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1895年7月19日,徐悲鸿出生于江苏宜兴.在父亲徐章达的启蒙下,徐悲鸿7岁时开始习书法、练绘画.1919年3月,在友人的帮助下,徐悲鸿赴英考察并到巴黎求学.在欧洲8年的留学生涯中,师从弗拉孟及法国古典主义画家达仰等先生,其间有机会就在法国卢浮宫、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临摹大师们的杰作.经过8年的精研,使徐悲鸿具有素描、油画等西画的深厚根基和更为广阔的国际视野.  相似文献   

2.
1895年7月19日徐悲鸿出生于江苏宜兴一个贫苦的家庭。在父亲的启蒙下,悲鸿7岁时开始习书法、练绘画。1919年3月,在友人的帮助下.徐悲鸿赴英考察并到巴黎求学。在欧洲8年的留学生涯中.师从弗拉孟及法国古典主义画家达仰等先生.1927年4月离开巴黎.学成回国。  相似文献   

3.
新书架     
当年19岁的蒋碧微和徐悲鸿私奔。十几年后,徐悲鸿移情别恋,蒋碧微却不肯放手,又拖了十几年,蒋以100万现金加徐悲鸿100幅画的条件同意和徐悲鸿离婚。  相似文献   

4.
1930年初夏,徐悲鸿来到庐山,居住了近半年时间.他一方面整理居留法国近10年的绘画心得,同时在庐山写生,试图在西洋画和中国画的结合上探索新路子.徐悲鸿在庐山留下了不少故事,下面就是其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5.
徐悲鸿在我国画风萎靡的背景下,积极引进和倡导写实主义,突出地彰显了绘画艺术的现实价值。徐悲鸿绘画思想极大地拓展了我国绘画艺术发展的空间,促进了我国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绘画艺术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6.
沙平 《兰台内外》2008,(5):59-59
1942年春,徐悲鸿来到昆明举办劳军画展。也和在其他地方一样,许多热爱绘画的青年慕名登门来访。在众多的来访者中,徐悲鸿对衣着简朴的学子袁晓岑特别垂青,发现袁晓岑可谓是他在昆明的一大快事。  相似文献   

7.
徐悲鸿蜚声中外,其骏马图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一生的创作经历,给读者留下了诸多遐想和悬念,特别是晚年抱病作下的国画《九州无事乐耕耘》,更是给后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1951年,郭沫若率团参加柏林召开的保卫世界和平三次会议后,转赴莫斯科克里姆林宫,接受“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金质奖章.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个人所获得的最高级别国际奖章.郭沫若为此挥毫写下:“我接受了无上的光荣,也接受了庄严的使命”.一生热爱和平,为和平奔走的徐悲鸿闻听喜讯,开始在北京抱病创作《九州无事乐耕耘》大幅国画,完成后,作为贺礼赠送给了平生挚友郭沫若.这幅作品一直由郭沫若本人收藏,1988年归置郭沫若纪念馆珍藏,1996年进入拍卖市场.它是艺术大师徐悲鸿晚年最重要的作品,也是郭沫若纪念馆曾经收藏的两幅国家一级书画文物之一.这幅农耕题材的宏幅巨制,在徐悲鸿绘画创作中极为少见.  相似文献   

8.
7月19日是中国现代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先生诞辰116周年纪念日。徐悲鸿先生一生投身于祖国的革命和美术教育事业,在海外依然积极宣传和支援祖国抗战,充分体现出徐悲鸿先生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热情。为纪念、缅怀徐先生,7月21日,《徐悲鸿:从画师到大师》新书发布会暨CCTV百家讲坛《写实徐悲鸿》首播礼于北京皇城艺术馆举行。  相似文献   

9.
创造抒情     
抒情是电视节目中常常应用的一种手段,它对深化主题烘托人物有着重要的作用。抒情不仅在电视文艺中普遍应用,在纪实纪录片中也经常出现。抒情同时又离不开音乐,观众大都在音乐的抒情中受到感染。然而象慢镜头一类抒情手法又太陈旧,用熟用烂了,也会倒观众的胃口。因此抒情贵在创新。一、重复抒情。为纪念徐悲鸿诞辰一百周年,1995年8月有关部门在徐悲鸿故居举办了一次徐悲鸿遗作展。  相似文献   

10.
沙平 《云南档案》2012,(5):15-16
<正>1941年11月,徐悲鸿大师接受美国援华总会邀请,正欲赴美举办画展,谁料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时局骤变,他便匆匆取道缅甸回国。1942年春,徐悲鸿来到边陲重镇保山,并在此略作休息。此后来到了大理并在此停留月余。当时,大理军管  相似文献   

11.
书情书讯     
《出版参考》2011,(22):23-25
北京出版社携手时代华语出版新书《徐悲鸿:从画师到大师》本刊讯(记者韩阳)7月19日是中国现代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先生诞辰116周年纪念日。徐悲鸿先生一生投身于祖国的革命和美术教育事业,在海外依然积极宣传和支援祖国抗战,充分体现出徐悲鸿先生的民族气  相似文献   

12.
2018年6月25日,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主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美术馆和广大迅风艺术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情系漓江——徐悲鸿师生精品展"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美术馆隆重开幕.徐悲鸿学生李宽明先生,徐悲鸿长孙徐小阳先生,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王文娟女士,广西美术家协会主席石向东先生,以及来自广西区内各高校、美协、博物馆、美术馆的教授、研究员、艺术家等共2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总裁、美术馆馆长姜革文先生主持.  相似文献   

13.
近日笔者发现一件来自台湾地区的档案,内容是1947年“国立北平艺专学生自治会”呈报国民政府教育部部长的秘密报告,报告指控徐悲鸿掩护共产党及民盟追随者而解聘国民党籍教授,经与吴铸人商榷,要求速将徐悲鸿撤换、续聘国民党籍教授。吴铸人(1902—1984),原名寿金,江苏盱眙县人。1924年加入中国国民党并成为骨干分子。1946年,作为国民党中央派系的代表,在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以下简称“中统”)的支持下当选国民党北平市党部主任委员。任内,利用过去国民党中央训练团高级班学员的人脉以及“中统”的力量积极反对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4.
生活品质     
展览徐悲鸿艺术展他作为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之一,对中国美术史的发展起到极为重要的承前启后作用。徐悲鸿创作坚持现实主义,对中西方绘画传统潜心研究,融会贯通后形成自己的风格。徐悲鸿擅长中国画、油画,尤精于素描。他的画作满含激情,技巧极高。最能反映徐悲鸿个性,表达  相似文献   

15.
家父珍藏着一幅照片:著名画家徐悲鸿坐在藤椅上,穿着深色厚衣,上身前倾,眼睛盯着面前的画布,左手拿着画笔,手臂搁在椅背上;右臂伸直,手里握着一支长长的画笔尾端,正在聚精会神地作画。油布上已出现瞿秋白和鲁迅的形象轮廓——瞿秋白穿着长褂坐着,右手臂弯曲搁在椅背上,手里夹着一支香烟。鲁迅也坐着,手指间也夹着香烟,在徐悲鸿身旁的墙上还贴着一幅如今大家所熟悉的“奔马”画。这张照片是徐悲鸿于1951年春在创作油画《鲁迅与瞿秋白》素描草稿时的留影。徐悲鸿(1895—1953),江苏宜兴人,他是近代中国美术史上有过重大影响的著名画家。新中国…  相似文献   

16.
温化 《兰台内外》2007,(6):55-56
徐悲鸿穷途遇大师徐悲鸿17岁时就成为宜兴知名的画家,在宜兴女子师范、彭城中学、始齐小学三校教授美术。19岁时,父亲病逝,徐悲鸿含着深沉的哀痛埋葬了父亲后,决定去上海寻找半工半读的机会。  相似文献   

17.
<正>徐悲鸿是我国现代美术发展的开拓者和引领者,在20世纪初思想界以及文艺界的新旧矛盾中,徐悲鸿凭借科学的艺术精神与社会责任感将西方绘画艺术的精华与我国传统绘画艺术结合起来,在提倡美术革命的时代召唤下求新求变,形成了饱含创新性与时代性的艺术思想精髓,对我国现代美术的蜕变乃至当代美术的发展来说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8.
在纪念我国杰出的绘画艺术大师和美术教育家徐悲鸿诞辰一百周年的日子,从报上看到江泽民同志到中国美术馆观看纪念画展,对徐悲鸿先生在艺术上的高深造诣和他对艺术孜孜以求的精神表示钦佩。江总书记并说,徐悲鸿先生在绘画艺术上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在于他肯下苦功夫,具有铁棒磨成针的追求、探索精神,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相似文献   

19.
李松 《出版史料》2006,(1):64-64,65,66
1931年4月,徐悲鸿从南京到北平,路经天津,应邀到南开大学讲演后,与校长张伯苓谈起泥人张的艺术。随后,张伯苓陪他先到严修(范孙)家看了泥人张第一代张明山所作的两件喜容(肖像),之后,又同去估衣街同升泥人画庄,购得民俗类作品卖糖者一、买糕者二、卖卦者一、胖和尚二。徐悲鸿回到南京后,写了《对泥人张感言》一文,刊于1932年上海《大陆杂志》第一期,成为评价泥人张艺术的重要文献。泥人张的高度写实技巧,令留学欧洲归来,以倡导现实主义为己任的徐悲鸿感到犹如他乡遇故知般的惊喜。徐悲鸿评价张明山为严修先人严振、严仁波所作的两件肖像作品…  相似文献   

20.
一九三九年一月,徐悲鸿经由香港,来到新加坡举办个人面展.画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除非卖品外的作品,很快销售一空.徐将所得款项,全部捐献给了抗战中的祖国.同年七、八月间,徐悲鸿还替当时新加坡的总督汤姆斯爵士绘了一张巨幅画像,这幅画像现陈列在新加坡博物院的"国家画廊"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