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书馆法的法律属性及价值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厘清图书馆法的法律属性有利于促进图书馆法治建设.图书馆法不宜归属社会法,分析图书馆法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可以得出图书馆法属行政法范畴,其法律属性应当是公法,价值取向应重在公益、秩序和效率等社会价值上.  相似文献   

2.
民间文艺法律保护的相关概念、立场、对象、范围和目的等问题,需要以理性的立场和逻辑的思维方式才能得到有效的论证和辨析。民间文艺法律保护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护集体的权利和利益,这就决定了民间文艺法律保护不能只有公法而没有私法,而且民间文艺的公法保护与私法保护应该各司其职、各有目的,不能相互混淆和彼此取代。简言之,私法主要保护的是民间文艺主体的权利和利益,而公法主要保护的是民间文艺本身及其体现出来的文化多样性,同时防止公权力的失职及其对私权利的侵犯。  相似文献   

3.
《档案法》是行政法,行政法的原则适用于《档案法》。《档案法》应当是调整档案行政法律关系的法;是限制与规范档案行政权的法;档案行政权不仅受《档案法》的限制与规范,还受不同法源中的行政法律规范的控制、制约和规范。认真学习行政法知识,正确认识《档案法》的定位与作用是档案法制建设,推进档案工作依法行政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在多元共现的视听传播产业格局下,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之所以要下定决心制定《广播电视法》,最为重要的还是解决传统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产业统一管理的问题。这是广播电视法作为公法不同于私法为视听传播秩序提供法治保障的功能所在。视听传播网上网下统一管理遇到了如何与媒体融合与县级融媒体建设的国家战略和我国现有的关于视听传播的网络法律法规相协调的问题。最后,就《广播电视法(征求意见稿)》提出了三个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在当代,有关隐私权的法律保护逐渐朝向三个方向转变:一是隐私权在性质上从私法领域向公法领域扩展,在各国宪法和行政法学的强力介入下,隐私权逐渐向公权利转变,行政法学界极力构建行政法学上的隐私权保护制度;二是隐私权在权能上逐渐地从消极防御权向积极控制权转变,从单纯的在隐私权受到侵害时请求救济的模式向同时具有对自己的个人资料的积极控制权转变,有人称后者为“新隐私权”;三是隐私权在场域上逐渐从私人领域(个人住宅、隐秘空间等)向公共领域(公共地方、公共记录等)延伸。  相似文献   

6.
明清时期牙人牙行功能呈现公私混合的特质。在公法层面,表现为协助政府管控市场、预防犯罪、征收税务、解决纠纷等;在私法层面,具有信息中介、客栈码头、融资投资等功能。明清时期对牙人牙行的法律调整主要包括主体监管和行为规制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档案法》是行政法,行政法的原则适用于《档案法》.《档案法》应当是调整档案行政法律关系的法;是限制与规范档案行政权的法;档案行政权不仅受《档案法》的限制与规范,还受不同法源中的行政法律规范的控制、制约和规范.认真学习行政法知识,正确认识《档案法》的定位与作用是档案法制建设,推进档案工作依法行政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解读《个人信息保护法》,领悟其立法价值、法理向度与法治理念。[方法/过程]文章以《个人信息保护法》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立法文本,理解其如何设计个人信息权利、平衡多方利益关系、规范信息处理行为、统一国家监管体系、明确法律适用空间。[结果/结论]《个人信息保护法》展现人民性的立法价值,直面个人信息保护问题,赋予信息保护权利,协调多方信息利益关系。《个人信息保护法》体现时代性的法理向度,适配信息与主体类型差异,提升法律效用;落实监管,设立监管部门,划定监管空间,规范监管举措,维护法治秩序。《个人信息保护法》彰显开放性的法治理念,强化域外适用法律效力,衔接国际轨道,确立对外主张;构建域内社会共治格局,夯实社会共治基础,明确社会共治规则。  相似文献   

9.
1999年,中央电视台大型法治专题节目《今日说法》开播.2003年,又一档30分钟法治专题节目《经济与法》开播,标志着我国电视法治栏目进入到一个繁荣期.这之后较长的一段时期,电视法治栏目的形式不断创新,社会影响力持续增强,普法示范效应十分显著.《经济与法》这档央视财经频道唯一的法治专题节目,重点是宣传"经济活动中的法律规则",展现在经济领域中个体遇到的法律问题、法律困惑,并向广大观众普及法律认识,以此来促进市场经济的法制化和规范化.如今,经历了"初生—鼎盛—冷遇—突围"的央视《经济与法》,已经走过了15个年头,其发展过程中的很多成功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婚姻的效力是指因婚姻的成立而导致的法律后果。这个法律后果是多方面的,涉及宪法、民法、刑法、婚姻家庭法、行政法、劳动法、诉讼法等许多领域。本文所探讨的婚姻效力主要是从我国婚姻家庭法领域作出的,同时针对最新颁布的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实施以来的社会反响,从婚姻效力角度谈谈《婚姻法》新司法解释所带来的冲击。  相似文献   

11.
正本刊讯近日,接力出版社"引擎文库"小说品牌正式确立。与此同时,接力出版社将出版日本著名推理小说作家东野圭吾的两本畅销作品《圣女的救赎》和《神探伽利略的苦恼》。所谓"引擎文库",是接力出版社推出的全新外国小说系列。"引擎文库"系列旨在将优秀外国文学作品作梳理和规划后,系统出版。该文库精选各类小说作品,收录大师们的颠峰之作。  相似文献   

12.
9月1日,商务印书馆与荷兰的威科集团,共同举办了《威科法律译丛》新书发布会暨《中国法院案例精选文库》“走出去”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和荷兰威科集团法律法规业务板块全球首席执行官Stacey Caywood代表双方签约,《威科法律译丛》之《荷兰雇佣法与企业委员会制度》一书译者、全国人大法工委社会法室蔡人俊出席。  相似文献   

13.
9月1日,商务印书馆与荷兰的威科集团,共同举办了《威科法律译丛》新书发布会暨《中国法院案例精选文库》“走出去”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和荷兰威科集团法律法规业务板块全球首席执行官Stacey Caywood代表双方签约,《威科法律译丛》之《荷兰雇佣法与企业委员会制度》一书译者、全国人大法工委社会法室蔡人俊出席。  相似文献   

14.
目前学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模式主要有私法保护和公法保护两种模式.我国现阶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主要基于私法保护模式,即知识产权保护模式.本文基于实际案例,叙述并分析了这种保护模式的优势和缺点,旨在对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特殊形式档案的保护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社科类将出的新书有:人民出版社《中国政治制度史》先秦卷到清代卷,白钢主编。商务印书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法]迪尔凯姆著。地质出版社《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宏观比较哲学名著评介》、《当代西方史学流派》。北京大学出版社《独角兽与龙——在寻找中西文化普遍性中的误读》,乐黛云主编;《现代科学的哲学争论》,孙小礼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外国法律文库”,包括《奥本海国际法》、《犯罪学》、《法律的概念》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1995年世界经济  相似文献   

16.
2020年全年,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文化法治研究中心共搜集到传媒法相关事例923个,本报告在概述本年度出台的有关传媒指导方针和基本法律规定之后,对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监管、互联网治理、信息公开、著作权保护及人格权保护这五个领域作出述评。文中未注明年份的表述时间均为2020年。一、有关传媒的指导方针和法律规定本年度传媒法治建设获得重大进展,《民法典》及新修订的《著作权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在传媒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社科类图书有: 人民出版社:“大哲学家研究系列”:《虚实之辨:王充哲学的宗旨》。商务印书馆《闵采尔传》,[德]福格勒;《历史对于人生的利弊》,[德]尼采;《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德]叔本华;《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三联书店“中华文库”:《天人合一:观念与华夏文化传统》。“法兰西文化丛书”:《梦想的诗学》,[法]巴什拉著,《看、听、读》,[法]列维-斯特劳斯;《自由交流》,[法]布尔迪厄。《吴宓日记》第一册:1910-1924。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二十世纪的香港》。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腾飞的一百  相似文献   

18.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法治在线》栏目于2003年5月1曰开播,是一档兼具新闻时效性、法治思想性和法律服务性的法治新闻专题节目,栏目紧扣中国法治进程脉搏、关注法治领域热点,揭示人与法的复杂关系,体现人文关怀和法治精神,以鲜明的现场感和新闻性凸显栏目特色。《法治在线》栏目的制作团队来自中央电视台专业性的一线法治新闻报道队伍,凭借多年从事  相似文献   

19.
文化领域法治建设滞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文化领域存在着轻视乃至排斥法治的倾向。文化领域法治建设的主要问题1.立法盲点多。改革开放以来,文化领域仅颁布了3部法律,分别是《著作权法》、《文化遗产保护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其中,《著作权法》不仅仅针对文化领域,也涉及其他领域。我国文化领域还存在许多立法盲点,许多早该通过立法规范的领域,目前都还是空白。立法滞后,不利于文化建设。如在新闻报道方面,因缺少新闻法,对采访权、报道权与拒绝采访权、拒绝报道权、采访范围和隐私范围等等都没有明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法学家文库——陈兴良刑法研究专著系列"中的一本,《刑事法治论》一书具有独特的价值。这首先是因为,这本书所关注的,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论题。当前,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主题词。之所以这样说,当然不是说法治国家已经成为现今的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