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建和谐校园,是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什么是和谐校园,为什么要建设和谐校园,怎样建设,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把创建和谐校园落到实处,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校园廉政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和前提.高校学生干部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廉政文化建设在构建和谐校园的理论和实践上是统一的.加强校园廉政文化建设,一是要求学生干部树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廉政观,二是用心理学理论帮助学生干部解决心理情感问题.  相似文献   

3.
和谐校园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要求,本文论述了高等职业学院和谐校园建设面临的问题,分析了和谐校园建设的科学内涵,并提出了高等职业院校创建和谐校园的策略,力求为高等职业院校创建和谐校园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4.
构建和谐校园的意义重大,和谐校园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以校园为纽带,加强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协调、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5.
工科大学构建和谐校园中有关教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科大学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围绕教学这个中心任务,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合格人才.针对工科大学教学中存在的教学理念的物化、知化趋势及课程设置模式中的价值缺失等突出问题,依据系统管理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提出工科大学在构建和谐校园中进行的教学改革的目的是要达到教育的和谐,即学生个体的和谐、教育整体的和谐、学生个体和教育整体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6.
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怎样构建和谐校园?笔者认为,应以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促进教师群体的和谐发展;二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三是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四是建设和谐的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概念,从此将和谐社会的概念引入了校园中. 何谓和谐校园?所谓和谐校园就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的协调运转,是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可见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校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发展的重要表现。和谐校园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以学生、教师、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加强学生管理在构建和谐校园中起着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一个稳定的局面,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因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10.
和谐校园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11.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因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12.
坚定不移地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高校各项工作,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在高校的各项工作中,谋求学校的科学发展,首要的就是要构建大学和谐校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大学和谐校园,必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文化,必须坚持以人文本的原则,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相似文献   

13.
周生民 《教书育人》2011,(11):58-59
和谐校园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和谐校园建设的宗旨是调整校园内外的各种关  相似文献   

14.
通过详细描述成都大学与成都市第二十三幼儿园共建开展幼儿园足球游戏的实践基础,分析高校与幼儿园共建开展幼儿园足球游戏的可行性和现有的问题,提出了开展幼儿园足球游戏的策略,这不仅可为校园足球运动在幼儿阶段的开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进而提升我国校园足球发展整体水平,而且对于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什么是以人为本?什么是和谐校园?怎样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是当前我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思考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6.
和谐校园主要是指以和谐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一种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以学生、教师、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校园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建设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7.
对高校学生进行和谐的管理是由当前我国社会的发展要求和目前高校的教育需要决定的,是促进高校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和谐校园,促进学生思想问题的解决,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都需要和谐的管理.实施和谐的管理,要以人为本,提倡和谐的管理关系;要因时制宜,构建和谐的管理环境;要刚柔并济,建立和谐的管理制度.此外,高校实施和谐的管理,还要注重团结与批评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整体把握与区别对待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一、和谐校园的实质及核心 校园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属性及内在要求,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谐校园是指和谐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一种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以学生、教师、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19.
一、和谐校园的实质及核心校园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属性及内在要求,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谐校园是指和谐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一种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以学生、教师、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20.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共济、内外和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全面、协调、整体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问的协调运转,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学校档案为和谐校园建设整体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