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视听界》2008,(4):1
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8级大地震猝然降临四川汶川。在这场人与灾难的较量中.广播电视媒体经受住了考验.承担起大众传媒的职责.也完成了广电媒体真正意义上的本体回归。它不再是大卖场、大秀场、大剧场。它打破了原来固守的报道标准和框框.转换了报道思维和叙述方式.实实在在地履行舆论引导、舆论监督、环境守望、  相似文献   

2.
大众传媒在参与解决社会纠纷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众传媒通过发挥减压阀的作用,尽量减少社会纠纷的发生;通过发挥瞭望者的功能,及时有效进行社会预警,尽早发现并化解社会纠纷;通过发挥探照灯的功能,引导社会聚焦社会纠纷,通过舆论监督进而推动解决社会纠纷。大众传媒在参与解决社会纠纷过程中要注意站在解决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的立场上报道社会纠纷,要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坚持客观报道。同时要正确定位大众传媒的职责,不做媒体审判。  相似文献   

3.
大众传媒报道新闻事实,传播先进文化,在起到舆论监督的同时,也被赋予了某种道德的抚慰功能以及道德宣扬引导的责任。在社会面临变革转型,贫富分化严重,观念日益多元的今天,传媒的这种道德功能和作用显得越来越突出。媒体在针对某一突发事件时,通过新闻策划,专题报道的形式,围绕  相似文献   

4.
宰飞 《新闻传播》2005,(2):9-11,32
施拉姆(W.Schmmm)认为大众传媒的首要功能是守望者的功能,媒介应当像麦田里的稻草人一样,监督周围环境,及时向大众警示可能到来的危机。经济类批评报道就是媒介履行守望职责的方法之一。经济类批评报道通过揭露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打击了不法分子的气焰,维护了市场秩序,为大众生活提供了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新闻报道具有追求正义的天然倾向,而深度报道对正义价值观的理解和诠释却比其它类型的新闻报道更加深刻、明确.大众传媒的消费主义价值观给当下的传媒环境造成困惑,导致媒体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舆论监督功能衰减,媒体从业人员的新闻职业道德滑坡等负面影响,本文对"社会正义"理论与深度报道价值取向的考察中发现,深度报道具有正义的价值内涵,其中包括正当性(Legitimacy)、客观性(Objectivity)和效率(Efficiency)三个基本因素.正义的深度报道对消费主义的批判是有力的,在结合功利主义、性恶论和权利的相对性的批判论述中,理论上构成了具有正义价值观的深度报道对大众传媒消费毛义价值观的超越.  相似文献   

6.
秦俊 《新闻世界》2011,(8):14-15
在大众传媒纷纷将"内容为王"奉为圭臬的今天,调查性报道可以改善媒体的报道质量,提高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树立媒体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7.
随着近几年房地产市场的"过山车"行情,房地产市场的新闻报道日益成为各媒体争夺读者的重要新闻.作为房地产行业的一名记者,笔者发现,不少媒体在报道楼市时,常常带有"硬伤".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2010年国内15家报纸有关转基因技术的176篇报道进行分析,考察媒体对转基因技术传播的现状,从而探讨如何有效的发挥大众传媒风险沟通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羿克 《今传媒》2012,(10):24
主持人语:近年来,大众传媒的快速发展,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也引起了相关法律的研究。如何规范大众传媒的发展以及如何利用大众传媒进行信息的有效传播,必须有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媒体公众的知情权为大众媒体及时报道新闻事件提供了法律依据。在现实生活中,  相似文献   

10.
对于执政党而言,使用和管理大众传媒的能力是其执政能力的构成部分之一。 大众传媒是供特定主体使用的工具。在我国,使用大众传媒的特定主体是党、政府和人民。党和政府使用媒体,可通过官方议程影响媒体议程,也可直接通过媒体表现自己的意志,或通过典型报道蕴含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引领公众并收到见贤思齐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警惕传媒的双重"封建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展江 《青年记者》2005,11(3):7-9
这篇章根据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中的“再封建化”概念,结合中国大陆的当下语境,提出了大众传媒领域初露端倪的“双重封建化”问题。在一些地方,某种伪公共领域制造了媒体的伪公共性,以致于传媒难以充当公众期待的社会转型守望的角色。  相似文献   

12.
电子商务始终是围绕信息流、资金流、物流而展开的。因为互联网这个信息载体,使得商品信息和需求信息能够双向流动,从而实现交易。电子商务信息传播的特征具有非常明显的媒体功能,而在实践中,电子商务网站与大众传媒的融合也逐渐成为趋势。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房地产新闻成为重要的报道领域。楼市成为媒体竞相报道的话题,但随着新闻竞争的白热化,如今房地产新闻报道出现了商业利益的强势、平民视角的缺失、统计数据的混乱等困惑状况。本文试图通过对近期国内媒体房地产报道进行反思,多角度思考在房地产报道过程中,如何实现一定的创新与突破,以发挥媒体在房地产报道中的引导作用,努力推动房地产市场和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崔磊 《新闻大学》2001,(1):15-18
当今世界,几乎每天都有恐怖主义事件在发生,随手打开电视或翻开报纸,都会发现有正在发生的恐怖事件的报道。正是大众传媒把一件件恐怖活动加工成新闻,传递给我们这些局外人或受众,我们才知道这个世界并不安全。那么,大众传媒和恐怖主义到底存在什么联系呢?防止恐怖主义事件的发生需要限制媒体的报道吗?这是一直困扰西方各国几十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社会,精神病患者被贴上各种各样负面的标签,面对社会上人们鄙夷而冷漠的眼光,在这种状况的形成过程中,大众传媒的符号构建和涵化功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通过对日本媒体中对精神病报道的几个典型事件进行分析,以考察大众媒介对于精神病的构造起到哪些作用,从而对媒体的报道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6.
随着大众传播时代的到来,大众传媒已经延伸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中国民俗文化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从大众传媒的角度关注中国民俗文化,围绕大众传媒对民俗文化建构的正反两方面展开论述,在分析大众传媒对民俗文化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提及到其存在的缺失与问题,从而提出民俗文化传播与发展的策略与启示,发挥大众媒体的传播优势,采取合适的表现手法,强化媒体责任,提高专业素养,在批判继承中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房地产报道中存在着一些不可或缺的话语权主体,如媒体本身、房地产开发商,以及与房地产市场有着天然联系的购房者——老百姓。当下“楼市迷离、媒体百态”的现状让老百姓在房地产报道中仿佛“失声”,而作为人民公器的媒体,除了考虑自身的经济利益,如何发挥应有的社会职能,维护并服务于老百姓,成为房地产报道必须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一 后奥运时期,随着媒体竞争的日益加剧,大众传媒所建构的"拟态环境"将在更大程度上影响大众的认知,体育信息的传播也不例外。报道中国体育发展变化的体育新闻传媒,在报道上应做好适应体育发展变化的议程设置,从而以最优效果发挥出传媒的议程设置功能.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房地产市场已经成为各类媒体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领域,很多媒体纷纷开办房地产专版,而且一再增加版面,增强报道力量。笔者认为,在房地产报道的写作过程中,有几个问题应该进行研究。一、房地产行业政策的研究房地产行业在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中取得了巨大的  相似文献   

20.
传统节日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重要基因,是中国精神文化遗产的一大瑰宝。在大众传媒发挥日益强大的社会影响力的今天,媒体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一种镜像反映。本文通过对媒体关于传统节日文化的报道(包括广告)作实证分析,剖析媒体报道(包括广告)中政府、企业商家、市民以及媒体自身对待传统节日文化的态度及其行为,从而揭示出中国传统节日在大众传媒中的呈现样态,找出传统节日的文化留存及其在民众中的影响力日渐衰微与大众传媒的报道偏颇之间的关系,为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传承、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