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4 毫秒
1.
由东北师范大学解月光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五"规划(教育学科)国家一般课题"农村教育资源优化与信息技术教育开展的策略与方法研究"(课题批准号:BYA010115),近日通过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通讯鉴定,鉴定组由西北师范大学南国农教授、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黄荣怀教授、中央电化教育馆王珠珠副研究员、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李水山副研究员组成.  相似文献   

2.
由北京教育学院陈丽副教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小学学校发展策划研究”(课题批准号:DHA010256)日前通过了由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组织的课题成果鉴定.鉴定组专家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陈如平副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高洪源教授、四川省教育学院刘玉权教授、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文拮研究员、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乔树萍处长担任。现将课题成果公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2005年9月22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在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组织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智能促进的研究”成果鉴定会。课题鉴定会由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学术秘书吴键副研究员主持。天津师范大学沈德立教授任鉴定组组长,南开大学乐国安教授、天津教育科学研究院肖凤翔研究员、天津体育学院孙少强教授、天津十二中学特级教师王培德任鉴定组成员。课题负责人天津市河东区实验小学高级教师董春驹向鉴定组报告了课题研究成果。经过认真评审,课题组一致同意课题成果通过鉴定。现将课题成果公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当代教育论坛》2004,(12):15-18
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孙诚副研究员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西部地区经济结构与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分析”(批准号:DFB010594)日前通过专家鉴定。主要成果如下。  相似文献   

5.
日前,由上海市教科院WTO教育服务研究中心朱兴德副研究员主持的教育部重点课题“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挑战和对策研究”(课题批准号:DJA010338)通过了由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课题通讯鉴定。鉴定组成员有教育部职业教育中心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余祖光研究员、天津大学刘春生教授、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欧阳河研究员、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唐以志副研究员、同济大学职业教育学院院长陈祝林教授。课题成果公告如下:[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当代教育论坛》2007,(10):9-13
日前,由长沙诺贝尔摇篮教育集团董事长谢庆主持的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学前教育体系创新与诺贝尔摇篮教育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FHB040017)通过了由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鉴定。鉴定组成员有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副研究员张学军,湖南省人民政府学位办主任、博士肖湘愚,长沙师范专科学校校长、研究员彭世华,湖南省师范大学研究生处处长、教授石鸥,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民办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赵雄辉,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副研究员李倡平,长沙市教育局局长彭新。现将成果公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当代教育论坛》2005,(12X):5-8
日前,由江苏省苏州市第十中学柳袁照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数字化时代校园信息文化构建研究”(课题批准号:DYB010818)通过了由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课题鉴定。鉴定组成员有北京大学汪琼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李艺教授、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中央电教馆刘雍潜编审、中央教科所扬建华副研究员。课题成果公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2005年9月22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在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组织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智能促进的研究"成果鉴定会.课题鉴定会由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学术秘书吴键副研究员主持.天津师范大学沈德立教授任鉴定组组长,南开大学乐国安教授、天津教育科学研究院肖凤翔研究员、天津体育学院孙少强教授、天津十二中学特级教师王培德任鉴定组成员.课题负责人天津市河东区实验小学高级教师董春驹向鉴定组报告了课题研究成果.经过认真评审,课题组一致同意课题成果通过鉴定.现将课题成果公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由山东工商学院毕宪顺教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与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研究”(课题批准号:DFB030297)通过了由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通讯鉴定。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李志仁研究员、方勇副研究员,教育部高教研究中心刘振天研究员、夏鲁惠研究员,厦门教育科学研究所谭南周研究员任鉴定专家。现将课题研究成果公告如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由华中师范大学陈佑清教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不同活动在学生发展中的价值、局限及其相互关系”(课题批准号:DAA030076)日前通过了由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组织的课题成果鉴定。鉴定组专家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田慧生研究员、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班华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裴娣娜教授、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陈如平副研究员担任。现将课题成果公告如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自由教育”与“功利教育”的历史源远流长,二者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自由教育”强调独立人格培养,以及学生自由、和谐的发展;“功利教育”强调追求功效和利益,培养个人的生存能力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自由”与“功利”均是成功教育的应有之义,认真挖掘两种教育的内在价值,同时避免使各自走向极端,对当代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人们要求"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呼声越来越高,由此提出了关于"高等教育为谁服务"的问题.本文从高等教育作为"高深学问"的本质、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从人权的平等等几个角度,对这种高等教育"英才"模式的合理性进行哲学论证并认为目前"高等教育"概念模糊是阻碍更高层次教育普及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教育的现状和教育研究的现状令人担忧教育哲学工作者用一些早已没有生命力的所谓哲学概念"指导"教育实践而不是以哲学的气质介入"教育",使教育哲学走失了方向;教育学家所探讨的教育本质和现实教育的其它出路不容易由教育工作者付诸实施.同时,代际和同辈之间的教育中科学因素少之又少,因而用"教育科学"来指称当前的教育研究,实在是一种尊称;人们对教育自身的改变缺少一种技术的眼光,没有将教育的积累看成是一门技术的发展历程,甚至将教育的工具和环境误以为是"教育技术",使真正的教育技术的改善处于"遗忘"和"误以为"的历史境遇.由此看来,将真正的哲学、科学和技术的眼光、思想方法引进教育生活中是教育研究工作者需要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应否融合、能否融合,一直颇有争议.今天看来,主张融合的观点是有远见的,也是比较符合实际的.但是这种融合不应是纯功利性的、短期行为的,而应当进行系统思考,其实施也不应是全方位、无条件的,而应明确主要原则、抓住主要环节,进行系统设计.目前比较合理的选择是在农村初中教育阶段、城乡高中教育阶段的职业高中部分、高等教育的专科至硕士教育层次和社区教育及转型教育进行"职普融合".这种融合有利于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和教育结构的整体优化,有利于职业教育体系的健全和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于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订单式教育"进行了剖析,厘清了"订单式教育"中的主、客体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分析了目前对"订单式教育"的错误认识,并对"订单式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道德教育”强调教育的道德内容,“道德的教育”强调教育的道德本性,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受到动机论和效果论道德评价模式的影响,没有把道德教育看作一个完整的过程,忽视了道德教育的手段和方式,把“道德教育”简单地等同于“道德的教育”,结果使得“道德教育”往往变成了“不道德的教育”.为了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道德教育”必须自觉地走向“道德的教育”,克服道德教育中的不道德性.  相似文献   

17.
知识教育、个性教育以及"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都属于"主体"的教育体系,是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产物.其实,教师和学生并不必然地构成主客体关系."对话"教育把教师与学生的教学看作是互为影响的辩证的发展过程,奉行的是教师与学生平等的教育思想,是既尊重教师又尊重学生的教育,为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8.
“德育导师制”是近三年来我校德育工作者针对当前德育工作所存在的一些弊端进行深度思考后,探索和实践的一条改革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是一种新型的育人方法,也是一种亲情化、个性化的德育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在教育理论研究领域,存在着"全纳教育"与"融合教育"混同使用,概念不清的现象.全纳教育与融合教育事实上并不是同一个概念的不同表述,二者之间是既有明显区别又有紧密联系的两个概念.全纳教育与融合教育的区别主要体现为概念起源背景上的不同与研究领域、范围上的差异.在承认全纳教育与融合教育存在显著差别,是两个完全不同概念的同时,我们更不能忽略二者之间的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20.
在阐述“市场教育”与“计划教育”两者间的利弊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开拓建设和发展规范“教育市场”的主线,同时指出发展人才市场对发展“教育市场”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