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前,《职教论坛》杂志社特邀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徐长发等专家教授发表关于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新增长点的观点,现简要摘录如下: 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一直是党中央、国务院重视的问题。在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中央十分关心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问题,正在采取措施,解决相关问题。农村教育实行新的管理体制后,如何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不减少,巩固普及义务教育的成果,激发农家子女读书的积极性和上进心,降低辍学率,这是一个大问题。一些初中毕业生不能继续升学,有多方面的原因。这不仅应引起教育部门的重视,也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这些学生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再加上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不健全,得不到身心成长期的系统关怀,自然成长容易  相似文献   

2.
大面积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质量陈小妹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初中的教学直接关系到我国能否真正实现九年义务教育。而学生来源广、知识基础差、厌学情绪严重是目前农村初中普遍存在的现象。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小学毕业生100%升入初中,部分弱智学生也理所当...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农业大国,全国农村劳动力人口4.67亿,其中文盲和半文盲占22.5%,小学水平占45.1%,初中占28.15%,高中仅为4.45%,每万人中大学生只有0.87人。我国90%以上的农村人口文化程度在初中和初中以下,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率只有35%左右。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低,已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现代农业进步发展的需要。江总书记说:“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关键在人才”,而科教兴农,关键也在人才。从目前来看,我国农村十分缺乏农业科技人才,许多农民还凭着传统的经验从事农业生产,而且这种传统经验对科技有着明显的排斥作用。因…  相似文献   

4.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要求:“要使全国大多数农村地区义务教育联合会的毕业生或肄业生能在从业前后接受一定方式的职业技术培训,包括‘绿色证书’培训。”因此,在农村初中实施“绿色证书”教育,使农村衬中的教学内容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完成国家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的初中阶段在文化课的学习任务,取得初中毕业证书的同时,还能具有现代初级农业知识和技能,取得新型农民岗位的“绿色证书”,这对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培养农村所需的新一代建设者和接班人极为有利,应积极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5.
中国目前的义务教育只包括小学和初中教育。虽然近年来高中升学率不断上升,但对于农村学生,初中毕业后大部分的青年要进入社会生产与服务之中。农村初中毕业生大部分的出路是农业。生物学知识、技能是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现行初中生物教材中涉及到的知识有一半以上是动植物、环境保护、生态及人口知识,这些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息息相关。教师要根据农村学生实际,在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即学以致用的原则,提高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个普通的农村中学教师。面对养育我们的这片土地,面对父老乡亲们进入新世纪时的困惑,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我不得不对我们的明天和农业的发展进行深思:在中国加入WTO以后,农村的发展、农民的增收究竟靠什么?看着长年不结果的成片苹果树被砍伐;看着一些农民因入不敷出而过度垦荒,致使环境恶化,沙尘暴肆虐;看着成群结队的青壮年民工背井离乡涌入各个城市从事着简单劳动……我的心在颤抖流血。我想到了我们的农村教育,想到了我所从事的工作。农村发展不正需要我们农村初中来培养大量有良好职业素质的新一代农民吗?农村初中…  相似文献   

7.
开展初中“绿色证书”培训服务农村经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县是桂北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半山区县,1994年9月,在广西农村率先实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下简称“普九”)之后,在全县农村初中全面开展以“绿色证书”(“农民技术资格证书”的简称)培训为主要内容的职业教育渗透活动,开辟了“普九”后农村初中教育深化改革、推行素质教育和主动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的一条新路子。目前,我县每年获得“绿色证书”的初中毕业生已达毕业生总数的50%以上,他们已成为当地科教兴农、科技致富的生力军。 一、起因和依据 在探索农村初中办学新路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实现了“普九”适龄少年全…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行的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地方政府尤其是地方基层政府是实施义务教育的主体,其中乡镇财政和农民承担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60%以上,有的达到80%左右。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我县每年有初中毕业生8000名,其中80%左右不能升学。他们将回乡从事农业生产。然而,他们既不懂种植科学,也不懂养殖科学。回乡后还得从父辈那里继承几千年的传统农事,凭力气干活,靠天时吃饭。这就极大地束缚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桎梏着农业的发展。因此,将农业科技引入农村初中教育,使全体农村学生接受农业科技的普及义务教育,对  相似文献   

10.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加强农村义务教育是涉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项战略任务。农村义务教育量大面广、基础薄弱、任务重、难度大,是实施义务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事实上,我国当前农村义务教育也确实存在来自于教育系统之外的,即来自于家庭、社会和各级党政领导的一些困扰因素,这些困扰因素主要表现为经济问题和教育观念问题,其集中体现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极不均衡,有的地方质量下滑,学生辍学率呈上升趋势。《中国教育报》报道:目前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率逐年上升,已经冲破了3%的比例。某乡统…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河北省等一些农业大省改革职教办学模式,从职教发展实际和农村实际出发,面向农村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有一定生产基础的在乡农民开展教学:学校结合当地产业优势设置专业,系统编制种植、养殖、经济管理、法律法规、市场运作及文化知识的教学计划,把教学场所设在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汉川县每年有一万多名初中学生毕业,只有40%能升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余下大量的学生回乡参加工农业生产,他们虽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但缺乏参加生产劳动的本领。为了使他们能尽快地适应农村生产劳动的需要,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1990年,县教委根据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需要,开始对全县普通初中实施职业技术教育的渗透,实行初中毕业生的“双证制”,即学生必须取得初中毕业证和职业技术培训合格证,才算合格的初中毕业生。为了使普通初中职业技术教育渗透得到真正实施,该县认真抓.了以下五个方面的落实。一是抓教材的落实。…  相似文献   

13.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农村教育应走什么路子,一向是社会关注的问题,现在各乡镇基本做到了小学毕业生全部升入初中接受义务教育。由于农村初中的生源状况日益多样化,学生的课业差距和志向差异更加突出,而过去以升学为目标的农村初中办学模式导致一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因升学无望而厌学、辍学或外出打工,另一部分学生虽坚持完成初中学业,但缺乏务农的技能和思想准备。因此,如何办好农村教育,特别是让70左右的农村初中毕业生成为有文化、懂经验、善经营的新一代农民,这是巩固“普九”成果,落实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一项重要…  相似文献   

14.
枣阳市1996年通过普及验收并获得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市。该市每年有一万名左右的初中毕业生要回到农村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对他们进行初等农村职业技术培训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枣阳市决定从今年开始将在全市初中开展以全员、全程、定向、分流为主要形式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农业大国,12亿人口70%在农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稳住农村这个大头,就有了把握大局的主动权。"这一重要的指导思想无疑应该成为我们各级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认识。河南省是农业大省,80%的人口在农村。农村经济近几年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总体来看,农业基础还比较薄弱,生产力水平不高,技术素质还比较低。即使是外出打工,也大都是低层次的。农业资源相对贫乏,人多地少靠天吃饭的局面并未…  相似文献   

16.
未来一代的新型农民,决定着中国农业的未来。现在接受初中教育的农村学生毕业后有40%-50%的青年返乡,加入农业产业队伍。然而由于农村初中教育与农业生产实际需要相脱节,初中学生学到的劳动技能课远不能解决农业生产技术与经营管理问题,造成农村劳动力的严重不适应和巨大浪费。  相似文献   

17.
《职业教育研究》2005,(6):19-19
贵州所有农村初中将逐步增设职业教育课程,力争让部分未能继续深造学习的初中毕业生掌握一门实用技术,解决今后出路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农业的发展和农民劳动致富的需要,金湖县委、县政府决定从今年暑假起,在全县各农村中学增办半年制的农业技术班,吸收未录取高一级学校的初中毕业生学习农业科技知识。为做好开班前的准备,县文教局和农业局现已联合举办农技班  相似文献   

19.
全国农村初中教育改革研讨会日前透露:我国农村普通初中将实行“绿色证书”教育。“绿色证书”是农民从事农业的岗位资格证书。实践证明,一些地方的教育部门引进“绿色证书”教育,在保证执行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前提下,不延长课时,不加大授课总量,调整部分教育内容,对学生进...  相似文献   

20.
“普九”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初中。‘”普九”后全体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初中学生智力能力和文化基础参差不齐的突出现象,如果再以“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夫要求全体学生.就会使升学无望的大批中差生因学无所获、学无所用而产生厌学情绪,形成辍学的潜在因素。另一方面,在目前条件下,我县每年的初中毕业生只有25%左右能升入高一级学校就读,大部分毕业生将直接进入社会,成为社会的新增劳动力。因此,在农村普通初中实行文化教育同职业技术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使学生学到升学和回乡参加生产劳动都明得上的“两用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