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986年,在伦敦举行的第十届数学教育心理学会的分组会上,冯·格拉斯菲尔德等发表了题为“合成单位及构成它们的运算”的研究报告。然而引起人们普遍感兴趣的是支持这一研究的理论框架——认识建构主义,自此以后,建构主义成为继“大众数学”、“问题解决”之后国际数学教育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问题解决"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数学界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全美数学教师理事会曾经提出:问题解决必须处于学校数学教学的中心.1984年在澳洲爱德里召开的第五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也提出,问题解决要成为今后国际数学教育的核心.问题解决已成为近年来数学教育的主题之一.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解决的历史背景和我国数学教学改革的趋势  问题解决是继“现代化”和“回归基础”之后国际数学教学教育界的又一潮流,是受波利亚《怎样解题》思想的启示,由美国兴起的。其标志是1980年美国数学教师联合会发表的《行动日程——对80年代数学教育的劝告书》,该劝告书提出“问题解决必须成为80年代学校数学教育的焦点”,从而使问题解决逐步受到国际数学教育界的高度重视。  在我国,重视“解题”是有传统的,它的渊源首推《九章算术》。以《九章算术》为代表的我国古代数学是以解决问题为最终目的的。以刘徽、祖冲之为…  相似文献   

4.
“问题解决”国际数学教育界较为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数学学科重视“问题解决”教学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发展学生的创新个性 ,锻造学生的创新品质  相似文献   

5.
简讯     
第六届国际数学教育会议(简称ICME—6)于1988年7月27日至8月3日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这是数学教育界的又一次世界性盛会,约有3000人出席。我国大陆共出席8人。 ICME—6分为“行动”、“专题”、“论题”3个部分。“行动”部分包括幼儿教育、小学、初中、高中、中学后、师范教育、成人技术和职业教育7个组;“专题”部分有“教师职业”、“计算机和计算机教学”、“问题的解决、模型化和应用”、“估价和评  相似文献   

6.
“问题解决”是80年代由美国兴起的逐步风靡世界的一种数学教育模式和学习活动。美国数学教师协会(NCTM)于1980年4月公布的纲领性文件《关于行动的议程》提出了“问题解决必须成为80年代学校数学教育的核心”,“数学课程应当围绕问题解决来组织”,“数学教师应当创造一种使问题解决得以蓬勃发展的课堂环境”等口号,在1988年召开的第六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上,“问题解决、模型化和应用”作为七大研究课题之一而备受各国数学家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在2004年召开的第10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10)上,首次为国际数学教育的杰出专家分别颁发了菲力克·克莱因奖和汉斯·弗赖登塔尔奖,从此,数学教育界有了自己的国际大奖.在2008年召开的第11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11)上,再次为国际数学教育的杰出专家分别颁发了上述两项大奖.从此,国际数学教育奖的颁发走向正规化,每两年评出两奖获奖者各一人,每四年在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上为四位得奖专家颁奖.  相似文献   

8.
无论是研究性学习,还是开放式问题的研究,它们都是围绕着“问题解决”而展开的,它们都是以问题为载体,通过研究问题的来源、解决的过程来实现其目的的。尤其近两年来,无论是高考、中考还是单招试题中,“问题解决”的数学思想和方法都逐步得到重视和体现。因此,对“问题解决”的理论层面的研究也就成为热点。一、对“问题解决”中的“问题”的理解第六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上,“问题解决,模型化和应用”课题组的报告中指出:“一个(数学)问题是一个对人具有智力挑战特征的、没有现成的直接方法、程序或算法来解决问题的情景。”该课…  相似文献   

9.
第九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9)于2000年7月31日至8月6日在日本东京干叶幕张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作为四年一届的国际数学教育界的盛会,因其在世纪更替之时召开,更引起世人的瞩目.笔者有幸参加了这一会议,现将所见所闻择其要点简记于后.数学教育如何面对新世纪?这一主题不仅为数学教育界各方人士和学者所思考,而  相似文献   

10.
国际数学教育界普遍认为 ,世界数学教育存在着两个极端 .我们能否在东西方数学教育的极端中找到某种平衡 ,我们觉得既不坚持教师中心主义 ,也不倾斜于学生中心主义 ,也许是我们应该遵循的教育哲学 .它不仅贴近我国数学教育的实际 ,也符合国际数学教育的潮流 .在数学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 ,国内外理论工作者设计了许多新颖的教学模式 ,如“引导发现”模式、“实践活动”模式、“讨论交流”模式、“问题解决”模式等 .细察这些教学模式 ,尽管指导思想不同 ,理论基础不一 ,结构特点有所变化 ,但体现了一种新的发展趋势 :摆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  相似文献   

11.
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ICMI)公布了有关2013年国际数学教育奖评奖结果的好消息:以著名数学家菲利克斯·克莱因的名字命名的国际数学教育终身成就奖,将授予法国巴黎第七大学荣誉教授阿蒂格·米彻尔;以著名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的名字命名的国际数学教育积累成果奖,将授予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大学梁贯成教授。上述数学教育大奖,将于2016年在德国汉堡举行的第13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13)上隆重颁发。这是国际数学教育界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12.
. 问题解决在国际数学教育界受到普遍的重视,并被引入一些国家的数学课程中.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实验修订本)数学》也增加了研究性课题和实习作业,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倡导重视问题解决.全美数学教师理事会在《行动议程》中明确提出应以“问题解决作为学校教育的中心”.全美数学督导委员会从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要求出发,提出21世纪学生应具备的12种“基础的数学能力,问题解决是其中的首要能力”.近几届国际数学教育会议上,问题解决始终是重要的议题.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当前数学教学的潮…  相似文献   

13.
“问题解决“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数学界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全美数学教师理事会曾经提出:问题解决必须处于学校数学教学的中心.1984年在澳洲爱德里召开的第五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也提出,问题解决要成为今后国际数学教育的核心.问题解决已成为近年来数学教育的主题之一.……  相似文献   

14.
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由教育部(国家教委)人事司批准、资助.旨在提高我国数学教育研究水平和研究人员的学术水平.自1992年起,每年举行一届,至今已9届.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由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著名数学教育家张奠宙先生主持.集合我国数学教育界各个方面的专家,既研讨数学教育现实存在的问题,更注重对数学教育前沿课题的研究,率先提出了“问题解决”、“淡化形式”等诸多影响深远的课题。99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主要成员有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严士健教授、南京大学哲学系郑毓信教  相似文献   

15.
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近百年世界范围的数学教育,相继经历了“近代化运动”、“新数运动”及“回到基础”较有影响的活动,本世纪80年代,又兴起“问题解决运动”。自然,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之一——“解题模式”,成为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因此,在1988年第6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上,  相似文献   

16.
高中数学实践"问题解决"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建洪 《数学教学研究》2004,(9):F002-F002,3,4
“问题解决”(Problem solving)自20世纪80年代美国教育界提出以来,被世界各国许多数学教育的纲领性文件所反复强调,继而成为国际数学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十分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应用数学意识和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我校就新课程标准  相似文献   

17.
“问题解决”是继“现代化”与“回归基础”之后,国际数学教育界的又一潮流,现在已成为国际通用的数学教育准则,它对于培养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意识与创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所有这些都表明,“问题解决”将成为未来中学数学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一、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解决” 所谓“问题解决”,一般认为是指一个数学问题没有现成直接方法、程序步骤或一般推演算法的未解决问题的情况,所以说,一个  相似文献   

18.
问题解决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数学教育界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连续几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的主要议题。有人甚至主张用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人数学水平的达成度。因此,问题解决的研究吸引了众多教育学家和心理学者的目光。早在1957年,波利亚就对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进行了较具体的分析与描述,把数学问题解决分为理解问题、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回顾解答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9.
数学问题解决是20世纪80年代国际数学教育界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后一直成为国际数学教育研究的热点,连续几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都把问题解决作为主要议题,吸引了众多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的目光,甚至有人主张用数学问题解决的能力来衡量一个国家和个人数学水平的高低。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往往由于学生所处的环境,如家庭教育方式、教师教育理念以及学生身心发展差异等方面的不同,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着对于解决数学问题的种种  相似文献   

20.
“问题解决”被称为是继“现代化”和“回归基础”之后国际数学教育界的又一潮流。本文就“问题解决”这一课题在美、日的开展状况作一概括介绍,并谈谈笔者的认识。一问题解决的背景和现状问题解决的原始意义是指解决数学问题。最早的有代表性的著作是美国数学教育家玻利亚的《怎样解题》。玻利亚将解题的过程描述为如下四个阶段: ①理解问题;②设立解题计划;③执行计划;④回顾。玻利亚把传统的单纯解题过程发展为通过解题获得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学习过程。这种观点得到了数学教育界的公认。受玻利亚的问题解决思想的启示,1980年美国数学教师联合会发表了《行动日程——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