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语文教学,特别是中职语文教学,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性质定位呢?长期以来,人们争论不休,归根结底,无非是语文课程的性质归属问题,即在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认识上存在着不同意见。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2.
张志公先生是语文课程性质"工具论"的主要提出者与重要论述者,他在"语文不是什么"的否定性探讨中,明确否认了知识(文化)性、文学(审美)性、思想(政治)性是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在对语文课程性质讨论不能达成统一认识和在课程教学实践中"泛语文"、"非语文"现象突出并影响到学生语言能力发展提高的今天,重温张志公先生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科学论述,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的性质,是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根本属性,它是决定语文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根本依据.我们只有认清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才能明确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全新的理念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科学阐述,解决了长期以来在语文课程性质问题上存在的文与道、思想性与工具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矛盾之争.事实上,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只有与人文性统一,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只有以工具性为基础,它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才能真正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要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必须弄清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性质界定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个性质界定,是在长期实践探索中语文课程自我认识的一次飞跃,是语文课程性质认识的历史总结和升华.在目前的认识水平上,它符合语文课程实际,符合语文教育要求,对于语文教学、人才培养、课程发展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语文课程性质与特点的问题,是语文教育的基本问题,也是建国以来反复讨论始终未能达成共识的老问题。本文拟从语文的含义、语文课程的含义、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的特点四个方面,对此作一梳理。一、语文的含义"语文"这一广泛使用的词语,在我国大型工具书《辞海》中竟然没有这个词条。在中型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中,"语文"被解释为:"①语言和文字";"②语言和  相似文献   

6.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不但说明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更明确了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人文性被提升到了重要的地位,从而使语文性质更全面、定位更准确。改进小学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性质决定了语文教学目的、内容、方法以及效果等。弄清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必要前提,直接关系到语文教育的方向,因而多年来语文的性质一直成为关注与争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8.
李卓 《湖南教育》2004,(23):40-4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主要关注的是语文学科的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的性质,是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根本属性,它是决定语文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根本依据。我们只有认清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才能明确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全新的理念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科学阐述,解决了长期以来在语文课程性质问题上存在的文与道、思想性与工具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矛盾之争。事实上,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只有与人文性统一,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只有以工具性为基础…  相似文献   

10.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课程性质的定位凸显了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质,为长期受"教什么"问题困扰的广大语文教师指点了迷津。现今,绝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都能关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尤其是在阅读教学中,大多能清楚地认识到"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道理,能围绕文本的"文"与"道"设定目标、组织教学。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11.
<正>一、语文课的性质与要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关注语文教学的特点,把握"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有相关教学建议,教师不能忽略学生整体语文素养的提高。这既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建议,也是语文课程性质决定的,更是最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实施具体操作要求,是实现高  相似文献   

12.
<正>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再次对语文的学科性质做出了定义,它在确认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的同时,首次强调指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这一定性阐释,扭转了长期以来对语文课程性质认识的偏颇,使语文课程由单一性(工具性)向双重性(工具性和人文性)转变,昭示了语文课程价值完整性的复归。因此,在语文新课堂上,我除了让学生具有初步的"适应实际需要的  相似文献   

13.
刘莹 《教书育人》2011,(30):68-69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基本性质的表述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其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在原语文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新增添的内容。于是,有学者就把这种对语文课程基本性质的重新界定看作是一个"新的理念",[1]这其实是对新表述的错误理解。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14.
语文是人与世界(自然、社会和人自身)交际的产物。语文因交际而呈现出与世界相对应、与思维相一体、与人性相一致的征象,所以,交际性是语文的特征。缘此,以语文为内容的语文课程的特征也就当在以培育、提升学生的语文交际能力为要务。语文课程的这一特征表现出作为"百科之母"的本原性、使人成其为人的立人性、课程内容的言意和美性及课程存在的全时空性等征象。语文及语文课程的特征是由语文及语文课程的性质所决定的。把握语文课程的特征及其征象,有助于更好地建设语文课程。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追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必然要求,是语文教育本质的回归。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学科性质界定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性质界定,是在长期实践探索中.语文课程自我认识的一次飞跃.肯定语文的人文性符合语文课程的实际.  相似文献   

17.
尹子彬 《现代语文》2005,(1):103-104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下称<标准>),对语文学科的性质作了这样阐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种阐述和原来的<语文教学大纲>相比,有两点不同:一是更加强调了语文的工具性,"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二是比原来的大纲多了一句"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标准>的制订者认为这样的阐述,"摆脱了长期以来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争论,正面阐述了语文学科的性质和地位".似乎终于找到了多年来为之争论问题的定论,为语文学科的性质找到了归宿.大有今后不要再对此问题拿出来争论之势.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的学科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开篇,在前言部分的"课程的性质和地位"中写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那么,该如何真正体现大语文观呢?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工具论"受到的冷落和批判促使我们重新审视它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追本溯源,可以看到"工具论"表达的是这样一种语文课程性质观:语文是一门以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工具为根本目的任务的文化基础课程,语文课教学生掌握语文工具应该做到"文道统一"."工具论"紧紧抓住"语文课程是干什么的"这一根本问题正确地揭示了语文课程的本质.理解"工具论",应着眼于其表达的课程理念而不要只在表述形式上兜圈子,应将作为"语言"的"语文"和作为一门课程的"语文"的性质区分开来,正确看待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间的主从关系.实践表明,"工具论"富于生命活力.语文教育应坚持"工具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