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科学教学的生活化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相符合,要求通过生活化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新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让科学教学变得生活化。但目前的小学科学教学课堂仅仅将学生局限于狭小的课堂中,教学内容过于死板,学生科学课程的学习没有任何的活力和生机。因此当前小学课堂教学首先要提高教学的生活化程度,通过生活知识和素材来不断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2.
王克龙 《天津教育》2022,(13):186-188
<正>小学科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意识、引导学生理解科学知识的主要途径,科学教学离不开日常生活,学生通过学习科学知识可以解释很多生活实例,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融入生活化内容十分必要。科学教学要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蕴涵着科学哲理。小学科学教学应逐步推进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开展,融入学生熟悉的生活化内容,引导学生感受科学世界的奥妙,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科学教学,能够对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行培养。科学知识本身就来源于生活,在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有利于学生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加深对科学知识的认识。本文对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对策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4.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观点在提出之后,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能让小学数学教育与生活紧密连接,并不是对原有小学数学教学的全面否定。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主要就是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在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情况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日益重视和打造课堂情境的生活化,注重学生在课堂和学习生活中的体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本文主要从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生活化教学基本概述入手,认真分析当前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生活化教学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并结合实际教学案例,总结提高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力求提高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育人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科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小学科学是学龄儿童的科学启蒙课程。本文从教学情境生活化、教学材料生活化、教学实践生活化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进行小学科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有效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质。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7,(23):73-74
《科学》作为小学必修课程。对于小学生而言,如何让学生喜欢探索大自然奥秘之旅成为科任教师需要关注的问题。文章先概述科学与学生生活的关系,以科学素养为目的概述《科学》课程学习的重要性,接着笔者倡导小学《科学》需要走生活化教学之路,让科学课教学贴近自然生活、贴近熟悉经验、贴近周边生活,以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8.
小学科学是一门启蒙性学科,其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身边的科学原理,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倡导用生活化的方式展开科学教学。因此,本文用实际案例深入分析了小学科学课程生活化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
口语交际教学是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可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合作精神,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而口语交际的生活化则能够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走向生活。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提出了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生活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小学科学学科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开拓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生活、探究生活的习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元素来活化课堂教学,为学生创设充满生活元素的教学情境,设计更为生活化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开展生活化的课后训练。从而将科学学科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到一起,培养学生将课本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1.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日渐深入,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教师要借助"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现代化教学理念,巧妙融合数学学科知识、学生生活,在生活化教学情境中,科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小学德育课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引入生活化元素对于小学德育教育有着重要价值。基于此,本文先分析了德育课生活化发展的积极作用,强调了生活化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最后提出了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开展策略。以期通过科学教学手段,让德育知识和小学生生活场景联系起来,切实提高学生德育素养,推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系统知识的基础性阶段,不仅有利于使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还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和实践应用都与我们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所以要培养低年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就需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研究。但是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仍然存在着教学观念陈旧、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从树立数学生活化的教学理念,组织数学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运用数学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建立数学生活化的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来研究如何联系生活实际培养低年级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科学的教学地位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新课改的教学宗旨以培养全面型的优良人才为主要目标,因此,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小学科学披上"生活化"的外衣,赋予课堂生活的气息,为学生构建一个归属感的课堂,提升了科学的可接受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教学情境生活化,引导学生用实验结论解释生活现象;教学设计生活化,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作业布置生活化,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生活现象中的科学道理三个方面提出了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人们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新课程标准下要求将小学音乐教学生活化,在生活和音乐之间搭建起兴趣桥梁,从而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培养音乐艺术细胞。本文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提出小学音乐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促使小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小学科学教育的生活化是指以学生丰富的生活体验为起点,引导其在生活情境中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并最终实现小学科学教育与学生当下生活的融通。开展生活化的科学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1.营造生活化的科学课堂。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科学教师要选用那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素材来打造生活化的科学课堂。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学习是学习者以  相似文献   

18.
徐连山 《甘肃教育》2024,(3):120-123
小学数学生活化作业对于促进学生主体性、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素养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本文通过对小学数学生活化作业设计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实际生活化情境与学生生活经验,探索小学数学生活化作业设计途径,将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数学自身发展的要求,探索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方法,对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创设真实生活情境、自主学习、课堂练习和课外延伸等策略促使学生养成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相似文献   

20.
知识源于生活,小学语文教学是理解学生生活的重要的途径,也是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极为关键的一个阶段。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进行生活化的教学,除了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还能让学生把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这对学生的成长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生活化教学的意义并探讨了一些生活化教学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