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单推手]1.平圆单推手1(1)预备势:甲乙(白衣为甲,黑衣为乙,下同)相对站立,两脚并拢,身体自然站立,肩臂松垂,两手轻贴两腿外侧,头颈正直,两眼平视对方。要做到虚领顶劲,下颏微内收,舒胸展背,敛臀收腹,呼吸自然。接着甲乙两手握拳前平举,以拳面接触为准。(图1) (2)甲乙两拳变掌,下落还原。身体保持中正自然。用意念调整身体姿势,把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然后意念落于丹田,称之为意守丹田。(图2) (3)甲乙身体稍左转,以左脚跟为轴脚尖外摆45°。接着,两手外旋侧上举至头上方,掌心相对,掌指向上…  相似文献   

2.
第五讲双人粘臂练习(下) 三、弓步折叠按 1.预备势:甲乙(白衣为甲,黑衣为乙,下同)相对站立,两脚并拢,身体自然站立,接着甲乙两手握拳前平举,以拳面接触为准,拳心相对,拳眼向上;随之两拳变掌,下落还原至体侧。身体保持中正自然。目视对方。(图16、17) 2.甲乙身体稍左转,以左脚跟为轴脚尖外摆45度。接着,两手外族例上举至头上方,掌心相对,掌指向上;随之两手向内经面、胸前,向下按全腹部,掌心向下,掌指向前。同时两腿屈膝下蹲,身体保持中正不变,目视对方。(图18、19) 3.乙身体重心移至左腿,提起…  相似文献   

3.
1.预备势:甲乙(白衣为甲,黑衣为乙。下同)相对站立,两脚并拢,身体自然站立,肩臂松垂,两手轻贴两腿外侧,头颈正直,两眼平视对方。要做到虚领顶劲.下颏微内收.舒胸展背,敛臀收腹,呼吸自然。接着甲乙两手握拳前平举,以拳面接触为准。(图1)  相似文献   

4.
第四讲太极推手的基本技术练习(下) 二、立圆双推手 1.接上势。甲乙(白为甲,黑为乙)身体左转,左脚尖外摆45度,重心移于左腿,随之提起右脚向前上步,两脚内侧相对,脚跟着地,脚尖翘起,成右前虚步;同时右手顺缠前伸,两手交叉相搭,手背向贴,左手抬起扶按在对方的右肘外上部,目视对方。(图17) 2.甲乙右脚尖落地踏实。甲右腿屈膝前弓,成右弓步,随之,右手道缠前伸,向乙面部伸插,左手随右手向前推按,掌型不变。同时乙身体稍右转,步法不变,右臂屈肘,右手逆缠向右耳侧引化甲势,使甲右掌不能触及面部而落空、左臂…  相似文献   

5.
黄康辉 《中华武术》2000,(11):36-37
1.预备势:甲乙(自衣为甲.黑衣为乙,下同)相对站立,两脚并拢,身体自然站立,肩臂松垂,两手轻贴两腿外侧,头颈正直,两眼平视对方。要做到虚领顶劲,下颌微内收,舒胸展背,敛臀收腹,呼吸自然。接着甲乙两手握拳前平举,以拳面接触为准,拳心相对,拳眼向上,目视对方(图1)。  相似文献   

6.
第一段 1.预备式 2.起式 3.左劈掌 4.右劈掌 5.左劈拳 6.右劈拳 7.跟步主崩拳 8.跟步右崩拳 9.进步钻拳 10.右炮拳 11.左抱拳 12.右横拳13.左横拳1.预备式 面向左前方并步站立,两脚尖略外展;两臂自然下垂,掌心向里贴靠于大腿外侧;两眼平视前方(图1、2 侧面)。 [要点] 头上顶,项竖直,下领微收,精神贯注.全身放松.呼吸自然。 (1)接上式,上体略向右转;同时左脚尖呈扣,右脚不变;目平视前方。 (2)上体与两脚不变.两前臂外旅,由身体两侧向前、向上托起,掌心朝上,高与肩平;目视两掌…  相似文献   

7.
三、单手外搭下平圆推手训练图解1、互行抱拳礼甲乙两人面向并步站立,身体保持自然放松、中正。两人的距离约1-1.5米,互行抱拳礼(图1)。华夏大地是礼仪之邦,未习武先明礼、先明德。行抱拳礼既是尊重  相似文献   

8.
第一段1、无极起式立正站立,全身放松,目光平视前方,气沉丹田,两手自然下垂,掌心向内,下颏内收;两足跟相贴,足尖外摆,两掌同时从两侧直臂上抬的同时吸气,舌顶上腭,撮肛,双掌上举高过头顶,两手指尖相对,掌心朝下,沉气下按掌的同时,身体下蹲,双掌按至丹田处变拳,分置丹田左右。目光注视前方(图1、2)。要点:动作配合呼吸要一致。2、圈手冲拳式接上式,右手掌抬至口唇处,朝前往下拍按掌的  相似文献   

9.
五、单手立圆推手训练图解1、互行抱拳礼甲乙两人面向并步站立,身体自然放松、保持中正。两人的距离约1-1.5米,互行抱拳礼(图1)。华夏大地是礼仪之邦,未习武先明礼、先明德。行抱拳礼即是尊重对方又是庄重宣布严守武德,潜移默化修养心性、完善人格,以礼始、以礼终,武术交手训练不可或缺。拳技乃诡道,武德是圣道,以圣道统制诡道是中华武术的传统。  相似文献   

10.
一、托天掌 身体立,然后屈膝下蹲,两掌相合向前头顶上方托起,左掌在上右掌在下,眼平视远方(图1)。继续向上托单,长腰舒胯将膝伸直,目视斜上方,意念有托天之势,而起到调理三焦之功能(图2)。 二、二郎担山 接上式,两臂左右分开,两掌下按,头左转并向左微转腰,松胯屈膝下蹲,右脚跟略外展,身体朝南稍偏东,重心在右脚,眼顺左手食指向正东远视(图3)。 收颏竖项,头上顶,手、肘、肩自然上浮,直腰舒胯将左腿屈膝,右膝自然直立,身向东南,面仍朝东,眼顺左手食指远视(图4)。 左腿伸膝左脚跟蹬出点脚尖左膝微屈。两臂…  相似文献   

11.
用法一: 甲乙相对站立,目视对方。乙两手握拳,用右拳向甲胸部击出,拳心向下。甲身体稍右转,右手屈臂抬起,用右腕内侧接乙右腕内侧,左手边缠向前抬起,前臂贴在乙右肘外侧;两手同时向内合劲,左手加大顺缠向内收肘,右手也顺缠(图1、2)。用法二: 甲乙相对站立。乙进右步用右拳向甲胸部击出,拳心向下。甲身体稍右转,右手顺缠屈臂抬起,掌背贴于乙右拳外侧,左手道缠向前抬起至乙右肘外侧;随之提起左脚向前上步,落在乙右脚外侧;接着右手逆缠,屈指握住乙右腕,顺乙向前的力向右采,左手顺缠与右手的采劲同时向右将乙捋出(图…  相似文献   

12.
一、动作说明 1.准备活动完成后,甲、乙面对站立,距离约一臂长;两脚分开(同马步宽),身体保持端正,口齿闭合,双方互视(图17)。 2.接上动,甲、已同时两臂侧平举,两掌心向上,眼视对方(图18)。 3.甲、乙同时两臂继续上抬,至头顶上方时,甲、乙两掌心朝下,中指相对,眼看对方;同时配合动作吸气(图19)。 4.甲、乙同时两掌沿身体正中线下按,两掌与身体保持约一拳的距离,至腹前;两肘内屈,两手仍成八字掌,中指相对(中间相距约5厘米),掌心向下,内含;随双掌下按,两腿同时屈膝半蹲成马步,与按掌同时到位…  相似文献   

13.
单手里搭下平圆推手训练图解1、互行抱拳礼甲乙两人面向并步站立,身体自然放松、保持中正。两人的距离约1-1.5米,互行抱拳礼(图1)。华夏大地是礼仪之邦,未习武先明礼、先明德。行抱拳礼既是尊重对方又是庄重宣布严守武德,潜移默化修养心性、  相似文献   

14.
二、单手里搭上平圆推手训练图解1、互行抱拳礼甲乙两人面向并步站立,身体自然放松、保持中正。两人的距离约1-1.5米,互行抱拳礼(图1)。华夏大地是礼仪之邦,未习武先明礼、先明德。行抱拳礼即是尊重对方又是庄重宣布严守武德,潜  相似文献   

15.
太极推手本采不是太极拳的打法,是训练拳人太极八法、折、按、采、拢、肘、靠的方法,以求踏上“听劲、化劲.发劲”高层次太极切夫之路。推手爱好者推手玩玩乐乐也是一件趣事,对健康有益。如果想从中学练太极切夫,没有名师指导,推来推去很难提高,关于推手的问题,我谈一些浅显的看法,以求得到拳友的共识。太极推手的“手”大约司分为六种:即拙力手、病手、招手、强手、高手.神明手。拙力手,《打手要言》中日:”关节要松,皮毛要攻,节节贯串,虚灵在中。”拙力手者并未练习过太极拳,太极理论知之甚少,初涉武术喜爱推手。不知关…  相似文献   

16.
进步练习 (1)预备势:两脚并拢,身体自然站立,肩臂松垂,两手轻贴两腿外侧,头颈正直,两眼平视。要做到虚领顶劲,下颌微内收,舒胸展背,敛臀收腹,呼吸自然。(图1)  相似文献   

17.
1、互行抱拳礼甲乙两人面向并步站立,身体自然放松、保持中正。两人的距离约1-1.5米,互行抱拳礼(图1)。华夏大地是礼仪之邦,未习武先明礼、先明德。行抱拳礼即是尊重对方又是庄重宣布严守武德,潜移默化修养心性、完善人格,以礼始、以礼终,武术交手训练不可或缺。拳技乃诡道,武德是圣道,以圣道统制诡道是中华武术的传统。  相似文献   

18.
第一段1、无极势立正站立,双腿缓慢下蹲,双手自然下垂,双足跟并齐。然后,双手同时从身体两侧直臂上抬,掌心朝上,高过头顶,然后左右手手指尖相对,掌心朝下,沉气按掌。随沉气按掌的同时,双腿下蹲,左右手按至丹田处变拳,置于小腹丹田两旁,下颏内收,目光平视前方(图1)。  相似文献   

19.
<正>一、手型陈氏太极拳的家传拳架及推手技击技术方面,手型和手法是习练拳架和实战技击的技术动作关键,手掌、手型、手指根据拳架和防卫技击的技术动作需要,规定出人体和四肢形态,如:手型、掌型、指型、拳型等等,根据防卫技击需要,做一些技击技术动作,如:挡、擒拿、点击穴位等等。现按“掌、勾手、握手(擒拿手)、拳”分述如下:(一)掌1.立掌(见立掌图):掌平面基本垂直地面,五指并拢,成1瓦拢状。用于挡、拨、推等;2.横掌(见横掌图):以腰椎为立轴,沿身躯的圆柱形外弧面运行,要四指并拢用于挡拨对方、砍切头颈部等动作。  相似文献   

20.
(八)手功(包括指功、腕功、臂功等)49.鹰抓 一名“抓把”。两手俯掌,在身前平举,稍微屈肘,十指松开;然后使指掌各 关节还节稳健而缓慢地向 掌心屈拢(图49)。变掌为 拳后,咬牙切齿,闭气稍 顿,两手十指继续用暗劲, 使两拳尽情卷紧。做12~ 18次,反复2~3遍。 练时两眼须注视两手 十指的动作。练后手部有酸胀或温热等 感觉。 50.抓空 两手俯掌,两臂 左右平举,然后轻松 敏快地变掌为拳(图 50)。如此做60~80 次,反复2~3遍。动 作要均匀,连续,一 气呵成。 抓空以锻炼指力及灵敏性为主,同 时通过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