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最新研究发现,最新研究发现,最新研究发现,最新研究发现,最新研究发现,最新研究发现,最新研究发现,最新研究发现,最新研究发现,最新研究发现,最新研究发现,最新研究发现,最新研究发现,最新研究发现,最新研究发现,最新研究发现,最新研究发现,最新研究发现,最新研究发现,动物里的食草一族中有像农民一动物里的食草一族中有像农民一动物里的食草一族中有像农民一动物里的食草一族中有像农民一动物里的食草一族中有像农民一动物里的食草一族中有像农民一动物里的食草一族中有像农民一动物里的食草一族中有像农民一动物里的食草一族中有像农民一…  相似文献   

2.
“发现乃发明之母”,讲的是一种由发现导致发明的单向关系 ,其实 ,只要对科技发明史进行一番考察 ,我们会发现 ,发现与发明之间不只是一种单向的因果关系 ,而是一种可逆、双向、互为条件的关系。发现衍生发明历史证明 :如果没有发现 ,便不会有人类的发明。人类的每项发明都是建立在发明者对某种特定自然规律的发现性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发现可以分为自发性发现与自觉性发现。自发性发现是人类对自然规律现象性的、外在性的、首次性感性认识。如浮力现象的发现、弹性现象的发现、力的平衡现象的发现等 ,皆是自发发现。自觉性发现 ,也就是通常…  相似文献   

3.
王巧慧 《科学学研究》2006,24(Z2):336-339
“科学发现的再发现”是科学史上的一类重要的科学发现,通过科学史大量的对科学发现的再发现案例的研究和考察,从相对宏阔的视野把握“科学发现的再发现”的机制和途径,对科学发现所蕴涵的规律性进行揭示,这有助于科学研究者在思想上重演前人的科学发现的过程中重新发现被埋没或被忽视的科学发现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做出具有创新性的科学发现,同时也为研究者个人和科学共同体、科研管理机构如何避免科学发现的被埋没现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现的精髓究竟是正常发现,还是反常发现?答:是,又不是。若把人类科技史比作海洋,把科学发现视为一只船的话,正常发现与反常发现就是船上的两只桨。正常发现象巨婴,反常发现似病儿,在未充分论证和形成体系之前,反常发现这个科学病儿,显得那么孱弱与无助。  相似文献   

5.
蔡淑琴  肖泉  徐升华 《科研管理》2011,32(7):130-137
机遇发现近年来受到企业界和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在总结机遇发现相关文献基础上,阐述了机遇及其发现过程的需求、供给和运作三个核心维度并构建了机遇发现的DSO三维空间模型,研究了机遇发现的路径图式,对机遇发现路径演化的作用力进行了微观建模,通过分析机遇发现维度与决策的相互作用,建立了机遇发现路径演化机制模型,分析讨论了一个电信行业企业的机遇发现实例,最后对研究结论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人们常常谈到一些著名科学家的意外发现,例如琴纳对牛痘的发现,弗莱明对青霉素的发现,巴斯德对细菌的发现……但是人们大概不太知道鸟类学的历史上,也有一些出人意外的发现。  相似文献   

7.
人类的思维分为两大类型——发现性思维和应用性思维。发现性思维,是以发现事物规律为目的的思维活动。如牛顿发现天体运行规律的思维活动,阿基米德发现物体沉浮规律的思维活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现的精髓究竟是正常发现,还是反常发展?答:是,又不是。若把人类科技史比作海洋,把科学发现视为一只船的话,正常发现与反常发现就是船上的两只桨。  相似文献   

9.
李涛 《未来与发展》2007,28(5):6-10
科学发现的再发现是科学史中的一个重要现象,科学发现的再发现不是对前一次科学发现的简单重复,而是对前一次科学发现的升华。从科学思想产生的方法论角度对其产生的途径进行哲理上的类型化分析,使之条理化和系统化,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发现素养是学生在学习时主动进行发现活动所必备的品格及能力。在学生的品德课堂教学中,需要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从发现中去学习,因此,在品德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至关重要。教师可组织学生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发现者。通过精心划分、创设情境、选择时机和适时评价等方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发现思维,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  相似文献   

11.
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关系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的分类为切入点,详细探讨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的关系.总结出关于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的关系问题有三种观点,即数据挖掘就是知识发现,数据挖掘是知识发现的一个步骤,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三种观点各有道理,取决于研究者的研究背景、研究范畴与目标.最后对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张铧予 《现代情报》2010,30(12):22-24,35
在现有的大规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发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新知识的发现,因此基于文献的知识发现成为很多学者关注的热点领域。而将文献资源的特点和主题显性地表示出来,则需要标引的支持。标引的质量与效率直接关系到知识发现的效果,由此可见标引是制约知识发现及其发展的瓶颈,同时也是知识发现的基础。本文首先对目前主要的基于文献的知识发现方法及其所涉及的资源标引的方法进行研究,从中发现标引对知识发现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分析知识发现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阐释了知识发现的基本原理,探讨了知识发现的主要技术方法及其基本思想,最后总结了知识发现技术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4.
史美静  钱蔚蔚 《现代情报》2016,36(12):99-103
资源发现系统自出现以来提高了用户的检索效率,实现了“资源发现”的图书馆信息服务。本文通过对资源发现系统的简要概述,分析了资源发现系统的研究现状,最后提出了基于用户体验的图书馆资源发现服务体系模型,对模型的功能做了具体的介绍分析,并展望了发现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正>20世纪30年代,物理学界取得了3个重大研究成果:一个是中子的发现;一个是正电子的发现;还有一个是核裂变现象的发现。中子的发现与核裂变的发现使人类对物质的认识深入到原子核内部。这3个发现从纵向与横向扩展了人类对物质的认识。从军事技术应用价值看,中子与核裂变的发现受到更为普遍的重视。当时统治德国的纳粹分子也认识到了这些  相似文献   

16.
叶丽莎  王学东  方婧 《现代情报》2014,34(8):160-163
本文首先对当前网络信息环境下网络信息资源的特征进行分析,明确其对知识发现的影响,得出网络信息资源的知识发现特征。再结合知识发现的一般过程和网络信息资源的特殊性,分析网络信息资源的知识发现过程。最终,通过构建基于网络信息资源知识发现的应用模型,并探讨知识管理视角下的知识发现机理所遵循的知识螺旋上升规律,为知识发现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王一鸣 《科学学研究》2011,29(12):1786-1791
 科学发现的解释权是话语权的一种,在后学院科学时代,科学发现中存在利益冲突更加显现,也导致科学发现的解释权存在寻租空间。通过对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的案例研究,探讨了其中对于科学发现的解释权的争夺及其寻租问题,并思考如何应对科学发现解释权的寻租。  相似文献   

18.
知识发现技术是跨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是提高知识管理效率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以本体与知识发现为切入点,介绍了本体论与知识发现的相关理论,将本体技术引入到知识发现过程,并对基于本体的知识检索和知识可视化进行阐述,提出基于本体的知识发现模型。  相似文献   

19.
在大数据时代,为进一步加强我国科技人才评价发现的科学性,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发现机制是科技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必然之趋。以科技人才在其发展过程中的科研轨迹大数据为基础,以面向质量的科技主题为线索,构建了用于科技人才评价发现的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大数据挖掘的科技人才模糊认知发现方法;建立了科技人才评价发现的共享平台系统。以此转变科技人才的被动评价为主动发现,实现科技人才评价发现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机会发现及其在情报学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知识发现角度提出的机会发现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不仅为稀有潜在信息的研究奠定基础,更拓展了数据分析与挖掘的视角。本文从机会发现的产生背景、研究现状与实现方法出发,探讨机会发现与知识发现、情报学的联系,以及其在情报学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