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 2015 年 1 月 9 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党和国家领导 人习近平、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 李克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 讲话。 张高丽主持大会。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规定, 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委员会审定和科技部审核, 国务院批准并报请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 授予于敏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 奖; 国务院批准, 授予“网络计算的模式及基础理论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授予“哺乳动物多能 性干细胞的建立与调控机制研究”等 45 项成果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授予“甲醇制取低碳烯烃 (DMTO)技术”等 3 项成果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授予“水稻籼粳杂种优势利用相关基因挖掘与新品 种培育”等 67 项成果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授予“天河一号高效能计算机系统”等 3 项成果国家科学 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授予“我国首次对甲型 H1N1 流感大流行有效防控及集成创新性研究”等 26 项成果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授予“工业工程振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 173 项成果国家科学技 术进步奖二等奖, 授予若列斯· 伊万诺维奇· 阿尔费罗夫等 7 名外国专家和美国德州大学 MD 安德森癌 症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在 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中, 中科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于敏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中科院共获奖励 32 项。 中科院作为第一完成人或完成单位, 获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 项、技术发明奖一 等奖 1 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4 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7 项, 其中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所牵头完成的“甲 醇制取低碳烯烃(DMTO)技术”, 是中科院时隔 23 年后再度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的重要原创性 技术成果。 下面简要介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于敏院士的学术成就, 中科院作为第一完成人或 完成单位的获奖项目 。  相似文献   

2.
200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授予中国工程院金怡濂院士最高科学技术奖,奖励263项科技成果,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2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2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18项。我院获200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2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4项。从总体上看,我院近年来获国家科技奖的比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蒋锡夔院士等完成的“物理有机化学前沿领域两个重要方向———有机分子簇集和自由基化学的研究”,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打…  相似文献   

3.
《发明与创新》2013,(3):48-49
2012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1月18日在北京举行,共授奖330个项目和7位科技专家。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4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74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3项、一等奖22项、二等奖187项;授予5名外籍科学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相似文献   

4.
正1月9日,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授奖279个项目、7名科技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屠呦呦和赵忠贤;国家自然科学奖42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6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6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71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20项、二等奖149项;授予5名外籍科技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相似文献   

5.
《内江科技》2014,(2):2-2
<正>1月10日在北京举行的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四川省主持和参与的24个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1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5项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8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相似文献   

6.
200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活动已落下帷幕。令人瞩目的材料领域的两项成果“耐高温长寿命抗氧化陶瓷基复合材料应用技术”和“高性能碳和碳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分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打破了自国家技术发明奖设立以来一等奖连续6年空缺的局面。此外,在这次奖励大会上,材料领域捷报频传,“若干新型光功能材料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探索”等十多项材料相关项目获得200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陶瓷胶态成型新工艺”“具有抗菌、交换空气及产生负离子的功能材料”等多项材料相关项目获得200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4,19(2):104-110,157
200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分别授予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东生、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励254项科技成果,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19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8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9项(一等奖空缺),科技进步奖216项(特等奖1项,一等奖16项,二等奖199项),国际科技合作奖4人。我院刘东生院士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成为继吴文俊院士、黄昆院士之后我院第三位获此殊荣的科学家。此外,我院还获16项科技成果奖,其中自然科学奖6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9项。我院推荐的数学家丘成桐获国际科技合作奖。下…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2,17(3):192-197
20 0 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授予王选、黄昆两位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奖励 2 2 3项科技成果 ,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18项 (一等奖空缺 ) ,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14项 (一等奖空缺 ) ,科学技术进步奖 191项 ,国际科技合作奖 6项。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是国家调控科技资源配置和引导科技方向的重要手段之一。 2 0 0 1年度国家科技奖励结果反映出国家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的强烈关注。国家鼓励科技创新 ,尤其是原始性科技创新。如授予黄昆、王选两位院士最高科学技术奖 ,就是因为他们做出了原始性创新工作 ,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国…  相似文献   

9.
关键词     
国家科学技术奖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2012年度国家科技奖共授奖330个项目和7位科技专家,其中4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74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2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87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郑哲  相似文献   

10.
2004年2月20日上午,200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分析测试领域捷报频传,由湖南大学俞汝勤院士领待的“复杂体系成分分析及波谱结构解析的化学计量学研究”和以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江桂斌博士为首的“有毒化学污染物形态研究中的联用技术、方法学及相关机理”两项成果同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相似文献   

11.
《内江科技》2014,(2):5-5
<正>1月10日在北京举行的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四川省主持和参与的24个项目获奖。在24个获奖项目中,《无限维控制系统的结构理论》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鸭传染性浆膜炎灭活疫苗》等5项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面向高端训练和体验服务的全景互动视觉合成技术与应用》等18个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4项。"下午我们跟华润三九的营销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1月召开的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依照惯例,表彰和奖励了在国家科学研究、技术进步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从获奖名单不难看出以下特点:国家自然科学奖:一共42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1项,除了二等奖有一个香港浸会大学的"自适应与高精度数值方法及其理论分析"项目获奖外,其余成果均被国内公立大学、政府机构或国企获得,民营机  相似文献   

13.
每年举办一次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是科技界一件盛事,也是对我国科技发展水平的一次集中检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等一系列重要奖项的颁发,广受社会各界关注。在今年初召开的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清华大学15项优秀科技成果榜上有名,其中,由清华大学物理系龙桂鲁教授等完成的“量子通信和量子算法的物理基础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前人尚未发现或者尚未阐明、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得到国内外自然科学界公认——这是国家自然科学奖的授奖条件,也是“量子通信和量子算法的物理基础研究”项目成果所获得的基本评价。  相似文献   

14.
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授予我院遗传与发育所李振声院士最高科学技术奖;共奖励326项成果,其中自然科学奖29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27项),技术发明奖56项(一等  相似文献   

15.
2004年2月20日上午,200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分析测试领域捷报频传,由湖南大学俞汝勤院士领衔的“复杂体系成分分析及波谱结构解析的化学计量学研究“和以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江桂斌博士为首的“有毒化学污染物形态研究中的联用技术、方法学及相关机理“两项成果同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相似文献   

16.
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授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闵恩泽,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征镒最高科学技术奖。奖励自然科学奖39项(一等奖空缺,二等奖39项);技术发明奖51项,其中一等奖1项(专用项目),二等奖50项(专用项目11项);科技进步奖255项,其中特等奖1项(专用项目),一等奖19项(专用项目9项),二等奖235项(专用项目53  相似文献   

17.
2012年2月14日,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了“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大会向获奖单位和个人颁发了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等重要奖项。  相似文献   

18.
正6月15日下午,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举行。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袁家军,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郑栅洁出席大会。会上颁发301项2020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首次授予市、县"科技创新鼎"。在浙江省科学技术奖方面,浙江科技大奖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潘云鹤获得;有299项成果(项目)获浙江省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其中一等奖44项、二等奖90项、三等奖165项;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项,由英国诺丁汉大学获得。  相似文献   

19.
199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于1990年12月7日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我国召开的第4次科技奖励大会。1990年度共有788项优秀科技成果获奖,其中国家发明奖22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505项,国家自然科学奖59项。在224项获国家发明奖的科技成果中,已公布170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83项,四等奖71项。高等学校单独完成和与其他单位合作完成的科技成  相似文献   

20.
2013年1月18日,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沈钧贤研究员主持的“凹耳蛙声通讯行为与听觉基础研究”项目荣获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该项研究证实了中国凹耳蛙是首个被发现独立进化、具有超声通讯能力的非哺乳脊椎动物,这是蛙声通讯研究领域的重大发现,同时,将启发探索许多物种未知的通讯方式,丰富动物通讯知识。Nature对此成果进行了评论,指出该项成果对研究动物声通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