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湘江钓鳜鱼     
高骏科 《中国钓鱼》2005,(11):16-16
一、鳜鱼的特性与活动规律 鳜鱼是一种爱吃活食的江河鱼类,体型扁侧,尾鳍扇形,口大鳞细,呈黑褐色。它常栖息于江河流水处的码头、石坳和防洪石坝的深水中。此鱼特别爱吃活鲜泥鳅和鲭皱鱼等小鱼。  相似文献   

2.
郑博元 《垂钓》2008,8(8):75-76
鳜鱼在内地很多地方也被称为桂鱼,这种鱼与黄河鲤鱼、松花江四鳃鲈鱼、兴凯湖大白鱼齐名,被誉为我国“四大淡水名鱼”。鳜鱼肉多刺少,肉洁白细嫩,呈蒜瓣状,肉实而味鲜美,是淡水鱼中的上等食用鱼。很多路亚族钓者都将它视为极想文手的对象鱼。今天,让我们花点时间共同研究一下鳜鱼的路亚钓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路亚运动的发展,国内本土路亚对象鱼逐步被开发,其中翘嘴、鳜鱼、马口、黑鱼为主要路亚对象鱼。在本文中,我与广大路亚爱好者分享一下关于路鳜鱼的操作办法和找鱼方法。在国内,鳜鱼的种种类有很多,如我们常见的翘嘴鳜、斑鳜,也有我们不常见的,比如大眼鳜、柳州鳜、长体鳜等。尽管种类很多,但鳜鱼有一个共同点,它们同为底栖伏击型鱼类(不同种类的鳜鱼存在些许区别)。  相似文献   

4.
张忠江 《钓鱼》2011,(16):30-31
说起鳜鱼,大多数钓友都不陌生,它是我国特产名贵淡水鱼之一,其肉质细嫩、鲜美,作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常上宴席,名扬海内外。自古以来便是人们喜欢垂钓的对象鱼之一。长期以来,人们在垂钓实践中积累了很多垂钓鳜鱼的经验和方法。下面就向大家介绍一下,供大家在垂钓中参考。  相似文献   

5.
路亚钓鳜鱼     
鳜鱼,凶猛的肉食性鱼类,成鱼为埋伏袭击式捕食,在我国有广泛分布,是本土路亚钓的主要对象鱼之一。鳜鱼一般藏身在乱石、陡坡等水底有障碍的地方,伏击路过的猎物,所以我们选择作钓鳜鱼的标点也以这种障碍区域为重点来搜索,比如:桥墩旁、石头缝、峭壁下、大坝下、岸边的障碍区等。  相似文献   

6.
鳜鱼,也称桂鱼、鳖花鱼、胖鳜等。尖眼上侧位,身体侧扁,背部隆起,鱼鱗细小,上下颌前部有犬齿状小齿,下颌稍突出。鱼体呈黄绿色,腹部黄白色,体侧有不规则的褐色斑纹。这种鱼属于肉食性鱼类,以捕食小鱼小虾为生。喜欢在静水或缓流的水体中生活,尤以水草茂盛的湖泊深处为多。也常栖息于河道交叉处或水深2~4米的水域,底质为硬泥、沙泥的水域或桥基、码头、乱石滩附近。在静水中往往贴底,流水中浮起。它有逆水溯流游动的习性,冬季栖息在水底较深的洞穴中,较少活动。  相似文献   

7.
牟建平 《收藏》2020,(1):66-87
齐白石以画水族画闻名。他画的虾、蟹、鱼、蛙,擅于用水,笔墨超群,自成一格,开创了中国水族画的新篇章,特别是鱼,非常有特色。齐白石常画鲤鱼、鲶鱼、鳜鱼、金鱼,寓意"年年有余"或"金玉满堂。齐白石还独出心裁地创作了《三余图》(图1),自谓"画者工之余,诗者睡之余,寿者劫之余",赋予鱼类题材绘画以新的含义。  相似文献   

8.
江中鳄 《垂钓》2011,(12):34-35
鳜鱼亦称“桂鱼”、“桂花鱼”、“季花鱼”……在我国大多数江河湖泊中都能寻找到它的踪迹。鳜鱼味美、肉鲜,且以凶猛、狡猾而著称,因此是钓鱼人梦寐以求的猎物。古人诗句亦有云——  相似文献   

9.
姚军 《钓鱼》2010,(10):37-37
南方的气候变暖比北方快,钓黄颡的季节也提前两月。由于黄颡在市场上卖价高,在野生水域里捕捉它的人就多,方法主要是电鱼,下夜钩。因此,在野钓环境下钓黄颡,钓友们很难有过足钓瘾的时候。在南方河流沟溪众多的水乡,可能家门口就有一块养殖面很大的湖、塘或水库。而这些大面积的养殖水域是有人管理的,他们多以鲢类鱼为主,为搭配需要再养殖一些草鱼、鳜鱼、青鱼等。如一草养三鲢,养鳜鱼是因小白条多等。  相似文献   

10.
鳜鱼,又称桂鱼、季花鱼、鳌花鱼、花脊鱼、翘嘴鳜等,属鳍科。鳜鱼味道鲜美,肉嫩无小刺,是比较好的一种淡水鱼类。 鳜鱼习惯在有乱石堆、树桩、木排、桥墩的水域内活动,鳜鱼自卫力很强,只要一有触动,被钓  相似文献   

11.
拟饵钓鳜鱼     
鳜鱼是我国特产名贵淡水鱼之一,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自古以来就是人们餐桌上的珍品,也是人们喜欢垂钓的对象鱼之一。近年来它又成为我国淡水拟饵垂钓爱好者们喜欢垂钓的主要目标对象鱼。下面就向大家介绍一下拟饵垂钓鳜鱼的方法和技巧,供大家在垂钓中参考。  相似文献   

12.
柳明 《钓鱼》2004,(23):40-40
在韩国垂钓鳜鱼是一项非常普及的活动。很多俱乐部都是以鳜鱼为比赛用鱼。韩国的钓鱼杂志也大量刊登垂钓鳜鱼的相关技巧。在2004上半年我被公司派到韩国时.就经常外出垂钓鳜鱼。在那里我遇到了我的启蒙老师那先生——造船厂的一位中级雇员。在闲暇时,他经常会陪同我一起外出垂钓鳜鱼。那先生的妻子是一位飞机乘务员,不能经常陪同他垂钓。但我觉得那先生并不太在意这种情况,反而对此非常满意。下班后,那先生经常会驱车前往河边,整晚忙于钓鱼,偶尔到卡车中打个盹,天亮时再赶回单位,这就是他的生活。  相似文献   

13.
湖北钟祥市胡集金牛山水库是一个依山筑坝的中型水库。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大峪口矿肥结合工程就坐落在水库旁边,学校、医院和生活区沿库而建。水库中放养了鲤、草、鲢、鳙等鱼,水库山青水秀,风景宜人,是人们垂钓休闲的极好场所。 今年5月10日傍晚,我到水库边散步,碰到客车队的刘师傅在钓白条,我们是老熟人,就在旁边看他钓鱼边和他侃鱼经。刘师傅告诉我,在他的钓点旁边多次看到鳜鱼捕食小鱼,一翻一个大水花,并把小鱼追出水面蹦0.3米多高,他问我有没有办法钓到鳜鱼。我告诉他,用活小鲫鱼作饵,可钓到鳜鱼,并说这是我30年前在武汉东湖边看到别人钓过,自己并  相似文献   

14.
鳜鱼种种     
鳜鱼是我国特产淡水鱼。鳜鱼的经济价值较大,移殖世界各国,甚受欢迎,两洋人称之为“中华鱼”,我国除青藏高原外,各地均产。 鳜鱼属于硬骨鱼纲,鲈形目,鳍科。从现有资料来看,我国鳜鱼共有7个品种。 一、鳜 Siniperca chuatsi(Basilewsky) 地方名:翘嘴、嘴爪、阔背鳜、桂鱼、桂花鱼、胖鳜、季花鱼等。  相似文献   

15.
到北方来以后,我钓到过多种鱼,如鲫鱼、草鱼、鲢鳙、鲂鱼、嘎鱼、鲇鱼、黑鱼、罗非鱼、甲鱼和鳜鱼(花鲫)等,在美国钓到过鲤鱼、鲇鱼、多种鲈鱼和多种鳟鱼以及羊头鱼(sheephead)等,再也没有钓到过鱤鱼。  相似文献   

16.
宿含雨 《钓鱼》2009,(15):14-15
“台钓”走向自然之后,湖泊、水库钓鱼多一正一副,正业是手竿,搓商品饵钓综合鱼;副业是抛竿、矶竿或者筏竿,随季节变化巧用自然饵,而在钓某一类鱼上显现威力。沿长江一线,鲫鱼、鲤鱼从4月下旬起开始产卵,一直延续到6月初。卵期的鱼很少咬钩,但有一部分鱼,比如翘嘴、白鲦、鲴、红梢、黄梢、鳜鱼等等,产卵期比鲫鱼迟,要到6月下旬至7月初的黄梅天才进入产期,此时产过卵的鲫鱼进入深水,手竿收获极不稳定,所以有串钩以副代正。  相似文献   

17.
鳜鱼的钓法     
鳜鱼常栖息在静水或缓流水域,冬季很少活动,多在深水越冬,春季天气转暖时,喜游到沿岸浅水处觅食。有在湖底下躺卧习惯,一般昼伏夜出。每年5~7月,在雨后山洪入水口或江河急流处产卵。6~7月是吃食最旺盛的时期,也是垂钓鳜鱼的黄金季节。  相似文献   

18.
黄旺意 《钓鱼》2009,(4):38-39
李坞头水库,10月16日又开塘了。该库是座小型水库,每年都会论天收费开放垂钓,只不过开放时日不同。笔者对该库以往的鱼情水情比较了解,这些年在此库垂钓不下百次。虽然开放才一个多星期的时间,笔者因为抓住开放初期鱼密度较高,吃口猛,不刁猾这些大好鱼情,已前后垂钓了3次。首次垂钓时,鲫、鳊、草、鳜鱼都爱咬钩,钓得让人心欢;第二次钓得让人心爽;第三次由于天气原因,只获1尾1.05千克的鳜鱼和近千克的小白鲦。  相似文献   

19.
湖钓黄颡     
贺军 《垂钓》2001,(3):50-50
黄颡鱼在江淮地区俗称“嘎呀鱼”,可能是因其出水后常发出“嘎嘎”的声音而得名。黄颡为底层小型鱼类,多生活在湖泊水塘的浅水积泥处,有集群习惯。它以小鱼虾、水生昆虫为食,生长缓慢,个体多在300克以内。惟有常年不干的湖泊里,才能钓到身长20厘米、色泽金黄的大黄颡鱼。  相似文献   

20.
颜恒 《钓鱼》2013,(13):44-45
在云桂边陲的崇山峻岭间,有着水量达56亿方的驮娘湖,这里成为了钓鱼人的胜地。据渔业工作者调查的资料显示,在截江为湖之前,江中盛产50余种鱼类,截湖之后鱼类达到80余种之多。除了常见的鲤、鲩、鲫、鲢鳙、青鱼、鳜鱼、甲鱼外,尚有特产型的鳗鲡、江鲶、江鳅、野鲮、南方马口鱼、细尾白甲鱼、赤眼鳟、倒刺鲃等鱼类,亦有为数众多的白鲦、麦鲮等小型鱼,尤以罗非鱼的数量为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