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伟 《考试周刊》2010,(49):178-179
长期以来,人们比较重视导入新课这一环节,研究课始艺术的文章不在少数。但是,关于课终艺术的探讨似乎略嫌不足。本文就中学政治课的课终艺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介绍了反式设计的理论,通过教学案例说明了在英语写作复习课中如何遵循明确预期的学习目标、确定可以接受的证据以及设计教学这三个基本步骤,体现以终为始的顺序性,重视评价的保障性,确保英语写作复习课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精彩的课文开讲能产生“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同样,巧妙的课终艺术也可达到“课虽尽,趣味存”的境界。有经验的教师十分重视课终教学艺术,因为好的课终安排可起到画龙点睛、巩固知识、唤起思维、激发求知、发展想象等效果。正如袁微子先生说的,“成功的课尾教学,不仅能体现教师的技巧,而且学生会主题更明、意味犹存、情趣还生……”下面就以语文课的课终教学安排试举一、二例。 一、总结型 总结型是在即将课终时,教师或学生对课文内容、文章中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对于小学体育来说,如何挖掘教材的思想内容,融知识、技能、思想道德教育为一体呢?一、充分利用体育教学中的时空资源体育课在时空上大致分为课始集合阶段、课中活动阶段、课终解散阶段。在这里,课始集合阶段可用来培养学生强烈的时间观念…  相似文献   

5.
道德与法治课是初中阶段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在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培育,必须将“教—学—评”一体化作为切入口,按照以终为始的逻辑进行追问,形在教学闭环,发挥过程性评价效用,为培育可堪大任的时代新人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不能因为不可采用"独白式教学"就一概排斥"独白",在语文教学中应该给"独白"留一点空间。课始激情引趣、课中推波引渡、课终留味引升,若能精心预设"独白",同样可以为课堂增色添彩。  相似文献   

7.
嘉琳 《中学生博览》2023,(33):78-79
<正>最近,编辑部收到不少新手心理老师的求助:如何准备赛课,才能在赛课中脱颖而出?于是,小编赶忙帮大家去问一问赛课大咖们,你看,他们说——准备时:以终为始,打一场有准备的仗明晰比赛要求,认真仔细地研读比赛细则,研究教学评价指标,要以终为始。——彭锳老师(湛江市坡头区爱周中学)  相似文献   

8.
课的结尾是强化信息传输,促进双边交流,引发认知冲突的思维飞跃。"结尾"的设计与安排,是教学艺术中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随意性大,科学性低,艺术性差的结课,将会使整堂课功亏一篑,而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往往是"善始者繁,克终者寡",从而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  相似文献   

9.
一堂好课,不仅要有好的开头,还要有完美的结束,“善始”还须“善终”。如果说,引人入胜的导课艺术能产生“课伊始,趣即生”的效果,那么,巧妙的结课艺术则能达到“课虽终,趣不尽”的境界。一堂课的最后几分钟,正是学生大脑最疲劳,注意力最容易分散的时候,倘若教师能精心设计一个新颖有趣、耐人寻味的课堂结尾,不仅能巩固知  相似文献   

10.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要有引人入胜的导入,还要有精心设计的结语。也就是说,语文教学的课终艺术和导入艺术同样重要。研读一些富有经验的教师之教学设计,就会发现他们总是多角度、多层次地考虑教学环节的设计,尤其重视课终艺术。课终艺术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能够突出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11.
注重课终激趣艺术的探究,巧设问题,巧设悬念,精编练习,创设情境,使课终教学起到激发兴趣、画龙点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秦汉时期的始傅、始役、终役的年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汉时期的始傅、始役、终役的年龄问题是研究秦汉时期赋税制度的重要问题,史家历来观点不一。本文认为:秦朝为十五岁始傅、始役,不满十五岁者,只要身高超过六尺五寸者,也在始役范围之内;有爵男子五十六免,无爵男子六十免。而汉代始傅情况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汉初,袭秦制十五始傅;汉景帝二年,为二十始傅;汉昭帝时,变为二十三始傅。汉朝男子一般均为五十六岁老免,无爵、犯罪夺爵除外。但也有例外,因政治、经济、军事形势的需要,封建统治者会将始傅、始役的年龄提前,或将终役、老免的年龄推迟。  相似文献   

13.
审美体验不是艺术活动的准备阶段,而是贯穿于整个艺术活动的始科,审美体验也不仅体现在艺术活动的“三层面”上,而是在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考察对象,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生活化作文具有贴近生活、内容真实、情感真挚等特点,同时具有始境、又境、终境三重境界。始境在于情,体现为情感美;又境在于气,呈现动态奇;终境在于格,表明格调高。通过眼睛观察、耳朵聆听、心灵体会进行情感实践,借助唤回现实、体验情感、诗性语言注入文气,最后达到悦志悦神、文以载道的高格。  相似文献   

15.
<正>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梁启超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凡人必须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若哭丧着脸挨过几十年,那么,生活便成沙漠,要他何用?凡趣味的性质,总要以趣味始,以趣味终。能为趣味之主体者,莫如下面的几项:一、劳作;二、游戏;三、艺术;四、学问。学问的本质能够以趣味始以趣味终,最合于我的趣味主义条件,所以提倡学问。请结合以上材料,以“生活于趣味之中”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与思考。  相似文献   

16.
阐述课堂导入设计需遵循的原则和课尾的若干设计方法,探讨课中“提问”和“举例”所须注意的事项,从课始、课中和课尾三个环节来探索提高课堂教学艺术的方法与技巧。  相似文献   

17.
<正>"色彩"是绘画、设计艺术中,十分重要而富有渲染力的艺术语言。现行初中美术教材,明确以色彩知识为课节的有11节,约占总课节的五分之一。此外,还有很多的色彩知识渗透在美术"四个学习领域"的其他课节当中。这说明在初中阶段的美术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色彩感知能力的培养。一、以生活实际来感悟色彩教学大纲包括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等,是国家对某一门课的教学要求,而教材总是体现教学大纲。从美术  相似文献   

18.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要开头引人入胜,中间环环紧扣,而且课终也要精心设计,做到课虽尽而意无穷。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开讲艺术研究较多,而对于课终艺术则涉及较少,我们就此试作探索。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大学体育二十四式太极拳的教学质量,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各个阶段存在的问题,将目标教学中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引入教学中,对课前、课中和课终进行一系列的及时评价与反馈,控制整个教学环节,达到有效地提高二十四式太极拳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好头仍需好尾。"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尾收得好,就能更深刻地表现课堂教学的思想内容,增强课堂教学的艺术魅力,在学生心中燃起旺盛的探求知识的火焰,取得"课虽终而意不尽"的效果。鉴于此,为师者有必要精心设计课堂结尾方案,荡起终课前的涟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