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儿时我非常爱打乒乓球,那时正是“文革”时期,姐姐所在的学校天天演样板戏,虽然我常去玩,但最吸引我的还是打乒乓球。我们这儿有乒乓球业余体校,看着那些跟我差不多的孩子打球,我的心里真是痒痒。后来我家下放农村,便连乒乓球也看不见了。二十多年过去了,我已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望着她那忽闪的大眼睛,一个念头油然而生:让她打乒乓球。巧合的是:女儿的生日与邓亚萍同一天!为了培养女儿的球趣,女儿还不会走路时,我就常抱她到乒乓室看人打球,每次看球女儿都不肯回家,我非常高兴。女儿四周岁那天,我送她去学打球。教练员是一…  相似文献   

2.
来信选登     
《网球》2011,(12):8-8
serra先生: 我现在已经是一个非常痛苦的父亲,我只能简要地告诉你这些:为了让女儿学好网球,我已经耗干了家里的积蓄,在她只有13岁的时候我已经负债累累,而明年是她成长的关键一年,但她说她已经不爱网球了,她不想再参加那些全国青少年比赛。  相似文献   

3.
按着我们中国的传统历法,六十年一“花甲”,就是说一过六十年,日子又要重新开始算了。我七岁练武术,今年六十八岁,练武整整六十一年,已经过了“花甲”之年了。可是我爱武术,我还没练够,我真愿意再从头学上六十年。  相似文献   

4.
先来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国王想知道在三个女儿中哪一个最爱他?大公主说自己像爱糖一样爱父王,二公主说像爱蜜一样爱父王,国王非常满意。轮到他最宠爱的小女儿了,可小女儿的答案却让他非常不开心。“我像爱盐一样地热爱着您,父王。”国王一怒之下把小女儿赶出了王宫。为了取得父王的谅解,小公主后来假扮厨娘混进了王宫的厨房,她给父亲做了一桌“无盐宴”。国王吃着那些淡而无味的食物,终于悟出了小女儿的一番苦心:糖和蜜虽然好吃,但没有糖和蜜,人也一样可以活着。而生活中如果没了盐,人就没有办法生存了。  相似文献   

5.
赵晓恬 《网球天地》2011,(1):113-113
打网球我是一个新手,但我对《网球天地》杂志的“球技宝典”栏目一点也不陌生,因为我有一个打网球十多年的超级球迷老妈。老妈爱打球也爱学习。她有一句名言:“打网球要不断地学习进步,提高球技才有意思。”  相似文献   

6.
成功之路     
世界优秀花样滑冰运动员佩吉·弗莱明(美国)能走上花样滑冰的道路,并取得世界和美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成就,首先归功于她的父亲,艾伯特·弗莱明。艾伯特浩爱一切运动,他希望他的小女儿也能象他他那样喜爱体育运动。他为佩吉买了第一双冰刀,鼓励她学习花样滑冰。他认为滑冰是一项对身体大有益处的运动,而花样滑冰又是一项特别适宜于女孩子的文明娱乐项目。九岁的佩吉精力充沛,喜爱跑步、蹦跳、爬树。她很快就喜欢上滑冰这项运动了,甚至象着了魔一样。艾伯特和妻子认为,孩子既然有这个爱好,不管她将来能否成材,都应该鼓励她,让她发展下  相似文献   

7.
初见李爽,是在北京东城区武术馆里。她头发剪得短短的,说起话来冲冲的,练起功来飒飒的。我对她提出的第一个问回意是:“李爽,你怎么起了个小女孩儿的名字呀?”她笑着说:“我本来就是女孩儿。”说话时那抹谈谈的羞涩才让我意识到坐在面前的是个小姑娘。李爽是北京铁路第一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她四岁半开始练武术,算起来也有快十年的“武龄”了。听李爽说,亲戚朋友都叫她“假小子”。从小自己就象男孩儿似的,爱跑、爱跳、爱动,一分钟也闲不住。于是父母便把她送到武术馆学武术。她先后练习过剑术、枪术、长拳等等,并多次在市级武术…  相似文献   

8.
田山 《健身科学》2012,(11):15-15
今年111岁的莫丽尔·伍德是弗吉尼亚州一位高雅的老妇人,7周以前她的曾孙女有了小孙女,这计她拥有了一个六世同堂的大家庭。她88岁的女儿路易斯·敏特说:“直到现在,我的老母亲还是自己照顾自己。至于她长寿的秘诀,那就是不抽烟不喝酒,饮食很健康。”路易斯开玩笑地说:“千金难买老来瘦,母亲把体重控制在了61公斤,而我自己却在不断增肥。”  相似文献   

9.
小猪徐妍玮     
“我爱小猪,我是小猪”徐妍玮有一张胖乎乎的脸蛋,从小就得了“小猪”的昵称,不但爸爸妈妈叫她“猪猡”,队友们也这么称呼。她一点不生气,因为她喜欢,觉得小猪形象好可爱!憨厚直爽、随和、善良,好像自己和小猪蛮投缘。逛街,她爱买小猪的玩具,朋友们也总买给她。郑希去香港,带回一个日  相似文献   

10.
巾帼马杰     
骏马上的美女,往往是浪漫故事里的主角,骑马也是不少女士的爱好。当今巾帼中,有许多以爱马、骑马、赛马而受到人们敬仰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不仅是闻名于世的爱马痴,而且她的女儿安妮公主也是个马迷。安妮3岁开始骑马,5岁时就骑马狩猎。她爱自己的坐骑,把骑马当作一种生活方式,她曾说:“我只有骑在马背上,才感到幸福。这是适合我的惟一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1.
2004年3月,我到大连拜访赵宝安。到单位打听他,大家想了想,才恍然大悟,“他呀!”一个戴眼镜的大姐对我说:“你问赵宝安我不熟,可你一提挺爱练武的一个‘大胡子’,我就知道了。”大家也说,这个人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爱耍刀弄棍的,然后列举赵宝安为练武而办的“痴事”。  相似文献   

12.
许振宇 《围棋天地》2006,(10):68-69
从女儿腾腾三岁多时,我就开始让她以围棋为玩具,见缝插针地教一点最简单的规则。但由于孩子没有学东西的意识,直到快六岁了也成效不大。最近,央视少儿频道播出的《围棋少年》极大地激发了她的学棋兴趣。每天看完电视后,腾腾都主动要求下盘棋,而且立志要当“围棋少女”。这一转变令我兴奋不已,打算正式教她下棋。  相似文献   

13.
爱的轨迹     
6岁那年,我跟邻居张叔叔学下棋。张叔叔的女儿琴也跟着起哄,非闹着一块学不可,于是张叔叔就教我俩。邻居刘婶看到我和琴形影不离,就开玩笑,让我将来娶琴做老婆,我和琴都笑。琴的棋进步很慢,没少挨她爸的批。有一次,她拿了一个大红苹果给我,叫我下棋的时候让着她点。  相似文献   

14.
妻子的罪过     
两个年轻人在谈论钓鱼。其中的一个说:“我从不带着我的妻子一起去钓鱼,从来都不!”“真的是这样吗?”“当然!她总是犯错误……她的话多,她摇得船直晃,她挂饵时总是出错,最要命的是……她竟然总是比我钓得多!(余淼)妻子的罪过@余淼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男排在汉城亚运会的胜利,使邹志华的妻子浮想联翩…… 1986年10月1日,这是孙洪娴一生中最紧张的日子。从早上起来,她便被一种不安的思绪搅得坐卧难宁。当她坐到电视机前时,心脏“怦怦”跳的声音都在撞击着她的耳鼓。中国和南朝鲜男排的这场比赛真是动人心魄。她想看又不敢看,只有在屏幕上看到丈夫邹志华时,她才目不转睛地盯住。志华啊,我简直急得要把嘴唇咬破了,可你怎么显得那么平静呢? 第一局结束:10:15,中国队落后,男排历来爱打顺风球,“先输后赢”的奇迹很少出现,莫非志华又要让球迷们痛骂和奚落一顿?  相似文献   

16.
采访国手陈静的次数已经记不太清了 ,毕竟上个赛季我曾经是她所在的四川科利多女排的随队记者 ,但是当决定要写一篇有关陈静的报道时 ,却一直难以下笔 ,脑海里总是不能把我熟悉的爱写诗、爱看琼瑶小说、文静的川妹子陈静和排球联系起来。记得去年与陈静刚刚熟络起来后 ,知道她有一个喜好 ,其实也是大多数四川女排姑娘的喜好 ,只是陈静表现得更突出一点 ,那就是特别喜欢吃果冻 ,而且还就喜欢“喜之郎”这一种牌子 ,于是便送她一个外号“喜之妹”。别看在高妹林立的国家队里 ,身高1 81米的陈静个子一点也不突出 ,但往一般人群里一站 ,她依…  相似文献   

17.
今年102岁的马光英居住在辽宁大连。尽管她的一生跨越了漫长的三个世纪,但今天的她依然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记忆力过人,就连曾孙过年时自己藏忘了的压岁钱,老人都清楚地记得放在哪里。而听她一字不差地背诵百家姓、三字经,很多人都感到非常神奇。更加令人惊叹的是,老人活了100多岁,居然连一次医院都没有去过,更不知道医院的门朝哪个方向开。如果生了一点小病,往往还没等到她去看医生就已经痊愈了,老人自己也对此颇为自豪。而每次好奇的人们向老人打听她的长寿之道,她都会笑呵呵地说:“这都是大海的功劳,是它让我得到了长寿和健康。”  相似文献   

18.
健康之友     
“元气袋”拯救了我的家我在工厂机关工作,妻在乡镇企业,我俩自由恋爱结婚,多年来,夫妻恩恩爱爱,生儿育女,无不感到家庭的温馨。在单位上班都很忙,回到家买粮、购菜、烧汤更忙,加上带孩子、辅导学习,真是累死人了。但俩人心里却是甜滋滋的。俗话说:好景不长。谁料我还不到50岁,就失去了男子汉的威力,夫妻感情因此日趋淡化,家庭危机渐渐萌发。为了使妻子生活充实,我主动为爱妻找朋友,每到周末便领着孩子拉着妻进舞场。妻子也怪,愿和我一块儿去。我去,她去;我不去,她也不去。要是我在家给孩子辅导功课,妻子就常息舞在家阴着脸。当我看到这一切时,心全碎了,我爱她,又不忍心牵连她,常主动提出分手,但妻总是摇摇头掉几滴泪水了事。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西安古城大街碰见了分别20余年的大学同学。他  相似文献   

19.
幽默笑话     
《钓鱼》2012,(2):63-63
小李和小杨在谈论钓鱼,小李说:“我从不带我的妻子一起去垂钓,从来都不!”“为什么啊?”小杨问,“当然!她总是犯错……话多、摇得船直晃、挂错饵、抛错钓点,最要命的是……她竟然总是钓得比我多!”  相似文献   

20.
女儿三问     
张丁 《收藏界》2012,(11):103-105
女儿正上小学五年级,这几天在读《平凡的世界》。说实话,我和妻子是不鼓励女儿现在读这部小说的。《平凡的世界》反映的是二三十年前城乡社会的变化,主要是农村和农民的生活,是一部长达百万字的史诗性小说巨著,而女儿是出生在北京,小说中的生活场景离她太远,因此觉得她读不懂,读不下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