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很多人都认为博士后高于博士,譬如某电视剧里的对话: “你正在读硕士吗?”“嗯。”“你应该读完硕士再读博士, 读完博士再读博士后。”“嗯,我是这么打算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学位中最高的就是博士,博士后不是一种学位,而  相似文献   

2.
正一、读书是为了什么?我们每个人都要读书上学,从6岁开始读小学。甚至在幼儿园,有些孩子就已经开始接触文字、算术、诗歌等。读完小学读中学,读完中学读大学,这还不算完,有的人大学毕业后还要读硕士、博士研究生。这样算下来,就算只读到大学毕业为止,也要16年。一个人上学的时间占去了整个生命周期的将近五分之一。在这十几年里,我们顶风冒  相似文献   

3.
学习速成器     
怪博士最近在研究学习问题。他算了一下,一个人读完小学需要6年时间,读初中、高中也要6年时间。然后上大学再用4年时间。如果要继续读硕士,博士,则还需要6年时间。  相似文献   

4.
学习速成器     
<正>怪博士最近在研究学习问题。他算了一下,一个人读完小学需要6年时间,读初中、高中也要6年时间,然后上大学再用4年时间。如果要继续读硕士、博士,则还需要6年时间。  相似文献   

5.
陈一鸣 《成才之路》2011,(19):I0015-I0015
近年来,每逢求职,都会有一些硕士、博士曝出遭遇类似学历“查三代”的怪现象(查其本科学校是否重点大学,甚至要看学生所读高中是不是市重点、省重点)。有网友还总结出一句顺口溜:3个“985”,求职不受苦!  相似文献   

6.
北京某名牌大学一位博士毕业生不久前到吉林某高校求职,该校发现这位博士毕业生在大学本科时读的不是名校,于是将其拒之门外;王某今年研究生毕业,联系了北京的一家三甲医院,很有希望签约,可用人单位却以第一学历不是重点大学将他拒签。博士、硕士等高学历人才就业时面临的这一尴尬不得不令人深思:难道只有拥有本科名校、硕士名校、博士名校的学历背景,才能找到工作吗?用人单位为何有“名校情结”?  相似文献   

7.
听课杂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你还没有读完呢!”课例1:一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完课文后,为了解所读课文后的示范效果,便问学生:“刚才老师把课文都读了一遍,你们觉得老师读得怎么样?”许多学生纷纷说读得很好,听课教师也觉得无可挑剔。突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你读得不好!”这个孩子的话令听课教师大吃一惊,授课教师满腹疑惑地问:“那你说说,老师哪儿读得不好呢?”  相似文献   

8.
博士“后”     
爸爸是博士,妈妈是硕士,我呢,自然就是博士“后”了!在爸爸妈妈的影响下,我也喜欢动手搞“研究”,我还喜欢旅游、读书、看报纸……  相似文献   

9.
正一、读书是为了什么?我们每个人都要读书上学,从6岁开始读小学。甚至在幼儿园,有些孩子就已经开始接触文字、算术、诗歌等。读完小学读中学,读完中学读大学,这还不算完,有的人大学毕业后还要读研究生、读博士。这样算下来,就算只读到大学毕业为止,也要16年。一个人上学的时间占去了整个生命周期的将近五分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一篇近万字的《穷爸爸乐了:我家出了五个名校博士》(见《家庭》杂志2002年9月刊)的报道,把我这个退休了的老教研工作者深深地吸引住了,我先后读了三遍,越读越想读。蔡笑晚的育儿实践证明:蔡笑晚不愧是出色的“人才魔术师”,“蔡氏教育法”是具有创新特色的教育法。蔡笑晚之家本是个体医生家庭,却走出了四位美国名校博士、一位硕士和一位大学毕业生:长子蔡天文,33岁,美国名校康乃尔大学博士,现为美国宾州大学教授。儿媳余昀,29岁,美国名校普渡大学博士,她为“博士之家”锦上添花。次子蔡天武,31岁,美国罗彻斯特大学李政道教授CUSPEA博士研…  相似文献   

11.
湖北出了个“背”出来的“神童”,“神童”考入大学后,刻骨铭心地说:“爸爸的教育方法不好,我恨不得杀了他……”江西出了个数学“神童”,考入大学数学系后,竟然有好几门功课不及格,曾一度面对被校方劝退的尴尬。然而,湖南却有这样一位“神童”,她花6年半时间就读完了从小学到高中的课程,现在就要大学毕业,仍然品学兼优,活泼可爱,还承担了学校的一个科研项目,校方已经特批她免读硕士,直读博士…从小学到大学,李路珂从未拿过第一。李永生夫妇说:“我们女儿的学习成绩不是最好的,但她整个儿却是最棒的……”李路珂今年19岁,是清华大学建筑…  相似文献   

12.
曾在报上读到<博士求职感言:“第一学历”成了无法抹去的污点>一文,该文反映了一些用人单位对“第一学历”的苛求. 这位博士读的第一个高等学校是师专,接着读教育学院的本科,然后在军校读硕士,最后在一所名牌大学读博士.  相似文献   

13.
“皇帝的女儿”也愁“嫁”“不是我们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读了那么多年书,能随便就找一个吗?”这是2006年3月北京某高校即将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杨建斌对记者说的一句话。小杨的话,道出了中国20多万硕士毕业生的心声。寒窗九年考上大学,本科四年后千辛万苦考上了研究生,又是默默无闻的三年。加起来,读了整整十六年书,才终于站在了就业这条门槛上,心里能不颤悠吗?本来“一朝学成,喜出门”,以为在无边学海里修身历练了可以栖高枝,可举目一望,却是由不得寒心。2006年,国内硕士毕业生高达20多万!加上那些拿了洋文凭回来的海归,硕士文…  相似文献   

14.
星期一早晨,兔博士刚打开办公室的门,小蜜蜂和帅气虎就冲了进来,他俩都理直气壮地喊着,“32 个!”、“36个!”……吵得兔博士两耳嗡嗡响。“你俩吵什么呢? 没必要争得面红耳赤吧?有什么问题我帮你们解决。”兔博士终于忍不住了。“博士,你帮我们看看,这个图形里到底有多少个三角形?”小蜜蜂和帅气虎异口同声地问,并把画有下面  相似文献   

15.
范老师     
范老师自从老伴去世以后,日子过得更加吝啬了。  范老师老伴活着的时候,许多人对范老师的做法很不理解,“老夫老妻的,也没有别的用钱的地方,日子过得这样寒酸,为的啥 ?”谁知范老师一脸的不屑,谁说我们没有用钱的地方,我们将来有了孩子,要读很多书的,读完了大学,还要读硕士,再出国去读博士,不从现在攒钱,将来能供得起 ?  规劝的人听了这些话,就不再言语了。范老师结婚已二十多年,终没能有个孩子,他在想孩子哪 !  说实在的,范老师已经四十又五,思念孩子的心情日渐迫切。可是老伴偏又被检查出患有子宫癌。住院治疗那…  相似文献   

16.
日本研究生教育的现状与课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的大学研究生教育在日本称为“大学院生教育”,研究生院叫做“大学院”。日本现有586所本科大学的百分之七十设有研究生院,研究生人数达到17万人以上。在98所国立大学中有26所设硕士课程,其他72所设硕士课程和博士课程或者只设博士课程。  相似文献   

17.
奚浚源 《读写月报》2023,(31):55-56
<正>最近,往昔的神童张炘炀成为人们热议的人物。他10岁参加高考进入大学,13岁读硕士,16岁读博士,成为当时“全国年龄最小的硕士生”“中国最年轻的博士”,引发惊叹声一片。后来,他因要求父母全款在北京给他买房而受媒体批评。如今,已经28岁的他没有固定的工作,要求父母两三个月给他打一万块钱,  相似文献   

18.
老师:“同学们,你们觉得他读得怎么样?”学生甲:“他读得不好,声音太小了!”学生乙:“他读得不好,有些地方磕磕巴巴的。”学生丙:“他还多加了一个字呢!”……  相似文献   

19.
来德国读博士相对美国有一定的优势,就是一般只需要3年左右。就学术来说,在德国读博士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特别是在自然科学领域。很多人会问,我不会德语,我该如何申请呢?现在除了在德国读完Diplom或Master的学生外,对于国内的有研究生学历的申请人,德国目前的博士机会还是很多的。德国著名的马普所(Max-《留学生》PlanckInstitute)的某些ResearchSchool2005甚至可以录取只有bachelor学位的申请人年第一期(一般这类项目所附近会有大学开相关专业的Master,录取人会先完成一个Master,然后到PhD,与一般Master不同的是,你有一份博士的资助)。…  相似文献   

20.
吃货总动员     
读完汪曾祺先生笔下的各种美食,同学们早就已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瞧,一篇篇“美食作文”已经新鲜出炉,排队上桌啦!快来品尝吧。那么,这一桌“美食作文”都有哪些“菜肴”呢?我们先来翻翻“菜单”,一睹为快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