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南宋知名士大夫、江西籍文学家黄人杰,《宋史》及清陆心源《宋史翼》均未立传。《全宋词》黄氏小传因属草创,故较简略,特予辑补:人杰字叔万,自号鲁斋居士,又号可轩。约生于高宗绍兴十一年(1141)前后。曾任州(府、军)学教授。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知江陵府公安县(今属湖北)。光宗绍熙二年(1191)至四年(1193)夏,疑在荆湖北路安抚使司幕府。绍熙四年夏至宁宗庆元五年(1199)七月前,疑曾通判某州(府、军)。庆元五年七月后至嘉泰二年(1202)秋前,曾知隆州(今四川仁寿)。宁宗嘉泰二年(1202)秋,提点夔州路刑狱公事。尚著有《可轩集》。  相似文献   

2.
楼锷,南宋知名士大夫文人,而《宋史》无传,清陆心源《宋史翼》亦未之补。《全宋词》楼锷小传因属草创,故较简略,且有讹误,兹予补正。要点如下:楼锷初为太学生;孝宗乾道元年,已任太学录;六年,已任婺州州学教授;六、七年间,曾任宗正寺主簿,玉牒所检讨官;七年,已任枢密院编修官,非"淳熙元年"始任;淳熙七至九年,朝奉郎、知江阴军,非"淳熙元年";九至十一年,知江州;十一年,移知鄂州,非"知武昌府";以疾奉祠,卒;有《求定斋诗馀》。  相似文献   

3.
《宋史·儒林传·杨万里传》载杨万里曾向丞相王淮推荐朱熹,袁枢等60人才,“淮次第擢用之”。周汝昌先生《杨万里选集·前言》将此事系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杨万里”条又云:“(淳熙)十三年,迁枢密院检详官兼太子侍读,向宰相王淮推荐朱熹、袁枢等16位人才。”今案:杨万里向丞相荐人才之事本在淳熙十二年(1185),不在十三年;所荐乃60人,而非16人,迁枢密院职乃在荐人才之后(次年),而非其前。检《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宋钞本《诚斋集》卷113《淳熙荐士录》,  相似文献   

4.
释晓莹是我国佛教史上一位具有较大影响的佛教史家。有关释晓莹生卒年和《云卧纪谈》成书时间等未见记载,这些限制了后人对他生平及著作的研究。我们推论为:释晓莹生年大致在宣和四年即1122年;《云卧纪谈》成书时间大致在淳熙十年(1183)二月之后,淳熙十六年(1189)十一月之前。  相似文献   

5.
李焘生于北宋徽宗政和五年,死于南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15—1184),正值祖国山河、赵宋政权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他是个爱国主义者,“甫冠,愤金仇未复,著《反正议》十四篇,皆救时大务。乾道三年(1167)召对,首举艺祖治身、治家、治吏典故,以为恢复之法”(《宋史卷388李焘传》)。他是真正对国家兴亡,匹夫且有其责  相似文献   

6.
汪元量(1241-?),南宋末年的名诗人,号水云、水云子、楚狂,自称“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擅长琴艺,曾任宫廷琴师。1276年,元灭南宋,汪元量随从宋宗室北上大都(今北京市),不久即返回江南,为道士,游于庐山一带,后不知所终。生平事迹可参见《宋史翼》卷三十五、《宋诗纪事》卷七十八。  相似文献   

7.
周孚,字信道,号蠹斋,南宋诗人。先世济北(今属山东)人,乃军将世家,后避乱寓居丹徒(今属江苏)。南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进士。淳熙四年卒丁官,年四十三。有诗文集《蠹斋先生钳刀编》30卷,其中存诗14卷约370余首。木集陈珙序称其“始刻意于诗,以后山为法,其后由陈而黄,由黄而杜,属思高远,炼句精稳,少而工,壮而新,  相似文献   

8.
杨维桢(1296-1370年),字廉夫,初号梅花道人,又号铁崖、铁心道人、铁崖山人、东维子等,别号铁道人,会稽(今属浙江)人。元泰定四年进士,官至江西等处儒学提举,有《铁崖古乐府》、《东维子集》、《西湖竹枝词》等存世。  相似文献   

9.
一九三八年八月,国立浙江大学在著名科学家、教育家竺可桢校长的率领下,历经浙江建德、江西吉安、泰和之后,回迁广西宜山,以文庙(今宜山县公安局),标营(今部队文化学校),工读学校(今幼儿园),湖广会馆(今县教研室及其左侧)及胡文虎小学(今宜山中学大门左侧的宿舍)等处为临时校舍,十一月一日在宜山正式复课。直至一九三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南宁失陷,宜山告紧,浙大方始五迁贵州遵义。浙大在宜山开课  相似文献   

10.
(一)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98嘉 八年 四月癸巳:“其后京西转运使吴充楚建中、 知济州田 继上言,请遵先帝遗诏,山陵 务从俭约,皇堂、上宫除明器之外,金玉 珍宝一切屏去。建中,须城人也。” 按《宋史》卷331有《楚建中传》,称“楚建中字正叔,洛阳人。……昭陵建,命裁定调度,省数十万计。历夔路、淮南、京西转运使,进度支副使。……”仁宗卒于嘉 八年三月,昭陵即仁宗之陵寝,显然,《长编》、《宋史》所说的楚建中实为一人。但一说楚建中为须城(今山东东平)人,一说是洛阳(今属河南)人,两地相距甚远,二说必有一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