关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供中学语文教师教学多重复句时参考。  相似文献   

4.
分析一个多重复句 ,就要抓住分析前、分析过程、分析之后三个步骤。分析前 ,确定出复句中有几个分句是关键 ;分析过程 ,确定准第一层是重点 ;分析之后 ,整体感知、认真疏理各层的关系也是不可缺少的一步。下面 ,我就结合教学实际 ,谈谈如何正确分析多重复句 ,和同行们商榷。第一步 ,分析之前。在分析多重复句之前 ,关键的一步是首先确定此多重复句共有多少个分句。如何准确地确定分句的个数呢 ?(1 )不要把复句形式充当单句成分的句子看成是几个分句。例如 :①“一五九年 ,他已经写好《天体运行》的提纲 ,但他知道 ,天动学说从亚里士多德建…  相似文献   

5.
谈谈多重复句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重复句,是包含两个以上层次的复句。所谓“重(chóng)”,就是“层”的意思。有的多重复句包含两个层次,所以叫二重复句;有的多重复句包含三个层次,所以叫三重复句;有的多重复句包含四个层次,所以叫四重复句。其他类推。多重复句层次多,组织严密。学会正确分析多重复句,不仅可以准确地理解句子本身的意思,而且可以提高分析语言结  相似文献   

6.
多重复句的特点是“多层”,那么我们教学多重复句就要弄清它的层次性,要弄清,就得分析,要分析,就得遵循必要的步骤和方法。对此,笔者试作一导析。首先,在着手分析多重复句时,一定要确定它有几个分句,在每个分句的末尾按次序标上数码(①②⑧④等)。如此不仅眉目清楚,便于称说,而且可以避免分析过程中遗漏某个分句。  相似文献   

7.
在中学语法教学中,多重复句的教学是一个难点。要使多重复句的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关键在于教师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对一部分难度较大的多重复句,教师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告诉他们应该如何分析,而且要让学生真正“知其所以然”——懂得为什么应该这样分析。对于应该如何分析的问题,现行各种语法教材上都有差不多一致的明确答案:先总观全局,抓准第一层次,再根据关联词(如果有)所表示的关系或分句间(如果无关联词)的意义联系确定第一层  相似文献   

8.
多重复句是初中汉语知识教学的一个难点,难就难在第一层关系难找。只有找准了第一层,下面的分析才有可能正确。现将找第一层的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全句总观底层验证———多重复句分层方法的探讨□临夏中学崔学林正确理解多重复句各层次之间的关系,是正确理解文意的重要方法,也是进行准确推理的基础。划分复句的目的在于理解它;反过来讲,只有理解正确了,才能划分得正确。分析多重复句时,准确把握第一层关系,是...  相似文献   

10.
所谓多重复句,就是复句的某些分句又包含着分句,在结构上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层次的复句.换言之,也就是复句里的分句本身是复句.“重”,是指结构上的层次.而不是分句的数目.为了更确切地了解多重复句所表达的意思,我们则要对其进行分析,划分出它的层次,确定各分句间的意义关系.而对于多重复句的分析,既可以说是我们中学语法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可以说是一个难点.为了更有效地突破这一语法教学中的难点,使教师易于教,学生易于学,特在此介绍一下多重复句的几种分析方祛.  相似文献   

11.
分析多重复句,是一个颇为复杂的问题,在教学中,我发现有的同学在分析多重复句时,虽然掌握了分析多重复句的一般步骤,但只注重标点符号的标志,而忽视了复句的“意合”,往往把第一层次分析错了。有这样两道习题:  相似文献   

12.
在复句教学中,尤其对多重复句的分析,初学者甚感困惑不解,其突出情况有二:分句确定难,一重切分难。为使复句教学取得良好效果,这“二难”是我们必须认真解决的课题之一。一关于分句确定难一重复句和多重复句,其分句与分句的组合情形基本类同:或主谓式与主谓式的组合,或非主谓式与非主谓式的组合,或主谓式与非主谓式组合的三种情况。可是,多重复句的组合单位(分句)要比一重复句的组合单位多,多重复句分句间的组合层次和结构关系比一重复句分  相似文献   

13.
多重复句不但在议论文中使用率极高,而且许多议论文的论点、事理论据、甚至论证过程都是以多重复句的形式出现的。所以,对多重复句的分析也就成了议论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教育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且有助于正确地理解文章的论证结构和逻辑关系,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但是,多重复句由于结构上的复杂性,尽管多少教师为此耗费了不少精力,然而效果常常难以尽如人意。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学生没有真正掌握分析多重复句的关键却是普遍性的因素。那么,哪些是分析多重复句的关键呢?  相似文献   

14.
<正> 学生学习多重复句,普遍感到找准它的第一层颇为棘手,统领全句的第一层找错了,其余层次就往往找错。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曾向学生介绍“这、那”代示法。同学们利用这种方法找第一层,既简易又见效。 所谓“这那代示”,就是根据多重复句可简缩为单重复句形式的道理,利用原句出现或增补的关联词,然后用“这”去代这个多重复句的前整部分,用“那”去代它的后整部  相似文献   

15.
多重复句结构凝炼,表意严密,不论是具体周详地写人记事、状物抒情,还是细致周密地阐述观点,剖析事理,都能起到一般句子起不到的作用。学会分析、进而运用多重复句,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所以在语法教学中,多重复句的分析相当重要。但是分析多重复句的标准是什么,应该如何掌握,尚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16.
怎样分析多重复句蔺璜多重复句是语法教学中的重点,也是个难点,不少学员对分析多重复句感到困惑。为了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疑难,我们来谈谈怎样分析多重复句。分析多重复句,就是要弄清各分句之间的组合层次和逻辑关系,从而掌握复句的结构,了解其内容和意义。分析的...  相似文献   

17.
多重复句的教学,必须以培养学生运用多重复句来表达思想的能力为目标,而不能以检验学生的识别能力之有无为目标。只有将学生运用复句的能力培养起来了,检验、认知才有实际意义。为此,我们曾试行过一种培养学生自造多重复句的能力为主的、由简到繁逐层递加,由具体到抽象举一反三的教学方法。所谓培养学生运用多重复句的能力,就是教学时不是从书本上的例句出发,而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分析综合,让学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以来,语法分析的一大变化是重形式的结构主义占了上风,这对重意义的传统语法多重复句分析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认为,偏重形式与偏重意义都应从语言实际出发,形式与意义应相结合,复句分析应为语言运用和教学服务而不仅仅为贴标签服务;如果分析的多重复句是译,在争论较大时,还应参考原的语法结构。  相似文献   

19.
多重复句的层次划分是现代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本文基于课堂教学的经验总结,分析了多重复句层次划分的技巧,为其找到一个突破难点的有效捷径,旨在让语法教学更形象,变得更具理解性和操作性。  相似文献   

20.
多重复句可以细致而严密地表达较复杂的意思。教会学生分析多重复句,可以帮助他们正确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提高语言表达水平,必须花力气完成这一课题的教学任务。但是,这一课题的教学却又是初中语法教学的一个难点,特别在正确分析多重复句的层次方面,有的学生不容易把握其内在联系,依题时,爱出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