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形势下,如何巩固和发展农村广播网,继续发挥农村有线广播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特殊作用,这是当前必须调查研究和认真解决的新问题。一、农村有线广播目前面临的问题据崇明台对本县28个乡镇广播站调查,目前农村有线广播面临的主要问题有:1、经费严重不足。乡镇站人员一般4—5人,而县拨款一般仅占乡镇站“人头费”的1/3左右,事业费、广播维护费目前大部分  相似文献   

2.
刊中刊     
《视听界》2001,(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众多城乡居民造新房,搬新居,原有的有线广播网络受到“毁灭性”的冲击。再加上近年来农村实施电网的大规模改造,水利、道路工程的建设,不用说城区广播网几乎破坏殆尽,连农村有线广播传输也唱“空城  相似文献   

3.
抗洪救灾中,农村有线广播出现了五个“前所未有”:一是各级党政领导重视有线广播前所未有;二是广大群众如此关注有线广播前所未有;三是有线广播的作用发挥得如此充分前所未有;四是有线广播产生的社会效益前所未有;五是有线广播经受的考验前所未有。农村有线广播这种空前的盛况,给我们的启示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从2006年开始,萧山区面对农村有线广播的现状和发展形势,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科学决断,开展了“广播发展年”工作,通过两年的努力,对全区所有的农村广播线路网络进行升级改造,村村建立了高标准广播室,有线广播用户达25.5万户,入户率达到91%,通响率达到了98%以上,在广播电视“村村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了农村有线广播的“户户响”,巩固了党在农村最基层的传统宣传舆论阵地。  相似文献   

5.
做好广播扶贫工作 推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陈守义1我市(指宁波市——编者)农村有线广播曾经有过“村村通广播,户户喇叭响”的盛况,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八十年代后期,由于种种原因,在部分地区出现了有线广播严重滑坡的局面,直接影响党的农村宣传...  相似文献   

6.
浅谈乡镇广播站在农村有线广播网中的地位和作用寇武兴,雷三福随着农村有线广播事业的发展,乡镇广播站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显得重要。“乡站兴,广播兴;乡站衰,广播垮”,已成为不可回避的事实。本文拟联系本地区的实际,探讨乡镇广播站自身发展规律,以及在农村广播网...  相似文献   

7.
褚敏 《新闻实践》2013,(5):59-60
"十一"期间,全国范围大力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广受农民欢迎的有线广播重又走进千家万户。农村有线广播走在浙江省前列的嘉兴市,在高标准实现农村有线广播"户户响"之后,2012年开始进行可寻址广播等"提升"工程试点。本文以王店镇"有线广播进企业"为例,试就农村中心镇顺应工业化发展的新形势,将农村有线广播推进到企业,增办节目,扩展党在农村地区的广播宣传阵地,以及有线广播的提升发展作些思考。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农村有线广播,这一由电子技术装备的,强有力的宣传教育工具,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建和发展起来的,已经经过了30多个年头。30多年来,农村有线广播尽管受到过“左”的思想影响,遭到了“文化大革命”的破坏,走过的道路并不平坦,但是总的说来,成绩还是十分显著的。农村有线广播以县广播站为中心,辐射广阔,联结了千村万户。在全国范围内,它形成了强大的网络体系,入户喇叭稳定在8000多万只。它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鼓舞农村广大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密切党和农村广大群众的联系等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目前,我国的农村有线广播,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9.
农村有线广播“村村响”工程实施三年多以来,在巩固农村舆论宣降阵地、促进新农村建设、实现科技兴农、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与不足。为使‘村村响”工程持续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三农”,各级领导要进一步统一认识,重视这一惠民工程的发展维护,加大资金投入,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和考核制度,创新广播内容与形式,以适应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农村有线广播覆盖率普遍下降 1988年七月、十月和今年三月,我到雁北、临汾、运城、晋中地区和阳泉市工作时,调查了农村有线广播情况,发现这方面工作中的问题比较多,覆盖率急剧下降。严重的是这个问题在全省带有普遍性。例如:雁北地区的有线广播覆盖率在1986年达达到79%,近年来下降到50%~65%;临汾地区的覆盖率平均下降到50%;运城地区是全省实现“两化” (线路标准化、收听设备规格化)最早的地区,有线广播的村庄通播率、普及率(喇叭入户率)和通响率也分别由1984年的94%、96%、95%下降到70%、  相似文献   

11.
去年一月,省厅在宿迁市召开了全省农村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办好在农村广播电视工作中占主体地位的有线广播,更好地为发展农业生产,深化农村改革和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一年来,农村有线广播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首先是各级领导进一步重视。绝大多数市、  相似文献   

12.
地处我国西南边境的广西靖西县多年来坚持发展广播,特别是近几年,“村村通工程”实施以来,有线广播和无线广播覆盖大面积提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和本县广播站节目三套广播节目基本覆盖全县农村,为“三个文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宣传服务条件。  相似文献   

13.
创建于50年代中的农村有线广播,30多年来一直实行全封闭的纵向广播。到了80年代,情况起了急剧的变化,有线广播面临着挑战。于是,不少县台(站)的编辑、记者发出了“喇叭头还能响几天”的叹息声。农村有线广播如何适应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的新情况,这是农村广播新闻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4.
第三次全国农村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提出了“农村广播电视的发展,要以有线广播为主体,有线广播、无线广播、电视广播协调发展”的方针,回顾十年改革中河南农村广播事业的发展,我感到这个方针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省把农村广播电视发展的重心放到了有线广播方面,十多年来,始终不渝。多年来,我们通过县广播站之间事业建设、宣  相似文献   

15.
永不中断的银线──韶山农村广播网发展记实李穹随着无线和有线电视的蓬勃发展,当今社会上对农村有线广播发出了一种哀叹:“有线有线,前途有限!”然而,在毛泽东同志的故乡湖南韶山,却呈现出一派“风景这边独好”的壮丽图景。28年来,这里的农村广播网,狂风吹不倒...  相似文献   

16.
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是广播电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广播电视有效覆盖的重要手段。嘉兴市局提出争取在2002年前率先在全省实现农村有线电视“村村通”的目标任务,将农村有线电视发展确定为事业建设的重点,积极组织实施农村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工作。目前工程进展较快,据统计,我市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已达67%,估计到2005年农村入户率达85%。但农村有线电视事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7.
农村有线广播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它自身宣传作用的发挥程度。而农村广播宣传质量好坏,归根结底在于有没有一支阵容整齐、能征善战的新闻队伍。然而,农村广播工作队伍的现状远远不能适应新的要求,有线广播工作者任务重、条件差、受冷落,因而出现了“跳槽”、“攀高枝”现象,妨害了广播宣传事业。如何抓好新闻队伍的自身建设?我感到,需要在“建”、“稳”、“训”三个环节上下一番功夫。  相似文献   

18.
有线广播是我国农村具有中国特色的宣传舆论工具。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城乡电话、有线电视已基本普及,调频广播信号达到99%以上,在大城镇有线广播先后退出了历史舞台。在农村有线广播的命运如何?我们对此作了专门调查。  相似文献   

19.
安徽黄山的休宁县,近几年,广播电视、特别是农村有线广播,越办越好。乡镇、行政村有线广播通播率均达100%,村民小组通播率达到98.5%,小喇叭入户率达到76%,并做到常响,做到“五有化”。1990年6月被黄山市人民政府授予“农网建设先进县”接着安徽省人民政府又授予该县“农村广播电视工作先进县”称号。  相似文献   

20.
从1989年10月30日,江苏省广播电视厅和广播电影电视部地方宣传局发出“农村有线广播生命力何在”专题讨论的通知以来,一年多的日子里,江苏省和全国各地广播台站的同志们积极支持,热情撰稿,参加讨论,形成了热烈、向上的大氛围。这对农村有线广播的发展、巩固与提高都是很有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