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裸辞通常理解为未找到新工作而辞职。当下,一些80、90后青工队伍中又出现了另一种"裸辞",即:遭遇不公时,放弃应有的权益一走了之。用人单位又以劳动者是"裸辞"为由拒付相应的补偿。"这不仅助长了一些无良用人单位找茬"逼退"员工的违法恶行,也让"裸辞"者痛失应得的经济利益。下面案例足以让"裸辞"者醒悟!一、"裸辞"与年终奖不可兼得?【案例】田女士2010年5月初与所在公司签订3年期劳动合同。2012年10月6日收到某银行的录用通知,并告知务必于11月  相似文献   

2.
"裸×"这个类型词很流行,裸婚、裸辞、裸聊之类。什么事加了裸,就会让人浮想联翩。我们单谈谈裸辞。尽管裸辞并不是指真的提交辞呈之后脱光光走出公司大门的行为艺术,但是那种辞了以后没下家,出了前公司的大门能感到有风拂过身体的轻松似乎又有点儿小焦虑的感觉  相似文献   

3.
我们谁都不能混日子,既不能麻木着,也不能"等到花儿都谢了"。其实,每个决然"裸辞"的人,不是没有考虑过"后路",多数人"裸辞"的原因正是"后路"太过于频繁,走了一条又一条的"后路"之后,茫然地发现都不是自己所要寻找的,于是才会决然的"裸辞"。  相似文献   

4.
裸辞以后     
赵星 《大学生》2013,(Z2):107
正最近,网上流行着这样的一个公式:"魄力+财力+才力=快乐裸辞"。裸辞,要存够房租、生活费、以及可能产生的意外费用,有人说要攒够3个月工资才敢裸辞,有人说6个月,更有人说一年。由经济引发的内心恐慌,是裸辞魄力的关键。而更重要的是,有东家的时候谈下家通常理直气壮,但东家变成了上家之后,是否还有足够的信心和底气去开个高价?  相似文献   

5.
继裸捐、裸考、裸婚等裸字当头的词语涌现之后,如今又冒出一个新词——裸辞。所谓裸辞,是指还没找好下家就辞职。裸辞族正在逐渐壮大,工作压力大、福利待遇低、发展空间小、人际关系处理不好,甚至只是与某一个同事有矛盾,都成了裸辞  相似文献   

6.
张英 《当代职校生》2011,(12):15-17
“裸辞”是当今社会很流行的一个词汇。意思是还没找好下家就辞职。不留后路,代表着离开的决然。因工作压力身心疲惫达到了极限,或长期缺乏工作幸福感,选择裸辞的人正在增加。裸辞,也成为白领群体中的流行词之一。工作不快乐的你,是否也常常想要鼓起勇气,选择裸辞呢?  相似文献   

7.
嘉倩 《大学生》2014,(19):56-57
去年,当朋友知道我离职大吃一惊,说:"你裸辞?真有勇气。"我笑起来:"哪有,我又不是光着屁股走出办公室的。"离职那天,当我走出静安寺上海商城西峰,平静地好像只是出门散个步,还要回来的。深深吸了口气,想找些情绪上的drama,却隐隐听到一句淡定的内心独白:"现在,新工作开始了。"所以,我并不是裸辞,我只是从一个项目转到了另一个。  相似文献   

8.
"裸"曾是我们生活中一个特别禁忌的字眼,人们对它的忌讳几乎达到了闻之色变、视之惶恐的程度。然而,时下随着网络、电视、报刊等各类媒体的推波助澜,各色"裸"词粉墨登场,而在"裸体"、"裸照"等大批旧式"裸×"刚刚融入于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之时,一些式样翻新、别具一格的另类"裸×"又蜂拥而至,从之前的"裸退"、"裸考"到今日的"裸婚"、"裸车"乃至"裸辞"、"裸烹"等,一时之间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于是,置身于形形色色的"裸×"式新词中间,我们不禁思考,它们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其背后又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情感和文化心理呢?  相似文献   

9.
我们辞职前首先问自己几个问题:辞职有什么好处?没有好处我为什么要辞职?我们有没有"两把刷子"?为什么要裸辞呢?有没有想好退路?没有退路我为什么要辞职?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学生规模越来越大,就业压力也日益突出。就毕业生而言,经常会说"就业困难""就业迷茫",会出现短时间内大学毕业生"闪离""裸辞"的行为,这一切皆源于毕业生对职业的不适应。  相似文献   

11.
【裸辞人物】唐僧【辞职原因】自主创业,去西天取经【个性描述】目标明确,意志坚定【类型定位】创业型【现任职位】管理层【产品定位】唐朝佛教兴盛,经文在当时拥有广阔市场【创业风险】困难重重,身家性命随时都会失去【家庭状况】无婚主义者,没有家庭【裸辞风险指数】【风险指数解析】  相似文献   

12.
裸辞以后     
赵星 《大学生》2013,(3):107-107
刚辞职的斋老师意气风发,每天睡个懒觉看看书,哼着小曲晒太阳.好不舒服。可没过多久,就听见斋老师说了一句惊世骇俗的警句“裸辞以后.冲厕所都要用自己家的水啊!”这话听上去挺极品的.但回头想想.还真的特别有画面感。想想每天也就早晚用自己家的厕所,其他时间都哗啦啦地享受着公司写字楼卫生间里的水,温温的水,泡沫洗手液,热热的烘手机.那种畅快.没有裸辞紧张感的人真心体会不出来。  相似文献   

13.
当前,高等教育已经普及化,大学毕业生人数众多,加之社会人才供需不平衡,就业难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大学生如何更好地就业?大学生应该从观念和行动上同时着手,正确认识就业、树立择业意识、合理择业期望、做好职业生涯设计、培养提高职业适应能力、大胆尝试就业等,而这一切都应尽早开始。大学生若有所"预",必将有所"立","闪离"、"裸辞"、"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者必将减少,大学生将站稳职场。  相似文献   

14.
热榜     
看着这些几乎石沉大海的转行求助文章,我回想起了自己毕业前期的焦虑时期,正是因为医路上前辈们的倾囊相授和耐心鼓励,我才熬过了那段时间,作出了不后悔的选择. 也许,我也可以成为曾温暖过我的那些前辈,哪怕只能留下点点星火.在那天晚上,我熬夜写下了自己从医院裸辞并转行互联网行业这段"叛逆医学生"的经历.  相似文献   

15.
反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修辞现象,由辞面和辞里两部分构成.长期以来,反语都被视为"辞面和辞里之间语义倒置",辞里是言者所表达的真实含义,辞面只是一种形式,是为辞里服务的.本文从语言事实出发,分析了辞面和辞里关系的多样性及辞面的"复现"、"缓和语气"的作用,指出了传统理论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6.
先秦"辞"是一种独特的语言、文体、文化现象。西周中期,"辞"从综合性的宗教行为中分化出来,指祭祀仪式中的言语,有着程式化、规范化的特点。最为典型的就是"六祝之辞",它是太祝沟通鬼神的专业性语言。此外,太祝另有"六辞",假借神意对人进行教诫,体现了周公神道设教文化改革的成果。春秋时期,通过任何方式与礼仪传统相联系,并具有教诫意义的话都被称为"辞","有辞"或"辞顺"成为一种新的社会价值。春秋"有辞"观念和君子"立言"的思潮紧密相关,是大夫阶层主体意识的体现。孔子认为"辞"的特征为"文"。"文"指的是"辞"与传统仪式的关联性表征,如韵文、程式化的结构、特殊用语、"信而有征"的话语方式、仪式性场合等。而"诚"和"巧"是从情感和美学两个方面对"辞"的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17.
孔子"辞达而已"一说的提出有其具体的文本和文化语境,对此的理解需要放在"辞"与"文""言"等不同用语的比较中。通过对不同文体的文本解读和分析,能够发现"辞-言-文(道)"是一个彼此独立但又相互勾连的系统。"辞"作为语言修辞,其独立性表现在孔子"修经"的过程对待不同文体的文本有意识地区别其阐释空间的差异,以及在解读时运用不同的阐释方法。而在"辞-言-文"这个结构里,孔子对待不同文体文本之"辞"的方式在根本上又是一以贯之的,这表现在"六经"都是"道"的呈现方式。  相似文献   

18.
苏轼在散文的语言上提倡意尽言止,主张"辞达"。要做到"辞达",苏轼认为有两个阶段:一是"求物之妙"要"使是事了然于心"的阶段,即认识事物事理并能牢记于心上;二是"了然于口与手"的阶段,即用语言文字把自己心中对事物事理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出来而成文章。这样,才是真正的"辞达"。可见,苏轼的"辞达"论已赋予了孔子"辞达"说以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从刘勰的"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到李吉林老师的"物"激"情"、"情"发"辞"、"辞"促"思",情境教学已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然而"情境"实践中,依旧有不少遗憾……  相似文献   

20.
从语法角度考察,戴侗《六书故》中对"辞"的说解有两义:一是句子(所谓"合言以成辞"),二是语助("所以贯其文、达其辞而畅其志也")。戴氏直接或间接解释的辞助字有几十个。在解释语助字时多用"借为"一语,明示了辞助的来源是文字的假借。戴氏又是最先提出虚词有"合言"形式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