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4 毫秒
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世界政治形势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普遍酝酿教育改革.英国为了复兴经济,培养人才,在世界性教育改革浪潮的影响下,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教育改革.英国教育改革经历了由"教育机会平等"到"教育过程平等"再到"教育质量平等"的变革过程.英国教育改革给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带来了很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战后英国教育改革实践对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英国,尽管没有“素质教育”这个词,但根据我国素质教育的内涵,我们还是可以从战后英国围绕“质量”与“平等”展开的教育发展与变革的轨迹中看到英国“素质教育”的实践。本文想通过分析描述战后英国由注重“教育机会平等”到“教育过程平等”乃至今天“教育质量平等”的变革过程,探讨战后英国学校教育改革实践对我们今天实施素质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英国不仅是世界工业革命的肇始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儿童福利制度的国家.英国儿童福利制度立法频繁、发展完善,堪称典范.探讨英国儿童福利制度的发展历程和演进特征对于建立和完善我国儿童福利制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浅谈我国公民受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我国公民受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原因及对策吕艳春李广达所谓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不能单一理解为由社会阶层、家庭及性别导致的入学机会的不平等,同时还指在教育过程中机会是否均等的问题。一个国家对公民教育机会问题处理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效率,关系到教育的成...  相似文献   

5.
我国针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做出了相关的福利政策规定,政策的变迁经历了认识、重视和强化等三个阶段。义务教育的性质具体体现为教育机会的平等,教育经费的公益和教育质量的统一,大部分随迁子女仍未能从这三个方面享受到与城市学生相等的教育福利。解决之策要从"树立教育福利政策的理念,构建普惠型的教育福利制度;借鉴国外城乡一体化的财政管理模式,坚持弱势群体补偿原则;完善民办学校办学制度,提高民办学校教育质量"等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受教育机会平等"是一个重要的教育法原则。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目前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落实"受教育机会平等"这一重要教育法原则的具体措施。"受教育机会平等"蕴涵了相当丰富的内容",机会平等"是法律维护的关键。实现受教育机会实质上的平等,社会和经济发展是基础,适时地调整政策法规是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7.
提供免费而公平的基础教育是现代福利国家一项义不容辞的职责,是一项制度性的社会福利安排,其中尤以弱势群体的平等受教育权为典型.教育福利制度的理念是政府为公民提供基础教育是其法定义务,不带有任何“施舍”或“慈善”之意.教育福利制度必须从立法上进行制度安排,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法制框架,以落实并保障公民该项法定权利.教育福利制度要求政府因应时代要求,在必要时尽最大努力采取弱势补偿措施,以确保公民受教育权的平等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逐步实现我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其落实有赖于遵循教育福利制度的理念,并将其贯穿于体系化的立法和务实性的政策之中.  相似文献   

8.
助学贷款工作是支持高等教育发展、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保证教育机会平等。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是由我国国情和社会制度决定的,应结合我国国情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做法作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教育福利是社会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学者根据埃斯平—安德森关于资本主义三个世界的划分研究了不同福利国家类型在教育投入上的情况。自由主义福利国家更重视教育的投入,保守主义福利国家更重视教育之外的其他社会福利的投入,社会民主主义福利国家则两者兼顾,都很重视。这从社会平等的角度来看,就是自由主义福利国家更加重视机会平等,保守主义福利国家更加重视条件平等,社会民主主义福利国家是两者兼顾。权衡论题对我国社会福利发展的启示就是要在教育和其他社会福利的投入中选择更加重视何者。也即要表明我国应更加重视机会平等,还是应更加重视条件平等。根据学术界对积极福利的重视、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应当更加重视教育的投入,更加强调通过发展教育福利来促进机会均等。  相似文献   

10.
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我国当前出现的种种教育不平等.表现在教育资源配置的失衡、重点学校制度加剧了教育不公、教育政策中的"城市取向"、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公.解决教育公平的问题.要践行科学发展观,要统筹财政支持力度,兼顾教育资源的平等;要统筹调整教育评估体系,兼顾教育过程的平等;要统筹完善教育法规.兼顾保障公民受教育的合法权益的平等;要统筹推进终身教育.兼顾促进教育结果的平等.  相似文献   

11.
民办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需要政府从政策、财政方面予以大力扶持。明确财政责任及其承担方式是政府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的基础。民办教育发展的财政责任正当性源自民办教育的公益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政策也为财政责任提供了重要依据。以政府购买教育服务方式作为财政责任承担的方式,可以促进竞争、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政府、民办学校、投资人三方共赢。我国需要结合国情,借鉴国外相关经验,从相关主体、购买内容、运行机制、监督结构及配套制度等方面构建我国政府购买教育服务制度。  相似文献   

12.
英国职业教育之所以后发优势强劲,完全得益于政府的高度重视,打造出"全程渗透、相互贯通"的教育体制,辅之以"科学严谨、高效务实"的运行机制。作者在研究各国职业教育的特色和经验时发现,英国的社会形态、政治体制、文化传统,乃至管理方式等,与我国有着许多共通和相似之处,英国的现代职业教育模式尤其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3.
Since 2002, British Columbia’s education system has undergone extensive change following amendments to the BC School Act (Bill 34).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critical analysis of policy changes to the K-12 education finance system, particularly the expansion of the legal capacity of school districts to create ‘school district business companies,’ a phenomenon that is unique within Canada. These companies enable public school districts to establish for-profit companies that operate at arm’s length from the school board, yet generate revenue from private sources to supplement government operational grants. This shift occurred in parallel with fiscal restraint measures that centralized control over the level of government funding while downloading inflationary and new costs to school boards. The result has been structural funding shortfalls for school districts across the province. Structural funding shortfalls, coupled with a push toward market-driven revenue generation, signaled to school districts that they needed to become more financially self-reliant. The authors argue that efficiency and adequacy (defined in financial terms) have eclipsed equity as priority values in BC education, and that ‘creeping privatization’ is undermining public support of public education. For the most part, these substantive changes have failed to stimulate a mass public outcry, and organized resistance comes from public sector unions.  相似文献   

14.
在世界各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公益性是绝大多数国家的不二选择,但我国职业教育的公益性、普惠性却一直未被明确。分析我国职业教育产品属性界定的理论分歧和供给模式实践,本文认为,发展我国职业教育,应明确职业教育公益性的产品属性,充分运用政府和市场两种机制配置职业教育资源,履行政府职责,并以规范有序的政策体系引导市场化取向的职业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战后,英国政府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把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并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取得显著的成效。其发展职业教育的基本经验是:大力推行国家职业资格制度,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重视职业教育的法规建设,为职业教育提供法律保障;促进企业积极有效参与职业教育,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注满活力;建立新型的职业教育管理与运行机制,有效解决教育与就业之间存在的矛盾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和破坏一度十分严重。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践行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需要以政治系统论视角为出发点,构建"群众-政府双向互动模型",以推动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群众一方面可以向政府献言献策,另一方面可以加入公益组织,向政府给予支持和帮助;政府可通过经济建设、政治制度建设、文化建设三个维度输出进行生态建设。最后,群众会对政府的政策输出作出反馈,开始进行新一轮的输入,实现政府与群众之间的双向互动。  相似文献   

17.
回归公益性是治理影子教育野蛮生长的关键所在。影子教育作为文化传播活动具有天然的公益性,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具有承继的公益性,作为法律所规定的公益事业具有拟制的公益性。影子教育的公益性表现为办学目的非营利性、办学收益的不可分配性以及办学产品的社会有益性。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保障影子教育公益性,应以优化非营利性登记制度设计限定办学目的,以构建影子教育行政执法的协同机制规范办学过程,以建立健全影子教育产品质量评估监督机制提升办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我国公益事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公益事业发展的现状、西方国家公益教育实践、青少年公益心的成长需求都表明了公益教育的时代价值,彰显公益教育已成为提升全民公益素养的一种期待。公益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个生长点,也是有待拓展的教育领域之一,公民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是公益教育生长的母体,慈善公益教育、人际公益教育、环境公益教育、科学公益教育构成了公益教育的实践内容,践行公益是现代教育必须思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学前教育在学校教育体系中,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对社会的影响看,学前教育是社会福利事业和公益事业;从公共管理的角度看,学前教育是公共产品。而学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着政府缺位和错位,区域、城乡和公办与民办发展不平衡,以及政策缺失等问题,因此我国要把学前教育凸显为独立的以及学校教育制度,在财政预算当中单独列支学前教育经费,建立独立的幼儿教师编制、职称体系和建立专业的学前教育领导体制,并将学前教育包含到学校建设工程等项目中去。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经历了渐进性制度转换、探索性制度置换、建构性制度微调等三个阶段。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视角可以发现,政府决策和社会市场需求等宏观性因素影响着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的变迁,学习效应、协调效应、适应效应及高昂的运行成本等阻碍性因素使劳动教育政策变迁产生路径依赖。劳动教育政策变迁的内在动力来源于政府、市场、学校三方的权力博弈。如何抓住制度创新的重要契机,不断突破路径依赖,是我国劳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