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刊讯:1999年5月30日,北京市武协绵掌武术社在万寿宾馆举行庆祝绵掌武术社成立两周年大会。北京市武协原主席刘哲、市武协秘书长毛新建应邀出席了庆祝会,到会祝贺的还有市武协副主席陈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冯志强、梅花桩研究会会长韩建中、形意拳研究会会长邱国勇、八卦掌研究会会长马传旭、武术理论文史研究会会长王桐、四民武术社社长牛宝贵等。会上,绵掌武术社社长乔秀川介绍了武术社成立两年来的发展。两年来,绵掌武术社发展迅速,吸引了从十几岁到六七十岁的大批武术爱好者,为传统武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会上还进行了精彩的武术…  相似文献   

2.
王桐,1942年出生。北京武术理论文史研究会会长。王桐说起自己练武术的经历:“我从七八岁开始练武术,那时候我们村有好多人练武术。到1951年1952年的时候,我就开始跟着人们在各村之间‘走会’了。”1966年,王桐师从孙凤林先生,开始学习形意拳。1975年拜八卦掌名家李子鸣先生学习八卦掌。王桐介绍,今年研究会准备搞一次旨在挖掘整理武术资料的武术理论研究会。北京武木埋论研究会是以中老年武术爱好者为主体,以整理各个拳种的历史渊源、拳种特点、历史名人等为主要任务的。研究会给不同拳种的武友儿们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相似文献   

3.
《中华武术》2006,(12):I0001-I0002
2006年10月28日,中围武协、北京市武协、各拳种研究会的代表、北京市武盼孙式人极拳研究会和孙剑云先生的门人、弟子232人,在北京爱华大厦隆重举行广孙剑云先生逝世三周年纪念大会暨《人极宗师孙剑云》纪念画册首发式。  相似文献   

4.
谭大江 《武当》2000,(11):41-41
本刊自今年以来,连续不断接到北京田克延先生的电话,就因为1999年《武当》第一期刊登了云南黄鑫《八卦掌基本知识》一文,其中援引了康戈武先生十几年前(1984年)于北京市武协八卦掌研究会会刊发表的一篇《八卦掌源流之研究》,说到“田回之八卦掌学于八卦掌第四代传人解佩启先生的大弟子史俊杰”,触及了“阴阳八卦掌”的源流历史和其父田回先生的声誉,田克延先生表示要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家的权益——他要把黄鑫、康戈武、解佩启等——告上法庭。  相似文献   

5.
李继晟 《武当》2006,(10):51-51
董海川坟墓原在北京东直门外的五里沟小牛房村之南不远处。墓地是他的众弟子买的一块农田。墓冢是用青砖砌成的一个馒头形状。墓前立有四座石碑。一为董公逝世的翌年春(1883年),一为1904年,均由其弟子尹福所倡议,以众门人的名义建立的。1929年河北省国术馆成立时,由傅作义先生首倡,并带头捐资,与八卦掌门人一起又立了两座碑。博作义是八卦掌的爱好者和赞助者,又是能走转八卦掌,而长期坚持锻炼者。解放前,他任过绥远省主席。解放后,他一直任水利部长。  相似文献   

6.
郭会坡  林春生 《精武》2004,(7):10-11
八卦掌八字功是已故武术名家沙国政先生创编的沙式八卦连环掌中的基本功法。沙国政先生师承中国著名武术家姜容樵先生。沙式八卦掌有别于现今流传的其它八卦连环掌,因为它在保留了传统八卦掌技法的同时,又融入了形意拳的很多技法。姜容樵先生在《形意母拳》一书中写道:“习形意者,以八卦掌调剂之,自无偏  相似文献   

7.
由漯河市体总和市武协发起承办的’99河南心意六合拳研讨 会于12月24日在河南省漯河市 召开。 来自北京、哈尔滨、蚌埠、徐州、南昌、合肥、郑州等六省市的代 表共计57人参加了研讨会。市体总主任刘安民、秘书长丁春亮主持 了大会。北京武术理论文史研究会会长王桐应邀参加了大会。 这次大会的召开,打破了马学礼体系心意六合拳封闭的局面,转变了传统的门户之见的旧观念,倡导了各流派的交流融合、共同发展,努力把民族传统武术推向新高潮。 会上,新老拳师踊跃发言,对河南心意六合拳的历史渊源、各地师承关系、发展方向进行了广…  相似文献   

8.
八卦掌是我国武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它属于内家拳的一个拳种,由先师董海川(生于嘉庆二年,卒于光绪八年)在北京传授。董先师的门人众多,有千余人。以尹福为代表的尹派,擅走牛舌掌(上盘掌);以程庭  相似文献   

9.
《精武》2005,(10)
2005年9月11日,由北京吴式太极拳研究会主办,在北京市大兴区外研社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了“著名武术家王培生先生逝世一周年纪念活动”。中国武协、北京市武协、大兴区领导徐才、王筱麟、吴彬、康戈武、程春和、毛新建、范云江、刘学勃、张有峰、于鲁明、年晓波、郑怀志以及各地武术家、王培生先生的生前好友、家属、同门、弟子、再传弟子、武术爱好者五百余人到会。会上缅怀了著名武术家王培生先生为继承、推广武术所取得的业绩,并进行了太极拳、八卦掌表演和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10.
王炳寰 《武当》2010,(9):22-23
八卦掌,是游身八卦连环掌的简称。八卦掌与太极拳、形意拳同为三大内家名拳。其拳理深奥,练法独特,技击巧妙。在技击中用掌不用拳,在器械使用中“以掌为母悟刀枪”,充分体现了八卦掌的武功特点。  相似文献   

11.
《精武》2008,(6):32-35
八卦掌简编,青岛市国术馆著作,尹玉章演述,王芹塘编辑、万永寿、向宗鼎、崔宝瑛校阅,1932年1月初版。全书次序,为:馆长胡若愚先生像、副馆长胡家凤先生像、演述尹玉章编辑王芹塘像、引言、序、例言、八卦掌源流、八卦掌总论、文王八卦方位图解、走掌姿式、开步姿式、分势二十五动诠释图解、结论、跋。  相似文献   

12.
形意四杰     
骆大成1930 年生,河北京鹿县 人。现 任北京市东城区政协 委员、黄埔军校同学 会第23期学员、北 京市武协委员、原北 京形意拳研究会会 长,东城武术馆 教练,四民武术 社顾问, 国家一级 武术裁判员。 自幼受业 于形意拳名家尚云祥之徒王凤章老师,并得父骆兴武八卦掌、形意拳名家亲传,兼得武术名家程有信、唐凤亭、高秀亭、马 占魁指教。 先后参与筹备全国首届形意拳观摩交流大会,全国第2、3届形意拳邀请赛及国际形意拳交流大会,形意举散打、套路比赛。 多年来,先后教授日本、美 国、法国及国内各地学生近千名,并多次率队参…  相似文献   

13.
《中华武术》2008,(3):34-35
八卦拳又称游身八卦掌、八卦连环掌,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主的拳术。由于它运动时纵横交错,分为四正四隅八个方位,与《周易》八卦图中的卦象相似,故名八卦掌。有些八卦掌老拳谐常以卦理解释拳理,以八个卦位代表基本八掌。  相似文献   

14.
《精武》2008,(6)
本书题要八卦掌简编,青岛市国术馆著作,尹玉章演述,王芹塘编辑,万永寿、向宗鼎、崔宝瑛校阅,1932年1月初版。全书次序,为:馆长胡若愚先生像、副馆长胡家原先生像、演述尹玉章编辑王芹塘像、引言、序、例言、八卦掌源流、八卦掌总论、文王八卦方位图解、走掌姿式、开步姿式、八势二十五动诠释图解、结论、跋。  相似文献   

15.
武术界都知道八卦掌是转着圈练的,但可能还有很多人不知道有直趟往返练习的八卦掌。直趟八卦六十四掌,是董海川的入室弟子刘德宽先生创编的。董海川先师门下弟子众多,但多是带艺投师,所以董海川在授徒时,除了传授八个基本掌法(定式八掌、老八掌)以外,其余都是因人  相似文献   

16.
立足于新的历史时期,开创八卦掌发展的新局面,是北京南城八卦掌三代和四代传人共同的历史责任。刘斌等三代传人在清未民初国事艰危的形势下,痛定思痛,忍辱负重,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克服了诸多困难,揭开丁八卦掌发展的新篇章。他们的遗产,不仅仅是有形的物质遗产”桩功八卦掌”,而且包含着勇于开拓,敢为天下先的无形的精神和道德力量。  相似文献   

17.
通风报信     
缅怀先贤 振兴意拳燕侠2000年11月25日,数百名来自海内外的意拳(大成拳)门人汇聚北京凯迪克大酒店,共同纪念意拳宗师王芗斋先生诞辰115周年.。参加这次纪念活动的有亚洲武术联合会第一副主席、香港意拳学会会长霍震先生,中国武术院副院长王国琪先生,北京武术院副院长毛新建先生,王芗斋先生的女儿、北京意拳研究会名誉会长王玉芳以及北京市武协各门派的代表冯志强、刘学勃、李秉慈等人。北京市意拳研究会会长姚承光先生首先致了开幕辞.接着,霍震先生做了题为《立武德为首》的讲话,他回顾了意拳走过的80年的历程,肯…  相似文献   

18.
李翘 《武当》2012,(6):27-28
八卦掌用《易经》作为拳技的理论依据。八卦掌的基本八掌分别比附为乾卦、坤卦、坎卦、离卦、震卦、艮卦、易卦、兑卦。八卦掌还借用八卦的数术,来规范拳技的层次性和系统性,以八个基本掌法比附八卦的数目,以六十四掌,分为八组,每组八掌,  相似文献   

19.
李增云 《武当》2010,(3):13-15
八卦柔身功,也称八卦游身功。早年,它是八卦掌门内用以养心与调息而不外传的一套功法,仅王宫皇族成员有缘从大内高手习得此功。它创始于八卦掌开山祖师董海川,传尹福、宫宝田而集其大成。凡属清宫内八卦掌门人一系,皆熟谙此法。清亡后,宫内八卦掌门弟子纷纷离宫,这套功法才在民间得以流传。  相似文献   

20.
武宣 《武当》2013,(7):43-43
4月23日,温州鹿城同台湾高雄两地民间十大结对签约仪式,在温州市南亚大酒店成功举行。这次结对活动是由温州市鹿城区政府、区台办、区统战部联合牵头达成的。其中,温州市鹿城区八卦掌协会暨浙江省武术协会宫门八卦掌研究组与台湾高雄市武术研究会结成友好交流合作单位。温州市鹿城区八卦掌协会暨浙江省武协宫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