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格独立、个性解放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民主政治观的一个核心内容。当时,它被引进到中国来,是属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范畴。今天,我们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仍然需要继承与发展五四的民主传统精神。所以,探讨人格独立、个性解放在现代中国的历史演变,是不无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真正价值,在于人的价值发现与人的个性解放.五四启蒙者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倡导个性解放、人格独立和思想自由,提倡个性主义,将国人从蒙昧主义和专制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实现"人的解放",对中国思想文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90年后的今天,有必要重新认识五四时期的个性主义,澄清有关个性主义的若干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3.
要谈自主人格,我们首先须搞明白什么是人格.据心理学定义:人格是决定一个人适应环境的独特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是个人具有一定倾向性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主要由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三部分构成.这样一来,自主人格就不难理解了,那就是个性倾向、个性心理和自我意识中,独立、自主、民主、责任、批判、创新等意识更为突出的人格.  相似文献   

4.
在马克思的解放理论体系中,以往我们更关注的是"人类解放",而把"政治解放"普遍地理解为资产阶级的政治范畴而忽略和排斥.然而,当我们今天反思20世纪社会主义政治实践、思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时,最需要注重的恰恰应该是马克思的"政治解放"思想.政治解放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人类解放的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基于这一认识,邓小平开始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探索.  相似文献   

5.
孟子不仅是大思想家,还是内心蕴涵独特个性、独立人格精神的哲学家。他有着睥睨王者、踔厉风发的人格风范,尚志的人格品质,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格操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的人格标准。孟子这种独立人格精神不仅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且对于当前我国的现代民主政治的建设,塑造和完善现代人格,提升现代人的人生境界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古老的中国从宗法社会、小农社会一路风尘仆仆的走来,她历来注重独立人格的培养、注重德育与自强不息的精神及历史上兼容并蓄的文化传统.无产阶级的理想是要把每个人的个性彻底解放,建立"自由的、民主的、平等的、福利的社会",从而使得东方从属于西方,完成文明对于愚昧的超越.本文将从现实伦理的角度出发来论证与<宣言>的思想和风格的判若霄壤的通往自由的理想之路.  相似文献   

7.
女子个性解放、人格独立是五四时期思想界热门话题之一。先进知识分子对女子人格独立的重要性、丧失的原因及其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女子人格独立思想。这一思想不仅有其形成的历史必然性,而且在近代中国具有不可抹煞的历史地位,但思想中某些方面也表现了无法掩饰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以实现社会的现代化为目标,以社会有机体论、"智能的个性"理论、自由主义民主政治观等自由主义学说为理论基础,胡适论证提出了自由思想、独立人格的教育目的观。胡适的教育目的观具有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9.
个人的独立、自由和权利诸观念在思想文化世界中的确立 ,是现代性的重要内容和标志 ,也是西方近代以来启蒙话语所环绕的中心问题之一。中国近代以来 ,要求突破传统桎梏对人的束缚的个性解放意识和以个体自强而求国家富强的救亡意识 ,促使现代个人观在知识精英的思想世界中初步形成 ,其内容主要体现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 :其一是基于人道主义思想要求个人的个性解放 ,肯定个人的价值 ,追求个人的人格自主和人格平等 ;其二是基于西方自由主义思想要求个人的政治自由和民主权利。中国近代个人观转型的实质 ,是要求变传统的臣民为近代的国民 ,使个人从道德义务的主体变为现代社会的法权主体。从哲学层面上看 ,也就是要确立个体的主体地位 ,实现个体主体性的解放。  相似文献   

10.
现代社会是社会化的市场经济和法制经济,具有高度的民主政治。现代人应具有独立的个性、完善的人格、竞争的意识和改革开拓的精神。传统的价值观念注重人情的传统、特权等级思想、群体本位及道义至上的观念、封闭求安心理,不利于现代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一文中把人的"解放"过程区分为"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两个前后相继的阶段.政治解放本质上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人类解放的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而推进和完成"政治解放",并进而为"人类解放"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国近代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伟大先驱,蔡元培先生在中国教育民主化的进程中做出了积极的理论探索与实践.他力主发展个性、崇尚自然以培养国民之完全人格,坚持"教育独立"于政党与教派,大力推行"教授治校",以体现教育之民主.时至今日,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仍如淙淙溪水滋润着人们,可惜蔡先生在教育民主探索与实践之路上走得并不远,最后还成了悲剧的终结.  相似文献   

13.
提倡培养创新精神其最终目标是要培养创造的人才,培养创造人才离不开独立人格的培养,独立人格是指具有进步的思想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自觉维护人的尊严,具有独立见解和独特个性的素质品格,这种独立人格是从事社会主义建设的创造性人才必备的品格,事教育在培养创造性人才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独立人格;尊重学生的人格,善于发现其潜在的天赋和才能,尊重其个性和差异,引导其走上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创造民主的学习环境,鼓励和培养学生的独创意识。  相似文献   

14.
王振宇 《考试周刊》2010,(2):234-235
人类几千年的政治文明史反复印证了一个道理: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要与国情相适应。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植根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广阔沃土.产生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而进行的伟大实践,是适合中国国情和社会进步要求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近代中国的政治正当性建立在自由、富强、民主等多种价值之上,然而,这些价值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语境之下常常是相互冲突的.西方近代启蒙以人的自然权利为中心目标,但近代中国启蒙的核心问题却是双重的:个人的解放与国家的富强.于是就构成了近代中国思想观念中的一系列价值冲突:民生利益与国家富强、普世文明与国家独立、民权与国权、民主与宪政之间的内在紧张,其最终的历史结果是富强压倒了自由、国权压倒了民权、民主压倒了宪政.  相似文献   

16.
金庸最庞大的系列作品射雕三部曲《(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和《倚天屠龙记》),渗透着个性解放和人格独立的精神。塑造了许多具有浓重的个性  相似文献   

17.
张群芳 《安康学院学报》2004,16(1):66-68,79
金庸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众多且性格各异,本文主要从作者的创作和读者的接受与批评来给其定位,认为这些女性角色既有表面上的个性解放、人格独立,又在深层次上成为男性形象存在的确证物.  相似文献   

18.
胡连锦 《现代教育》2003,(22):33-33
民主式教学就是教会学生自己学习、自主学习的教学。民主式教学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把学生看成是一个个具有独立个性、朝气蓬勃、渴望上进而又可塑性很强的青少年。民主式教学摈弃讲授式,巧用启发式,实施学生自学、互学、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教师是教学工作的组织者,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启发点拔。民主式教学因材施教、关注心灵、尊重个性、重视人格、  相似文献   

19.
稷下学宫因学术自由、包容百家的特性被学术界认为促进了战国思想文化发展,展现了古代学者黄金时代下民主意识和独立人格。但这种独立人格和民主意识受到自身学术特点和政治环境制约,无法避免最终衰败的命运。  相似文献   

20.
公民人格是随着市民社会、市场经济和工业文明的发展而历史形成的、与市场经济形式相适应的独立人格形态。公民人格是人现代化的基本内容,是社会现代化的核心内容。网络政治参与是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公民参与意识、民主意识、独立精神的重要途径,对于培育公民人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