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居易所作的中书制诰有“旧体”、“新体”之分。何为“旧体”?何为“新体”?人们大多遵从陈寅恪先生《元白诗笺证稿》中的说法,以“新体”为复古改革后的文体。本文认为恰恰相反,“旧体”才是改革后的制诏文体,是在一定程度上散文化了的骈体文。  相似文献   

2.
白居易所作的中书制诰有"旧体"、"新体"之分.何为"旧体"?何为"新体"?人们大多遵从陈寅恪先生《元白诗笺证稿》中的说法,以"新体"为复古改革后的文体.本文认为恰恰相反,"旧体"才是改革后的制诏文体,是在一定程度上散文化了的骈体文.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唐六典》中所谓中书舍人“按典故起草”的典故进行考证和分析,认为“典故”既指格式也指制诰内容,即制诰文书有固有的程式以及固有的经史故事。从形式上来看,唐代制诰有制头、制肩、制腹、制腰和制尾等部分的相对固定的格式。从内容上来看,制诰所使用的典故也有一个相对固定的范畴,因此,熟练把握和运用这些“典故”,对草拟者来说,可谓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4.
中国诗歌历史悠久,成就巨大。"五四"运动以后,旧体诗词逐渐没落,新诗陡然崛起,中国诗歌怎样才能发展繁荣?毛泽东不只是伟大的诗人,而且是著名的诗歌理论家,中国诗坛的领袖。他提出的有关新诗、旧体诗词、新体诗词的创作发展理论为中国诗歌的发展繁荣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使中国诗歌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相似文献   

5.
“骈文”琐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骈文”一词的最早来源作一探讨,认为“骈文”一词最早在南宋中叶孙奕的《履斋示儿编》中出现  相似文献   

6.
北宋神宗熙宁三年,皇帝决定提拔秀州判官李定为监察御史里行,先后策令知制诰宋敏求、苏颂和李大临三人起草任命诏书,三人则相继“封还词头”,拒绝草诏,反对神宗提拔李定,最后,神宗罢免三人知制诰之职。唐宋诏令,例由中书舍人起草,因为三人均为制诰舍人,事情发生在宋神宗熙宁年间,故人们称其为“熙宁三舍人”。三人为何要逆鳞抗诏,反对提拔李定,而神宗又甘愿舍此三员,独保李定呢?这应从当时的历史背景来考察。  相似文献   

7.
一 世纪之交的钟声很快就要敲响。在二十世纪即将过去的时候,回顾本世纪风云变幻、波澜起伏的历史,回顾记录并参与了这一历史的传统诗词(习称“旧体诗词”,概以“新体诗歌”比较而言,今姑沿用之)创作活动,无疑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本世纪的旧体诗词创作活动有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一方面,从清季的宋诗派“同光体”到清末民初的“南社”,从世纪之初的诸多“旧文人”到五四运动以后的不少“新作家”,从书斋讲台上的学者教授到政坛上的领袖、马背上的将军,旧体诗词的作者层面广泛,创作活动从未间断。另一方面,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本世纪的旧体诗词创作活动在不少时间内陷入冷清沉寂的局面。像在“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时期,知识分子所习用以寄志言情的旧体诗词甚至只能以“地下  相似文献   

8.
卢冀野的诗歌创作既有新体,又有旧体。虽然给诗人带来巨大声誉的是他的旧体诗词,但其新体诗作守格律、重意蕴,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诗坛独树一帜。卢冀野新旧兼容的新体诗与同时期的白话新诗呈现出较大差异,与中国传统旧诗词却存留诸多关联,诗人自觉的理论探索和坚定的文化选择具有一定代表性,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将为我们全面考察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流变提供更多维度。  相似文献   

9.
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个部分比较分析中国《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小学部分)和《日本小学数学指导要领》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特点,它们有着明显的异同;分析中日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在“知识技能”方面的特色,可以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鲁迅诗歌因“为人生而艺术”而具有鲜明独特的的艺术特色。尤其是他的讽刺诗,如其杂文,脱化町畦,独运杼柚,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与强烈的战斗性。他的旧体讽刺诗与新体打油诗,表现手法不同,体裁各异,但具有殊途同归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一片“打倒”声 五四新文化运动冲击了旧思想、旧文化。在砸烂孔家店的呼声中,旧体诗词几无藏身之地。叶圣陶(斯提)曾把写旧体诗词说成是对“骸骨的迷恋”(见《骸骨的迷恋》,载1921年10月2日上海《时事旬报·文学旬刊》第19号)。闻一多曾激烈地称写旧体诗词为“背叛民族”(见闻一多反对写旧诗》,载《新文学史料》1979年第四辑)。更有甚者,民族虚无主义者胡  相似文献   

12.
“四六”之名指骈文是在中晚唐自然形成的,从柳宗元合成“骈四俪六”到李商隐提炼为“四六”是一个创造性的飞跃.而这种提炼的基础应该是在中晚唐“四六”指骈文逐渐成为了文坛的共识.晚唐以后,“四六”概念迅速流行,结集益多,日渐成为专指应用性骈文的专有各词.  相似文献   

13.
作为骈文理论的集大成者,孙德谦全面继承了有清一代“骈散合一”的思想,但侧重于“骈散兼行”,即骈句与散句并用.在孙德谦看来,“骈散兼行”能使骈文具有舒缓的气韵,而这种舒缓之气正是骈文区别于散文的本质特征.孙德谦“骈散合一”思想既能融合骈句、散句各自的优势,又保持了骈文、散文各自的特色,解决了以往“骈散合一”论者既要骈句、散句合域,又要骈文、散文分疆的矛盾,这是其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4.
陆贽(754—805),字敬舆,嘉兴(今属浙江)人,中唐时期著名的宰相,卓越的政治家,也是应用公文写作的大手笔。收入其《翰苑集》的一百四十一篇文章,都是代皇帝起草的制诰诏书和上给皇帝的奏章奏议,均属应用公文。唐代古文运动之前,唐朝的一切应用文字,上起诏敕,下至判辞书牍,一般都是用四六骈文写成,陆贽当然也不例外。古文运动兴起后,骈文同古文判若水火,两派作家互相攻讦,不遗余力。但陆贽这样一位骈文作家,却受到历代古文家高山仰止般的尊重。由宋至清,蜚声文坛的大文豪们都对陆贽推崇备至,许多著名评论家屡屡将陆贽与古文大家相提并论。如苏洵在《上欧阳内翰第一书》中说:“陆  相似文献   

15.
诗运与时运——二十一世纪诗坛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夫子考察子贡,看其可不可与言诗,有无资格与言诗,其中有个条件就是,告诸往能否知来者。可见,所谓知来者,亦即预测,实际上就是对于诸往的一种回顾与反省。主要看,能否从中吸取点什么。故此,对于本文,亦当只作一般文章看待。全文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关于诗词读本的出版状况以及诗界、词界领袖人物的预测;第二部分,中国诗坛“双向流动”现象——新体白话诗与旧体格律诗的生死搏斗;第三部分,总结经验,预示未来。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唐文坛重要人物,陆贽对六朝以来的骈文形式进行了改革,"骈中求散",努力改变六朝以来文章辞藻华丽、对仗工整的现象,将繁复的骈文化解为简单的骈文,改变了原来六朝骈文"抽黄对白"的局面,不再追求辞藻的华美,代之以一种平易朴实的语言,继承并发展了六朝骈文以来的"潜气内转"的传统,将文章的气势一以贯之,成为新型的骈文。  相似文献   

17.
张彩虹  康健 《语文知识》2011,(4):109-110
《碧岩录》成书于北宋末南宋初,作为禅宗极具代表性的公案评弹集,口语化程度很高。它所提供的大量语言材料,对我们研究当时汉语的特点有重要的价值。文章主要考察《碧岩录》中意义已经虚化的“看”字的用法,包括表示尝试的语气助词“看”和认识情态标记的“看”两种,对书中出现的例句进行穷尽式统计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旧体诗词界掀起写“工业诗词”的热潮,唤起人们对诗歌革新的兴趣。本文从诗美积习谈起,强调旧体诗词要反映现代工业生活,必须营构新的意象,开拓新的构思方式,形式体态上有新的“意味”。  相似文献   

19.
“谴责小说”是中国旧体小说的一种。这一名称见于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一书(现收入新版《鲁迅全集》第九卷)。该书的第二十八篇《清末之谴贡》中,把李宝嘉(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孳海花》等作品列入“谴责小说”一类。这类小说产生于清末戊成变法维新  相似文献   

20.
以宋代制诰文为代表的宋四六选择骈体文作为工作文体,“在因袭中固定规制,在继承中求得发展”是宋四六文体演变的基本态势.得体称旨是制诰类文书的最高制作原则,制诰类文书的文体要求明确而具体,程式化写作是制诰类文书的特色写作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