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幼儿升入大班,即将上小学,不少家长开始焦虑,纷纷找老师询问孩子要不要上学前班,甚至有的家长说:“幼儿园各方面都很好,但是不教孩子拼音、写字、算术,我担心小学会跟不上。”“我每天回家问孩子在幼儿园学了什么,孩子什么都说不出来。”“幼儿园什么都不教,孩子每天就是瞎玩。”  相似文献   

2.
沈老师病了,为了让孩子们也了解这一情况,这天早晨点名时,我没有像往常那样喊幼儿的姓名,而是让孩子们找找班上少了谁 他们仔细地找出缺席的幼儿后,我让孩子们找找还少了谁,孩子们不约而同地说:“沈老师”我问:“谁知道沈老师为什么没来幼儿园?”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着:“沈老师肚子疼。”“沈老师感冒了”“沈老师发热了” 看见孩子们脸上露出的关心的神情,我趁机告诉他们:老师每天工作都很辛苦,不仅要带小朋友做游戏,学本领,还要照顾小朋友吃饭、上厕所,老师这么关心你  相似文献   

3.
学做小老师     
针对幼儿喜爱模仿和崇拜老师的特殊心理,我给幼儿布置了一个任务:每天回家后,把一天在幼儿园学的本领教给父母,再由家长把“小老师”的“教学”情况写在联系簿上,第二天交给老师。教的情况包括:(1)教的内容——孩子教了什么,怎样教的就怎么写,按实记录。(2)教的态度——是否认真、耐心。然后,根据每个幼儿教的情况,周末评比“好老师”。评比的条  相似文献   

4.
幼儿升入大班后 ,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是 :自己的孩子能写多少字 ?能做几道计算题 ?家长们填写“家园联系册”时 ,多半家长都要求老师多留一点作业 ,让孩子回家完成。而家长们所要求的这些作业 ,都是一些“死作业” ,如让孩子多抄几遍生词 ,多做几道算术题。这些“死作业”对于幼儿的发展来讲 ,弊大于利。那么 ,幼儿园该留什么样的作业 ?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一、幼儿园教育不是小学教育的雏形 ,所以幼儿园不宜给幼儿布置一些“死作业”。时常有家长这样问我 :“我几乎每天都看见你们带着孩子游戏 ,为什么不给他们做做作业 ,写写字呢…  相似文献   

5.
家长会上,一位家长抱怨道:“我的孩子在幼儿园已经很长时间了。说真的,我现在对孩子在园情况很不了解。您看,孩子每天在幼儿园八个小时,晚上接回家和家长也就呆上两个小时。孩子回家不太说幼儿园的情况,问老师,老师总说‘挺好的’。真不知这‘挺好的’到底好到什么程度,我们家长该为孩子做哪些准  相似文献   

6.
中班孩子们对担任值日生、为小伙伴服务非常感兴趣,每天都“抢”着担当。老师有时会说今天请“乖”的小朋友担当,但是这个“乖”的标准却很难界定。请到的幼儿会非常开心,没有请到的却有些失望,第二天家长就找到老师“老师,孩子很想当值日生,你多请请她吧!”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我们也尽量让每个孩子都有担任值日生的机会,但总有一些不尽人意。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活动中,孩子是生活活动中的主体,是幼儿园、  相似文献   

7.
我对刚升入中班的幼儿进行观察,发现大部分幼儿见到本班老师能主动地打招呼,喜欢和老师在一起,家长也反映孩子信任老师,经常讲“我们老师就是这么说的”。幼儿出于什么原因这样喜欢老师呢?根据我的了解,大部分幼儿都认为老师喜欢我,不打我、不骂我,所以我也喜欢老师。我觉得,幼儿对老师的喜欢仅停留在这一层次上是不够的,老师除了在生活上要关心孩子、爱护孩子,与孩子达到情感的交融之外,还要让孩子觉得老师是有本领的,是很能干的,这样才能增强孩  相似文献   

8.
熊谨 《南昌教育》2006,(6):21-21
每天下午四点半以后是我园家长开始接幼儿同家的时间,很多家长因工作比较忙就会比较晚来接孩子回家。一般在这个时候,我们一直选择安排幼儿集体看图书、看电视、搭积木、听故事等集体活动。这样一来有利于安定幼儿情绪,方便老师进行离园整理,也好让家长看到幼儿安安静静地活动以免教室里乱哄哄的给家长造成不好的印象。但我发现一个现象:经常有孩子在父母来接时会说一句话——“怎么这么晚来接我”或是“你怎么不第一个来接我”。开始,我单纯地认为这是孩子撒娇,也没放在心上,只是一笑而过随意性安慰一下幼儿就算了。  相似文献   

9.
我们经常听到家长和老师嘱咐孩子们:“上课一定要注意听讲!”。所谓“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课堂上,只有孩子们的心理活动集中在所学的知识内容上,才有可能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学习目的。试想,如果老师讲东,学生想西,任自己的注意力“信马由缰”,怎么能有好的学习效果?教育家荀子在《大略篇》中说:“君子壹教,弟子壹学,亟成。”这里的“壹”就是专一,意为只有教师一心一意地教,学生一心一意地学,就能保证学生最终学业有成。因此课堂上能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所学知识上是老师、家长、孩子共同的心声。作为一名初中生物学老师,从师者的角度入手,怎样做,才能更好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自然也是我长期思考,不断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张延伟 《新疆教育》2012,(9):178-178
为了让初如园的小班幼儿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我们采用了家长陪同幼儿入园适应的半日活动。该吃饭了,孩子们都坐在小椅子旁准备进餐了。看着香喷喷的饭菜,家长都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真香呀!刚吃了几口,一位孩子的姥姥大声对老师说:老师,再给我们的孩子盛点菜,孩子爱吃菜。话音刚落,一个爷爷也让老师再给孩子盛点菜……没几分钟,又有一些家长要求给孩子添菜,由于老师对孩子们的进食量不是很熟悉,转眼间孩子们的盘子里又都添上了不少的菜。老师,我吃不了。老师我不想吃了。有的幼儿索性在家长的带领下主动将剩下的倒进了垃圾箱。  相似文献   

11.
自从接小班以来,我和孩子们之间的关系不错,与家长们的交流也不少。每次和孩子家长的交谈总是围绕孩子的进步与表现。偶然一次与程成妈妈的交谈,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示,让我从孩子的语言行动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那天,程成的妈妈把程成送到幼儿园后,我问程成在家的情况时,她说:“我们程成在家特别喜欢做小老师,她常常让布娃娃排好队当小朋友,她自己像模像样地做起了小老师,教娃娃学幼儿园里学到的本领。一会儿教娃娃识字,一会儿让娃娃唱歌,并不时地指出让娃娃坐坐好,忙得不亦乐乎。有一次,程成学老师的样子批评娃娃,那样子可真像那么一回事,…  相似文献   

12.
最近,我们收到某镇中心幼儿园钱老师的来信,说她班上的一位家长把孩子领回家去了。原因是她只教幼儿唱歌、画画、做游戏,甚至带幼儿到小沟里去捉蝌蚪。孩子都上中班了,也不教认字、写字、做算术。“既然这样,我还送孩子上幼儿园干什么?带回家也一  相似文献   

13.
在幼儿园里,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家长询问:"老师,您今天教的,我孩子都学会了吗?""孩子,你今天在幼儿园学了什么本领?"却很少听到家长问:"老师,我孩子在幼儿园能和小朋友一起愉快做游戏吗?""孩子,你今天在幼儿园跟小朋友玩得开心吗?"由此可见,"应试教育"仍然在年轻父母的心中留有烙印,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发展,人类文化素质的日夜提高。每个家长总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有出息。不免要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但一些家长教育不得法,结果是:“拔苗助民”适得其反。针对幼儿早期教育,家长们应该怎样做呢?一、家长要为孩子们树立良好形象。家长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孩子们的成长。例如:一些家长总要对自己的孩子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然而不管孩子在河在身边,自己却经常抽烟、喝酒、打牌、赌博,甚至动不动就大吵大闹,动手动脚,谩骂等一些不良言行展现在孩子们面前。孩子们很快将这些言行学了过来这样岂不是老有所教小有所学吗?因而严重影…  相似文献   

15.
给孩子留不留家庭作业?最近,我听到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小学一年级家长反映孩子负担过重,希望老师少布置些家庭作业;而幼儿家长则要求老师给孩子一些家庭作业。那么幼儿园给孩子留一些家庭作业行吗?多数幼儿教师一定会说:不行,绝对不行。因为《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中明确指出:幼儿园不考试,不留家庭作业。其实,大多数幼儿园的教师在平时教学中都或多或少、有意无意地给幼儿留了一些家庭作业。如:『三八』节到了,老师让幼儿回家帮妈妈做一件好事,到幼儿园再讲给小朋友听。认识了长方形,老师要求幼儿回家找一找,家里的一些东西是长方形的。又如『春天的综合  相似文献   

16.
又是一个新学期的开始,孩子们怀着忐忑的心情被爸爸妈妈送到幼儿园.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都对幼儿园充满好奇和不安.有些家长由于担心,经常给老师打电话询问情况,有些孩子在哭的时候家长难过地跟着一起哭.孩子们第一次离开爸爸妈妈的怀抱,难免心中充满焦虑和不安,家长们更是对幼儿园、对老师充满怀疑.因此,如何让新人园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忽视的.在实践中,我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对新人园幼儿情绪的稳定,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前些日子,一位家长向我反映,她在幼儿园的女儿每天回到家,先喝两大杯水,她便奇怪地问女儿:“你在幼儿园里怎么不喝水?”孩子说:“阿姨不给我们喝水,要我们回家喝。”听了家长的反映,我感到有的保教人员还要学点卫生知识。水,在人体组织中占很大的比重,在食物的消化吸收、血液循环、新陈代谢以及体温的维持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幼儿园的保教人员应根据季节和幼儿活动情况,让幼儿每日  相似文献   

18.
近来天气比较干燥,常有家长在接送孩子的时候对我说:老师,让我的孩子多喝点水,不然她在回家的路上就嚷口渴。对此我感到很纳闷。因为在园我们每天都安排多次喝水时间,其它时间也不限制幼儿喝水。按理说,孩子们喝水不算少了。但为什么家长却觉得自己的孩子喝水少呢?这引起了我的注意。一次偶  相似文献   

19.
让孩子动手做实验,是发展幼儿智力行之有效的方法。为使幼儿学习电的粗浅知识,我们让幼儿做电珠为什么会发亮的实验。先让孩子们认识电池、电线、电珠、小马达,然后看谁最会动脑筋,想办法把电珠、电线、电池连结起来,使小电珠发亮。孩子们认真地摆弄着,高兴地喊着:“老师,我的电珠亮了。”“我的也亮了。”这时,老师又启发孩子,怎样使小马达转动,使电扇叶(老师用吹塑纸做的,插在小马达的  相似文献   

20.
唐田 《家教指南》2006,(10):27-29
一个妈妈说,孩子上幼儿园已经好几个月了,平时都是保姆接送,下班回家很想跟孩子聊聊幼儿园的事情。每当他问:“你在幼儿园学什么了?”他总是说:“没学什么。”“孩子在幼儿园吃的什么?”“没吃什么。”“跟妈妈说说幼儿园有什么好玩的事情?”“不好玩。”他的回答让妈妈很失望,如果不问他,他从来不主动说幼儿园的事情,他为什么不喜欢说幼儿园的事情?怎样才能让他乐意跟家长交流幼儿园的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