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干玲 《江西教育》2004,(6):42-42
正确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条件,教师要让学生在情绪最高昂、注意力最集中的状态中探求新知,尽可能利用非智力因素推动智力因素的操作,使师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产生共鸣。这就要求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征,去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数学教材本身的魅力去调动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有挖掘并把握教材中的智力因素和善于捕捉学生思维活动的动向并加以引导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培养学习兴趣为核心,全方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3.
一、激发参与兴趣。增强学习动力。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依据学生的特点,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惊奇、疑问、新鲜、亲近等情绪,吸引他们主动去探索问题,发现规律。  相似文献   

4.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主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去探求知识并带有情绪体验色彩的意向,随着这种情绪体验的深化,就会进一步产生学习需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则需教师投入真情、善于设疑、学生学以致用、寓教于乐、及教师合理及时评价。  相似文献   

5.
<正> 在数学教学大纲中,或在考纲及其它教学指导用书上,往往用一些诸如“了解、基本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这样一些词语来表示对数学学习的不同要求,但教师和学生往往不能准确领会这些要  相似文献   

6.
孙微 《现代教学》2010,(12):60-60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需要教师运用丰富的教学内容去开发学生的兴趣,用自身的教学魅力去感染学生,让学生找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结合点,让学生在积极的情绪中体会和享受数学。  相似文献   

7.
文章主要讨论利用适当的“数学材料”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学习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更具有抽象性,学生常常难以理解数学知识内容进而失去了学习和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对此,教师可以用生活实例、实物演示以及一些趣味性语言为书本中的知识提供背景材料,吸引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教师应多挖掘教材中的例题材料,用习题提供的技巧和方法去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让学生不再惧怕数学学习.  相似文献   

8.
潘跃青 《考试周刊》2014,(10):73-73
<正>有一句这样的话:让第一道阳光把你的耳朵唤醒。多么富有哲理的一句话呀。这里把尊重视为第一道阳光,耳朵比作心灵。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能把这浪漫而富有哲理的话用好呢?如何让数学的阳光触及学生的心灵呢?一、让教材触及学生的心灵要让教材触及学生的心灵首先应从让"学生理解教材"转变为"教材理解学生"。"教材理解学生"就是教材在教学内容安排和呈现形式上,以学生为中心,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要使"教材理解学生"还必须让"教师理解教材"。任何一套教材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它需要每一个教师去实践、丰富和完善。对于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理解,在实施过程中自然就有不同的方法。因此我们说,只有"教师理解教材"才能使"教材理解学生"。教师应在实践的基础上"用好"  相似文献   

9.
在整个初中阶段,八年级数学教材较七年级的内容明显加深,难度增大。同时受学生心理特点、情绪影响,八年级学生数学成绩的"两极分化"问题日趋严重。除了在学生本身寻找突破点,教师更要提炼自身修养,开展适合八年级学生心理特点的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0.
教材是教与学共用的文本,是教师、学生沟通与对话的平台。教材提供了知识内容、思路方法与数学思想,是教与学的重要资源,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范例和模式。课堂教学中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通过多种学习活动去探索、创新,去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在这种活动中,教师不再拘泥于教材的一切,而是在思考与实践中用好教材,  相似文献   

11.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渲染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形象的具体场景,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12.
在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探究性学习指的是让学生思考做什么,怎样做,而不是让学生接受教师的现成结论。这就告诉我们:探究学习的教学过程就是让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教材中包含的未知因素,通过“学、问、思、探”等方式,去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知识获得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13.
研究性学习活动其本质就是探究式学习,以学生本身为主体,教师则是研究性学习的组织者但不是领导者。教师可通过对学生的引导式教学,让学生去主动获取知识,进而了解教材的知识。教师要养成学生合作的思想,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4.
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 ,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 .它要求教师不是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 ,而是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 .我们不应片面地认为只有在教材规定的研究性课题中才能进行研究性学习 ,其实 ,在平时的教学中 ,只要教师增强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意识 ,研究性学习的题材是很多的 ,一些不显现的老题目也可以成为研究性学习的好材料 ,这都有待于师生共同去发现 .下面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体会 .1 教师要有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看一个课堂教学中碰到的实例 :题 1 已知⊙O1和⊙…  相似文献   

15.
在课堂教学中,切实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自主学习的关键,引导学生探索发现、讨论启发、质疑释疑、多种感官参与是主体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而教师的及时调控与评价是主导作用的具体体现。只有抓好这五个环节才能实施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一、探索发现波利亚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这就是说,课堂教学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去学。教师的任务只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再创造。教师应根据教材的结构特点,结合学生的知识及智能水平,将教材划分…  相似文献   

16.
衡勇 《学周刊C版》2011,(12):108-108
学生喜欢在轻松、愉快、无忧无虑的情境中学习,情绪越好效果越佳,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心理,尊重、理解他们,努力为他们创设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以使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初中数学相比小学数学而言,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而学生好动,爱讲话,  相似文献   

17.
研究性学习活动其本质就是探究式学习,以学生本身为主体,教师则是研究性学习的组织者但不是领导者.教师可通过对学生的引导式教学,让学生去主动获取知识,进而了解教材的知识.教师要养成学生合作的思想,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8.
谢进 《考试周刊》2008,(48):221-222
本文指出,研究性学习和生物实验相结合的开展,应紧密联系教材,并在此基础上深化课本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开拓视野;应溶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此外,教师还应该围绕考纲,切实做好研究性学习与生物实验教学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而更多的教学资源则是在课堂中产生的。其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就是一种教学资源。作为教师,绝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去要求学生,更不必去追求学生的绝对正确。要允许学生出错,并将错误作为一种促进学生情感发展、智力发展的教育资源,正确地、巧妙地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20.
研读教材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教师研读教材应更多地关注学生视角。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视角去解读数学教材;从学生的知识经验视角去研读数学教材;从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视角去读懂数学教材。教师从学生视角研读数学教材的过程就是为学生开辟登山盘山道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