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著名的孔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的克己复礼、"仁"者爱人也被广为流传。《论语》收录了孔子以及弟子的主要言行,孔子的道德观念、教育原则以及政治主张在《论语》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本文主要在孔子的学习观和学问观当中探索其对人生的反思。  相似文献   

2.
马丽芳 《考试周刊》2009,(30):212-213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其教育思想影响深远。而《论语》则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主要著作之一。《论语》中反映的孔子思想颇丰。本文拟就《论语》中关于孔子的部分主要教育方法进行一定的感悟性论述。  相似文献   

3.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孔子思想的集中体现。《论语》一书中所体现的孔子重视教育、"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的教育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与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4.
《论语》作为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语录的煌煌巨著,在两千多年来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精神思想和处事方法。这些思想是在孔夫子与弟子周游列国和诸多先贤激烈辩论中,由思想的火花碰撞而形成,故而称之为"论";又因其是记载孔子和其弟子言行的语录,因而称"语"。《论语》反映了孔子对人和世界的美好认知,是对君子的解读,也是对和谐世界的刻画。从孔子的经典语录出发,对孔子的教育思想做出分析解读。  相似文献   

5.
高洁 《文教资料》2010,(21):113-115
孔子作为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一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方法。《论语》是记录他和弟子言行的重要著作,蕴含了他的主要的教育心理学思想,其中他关于意志心理学的一些思想在《论语》中也得到了系统阐述。本文从"什么是《论语》中的意志心理学思想"、"培养意志的重要性"、"怎样培养意志"这三个方面来论述孔子的意志心理学思想。  相似文献   

6.
一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论语》是记录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集中体现了他的各种思想。在《论语》中,孔子虽没有明言"诚",但他对信的强调实际上已将"诚"的基本内涵表达了出来。孔子及其弟子关于"信"的论述,其诚信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说明《论语》所记载的孔子思想政率不具古代西方哲人那种依赖逻辑推理做抽象玄思的特点,而是常常将其思想理论引入到日常现实生活人的情感感受中去诠释。此文通过对《论语》孔子思想理论核心“仁”的引述和说明,通过对《论语》中孔子有关“君子”诸多论述的分析,通过对《论语》所记载孔子发言为论时喜怒衰乐情感表达的剖析,了“情感”在《论语》中,在孔子思想理论中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论语·泰伯》中的"民可"二句,历代学者的解释分歧很大,争议的重点在于孔子是否具有"愚民"的思想。以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为政思想和教育观念来进行考证,从政治和教育的角度来剖析"民可"二句,能够得出孔子并无"愚民"思想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孔子一生渴望参与国家政治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是一位积极的入世者,但在《论语》中却记载着不少孔子流露出归隐情绪的话语。在仔细研读《论语》的基础上,分析了《论语》中体现的孔子的"隐"与"见"的思想以及"隐"的原因,探讨了孔子的隐逸思想中的积极因素,揭示了孔子"隐"与"见"两种矛盾思想的统一以及孔子隐逸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孝"思想在《论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孔子"仁""爱"思想的重要表现和基础。学习、理解和灵活运用《论语》中关于"孝"思想的论述,对在新时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筑和谐美满的家庭关系,继而不断通过各种方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论语》中"孝"思想所反映的家庭伦理内涵入手,探究传统的"孝道"与当代家庭伦理道德规范的契合点,为传统美德在新时代的"两创"提供可行性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1.
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也是儒家学派当中最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其弟子将他的言行语录和思想都记录下来了,通通整理成当今的儒家经典《论语》。《论语》一书是儒家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古代学生学习的重要的典籍之一,这本书中包含着许多方面的思想,其中孔子讲自己对音乐的认识也融入到了这本书中去,孔子对音乐有着很独到的见解,不是将音乐和其他思想方面分裂、隔离开来看待的,而是将音乐融入到育人、教化、治国等方向中去。孔子倡导仁、义、礼、智、信这些理念,强调尽善尽美的音乐标准,提倡"和谐"的音乐理念,并且鼓励大家建立"和谐"的音乐审美,这些都对当下的音乐教育有了很大的启示和影响。本文将就《论语》中的音乐美学进行分析和探究,讨论其中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孔子的教育精神:"有教无类""有教无类"一词,原出自于2500多年前的孔子思想。在记述孔子教育言行的《论语》中有此一章"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南怀瑾先生曾解释道:有教无类是孔子的教育精神。他不分阶级,不分地域,不分智愚,只要肯受教,  相似文献   

13.
《论语》是孔子思想的总汇,在《论语》中,涉及了孔子的教育、哲学、政治思想,也体现了孔子的人生观。在孔子的教育、哲学、人生观中,有一个核心即政治。孔子谈教育、谈人生、论哲学,都是为了一个目的:治理社会。因此,可以说,《论语》富含孔子的政治观点、政治理论、政治实践和政治理想的内容,而政治,其本身少不了管理。当我们从管理这一角度去解读《论语》时,其管理的思想、原则、方法仍超越时空,有许多与我们现代行政管理相通之处。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对《论语》中一些管理内容进行粗略考察,并进一步阐述其对现代行政管理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德"对孔子启发很大,他在"德"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仁",但是孔子所提出的"仁"并不是孔子思想的最高境界,在《论语》中,孔子还为世人树立了一个"圣人"形象。在以往的孔子思想研究中很少涉及到圣和德,而主要将研究重点放在孔子的思想核心———仁上。本文主要论述"德"对孔子思想的启示以及《论语》中仁和圣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正>与《用〈论语〉思想提升数学教育智慧》一书初次见面,脑中快速搜索关键词:论语、思想、教育智慧。《论语》是知道的,古有赵普留下"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传奇,今有孔子教育方针广为流传的盛况;"思想"是需要的,高屋建瓴、高瞻远瞩方能做出正确决断;教育智慧更是教育者必不可少的,也是要一以贯之努力追求的。这几个词组合在一起,就成了我提高专业素养亟待需要的一本精神食粮——《用〈论语〉思想提升数学教育智慧》。  相似文献   

16.
许森 《小学生》2013,(3):62-62
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记录孔子和他弟子们言行的《论语》,也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的必修课。《论语》中很多思想运用在现代教育中,也有非常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刘永绪 《山东教育》2012,(11):16-17
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论语》是研究孔子最可信赖的依据,其中的许多言论时至今日仍然被世人奉为至理。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那么,孔子到底给了我们什么,我们又继承了什么?当前,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铺天盖地而来,一股新的教育实验正在大江南北轰轰烈烈地展开。我们不禁要问,"新教育"真的很"新"吗?几千年前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否已经过时了?翻开《新教育》,翻开《论语》,会很容易地发现,新教育的学理基础在《论语》里早已提出,只不过我们又重新捡回来罢了。  相似文献   

18.
《论语》是2500多年前,孔子的弟子收集的"孔子应答弟子、时人"的语录集,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这其中亦包含了孔子择偶应重德的思想。《论语》中有关孔子婚姻观的内容并不多,但通过整理《论语》中孔子为侄女和女儿择婿的相关章节,能够探讨孔子的择偶标准及其历史影响,以及相较于当代年轻人的择偶标准,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相似文献   

19.
在《论语》中 ,孔子对饮食多有论述 ,史界对此评价不一。本文以《论语》为主要依据 ,联系孔子的伦理道德思想 ,力求客观地、较全面地分析孔子的饮食观 ,旨在揭示孔子饮食观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20.
实施《论语》文化教育发展战略,教师品读《论语》,感受孔子儒学的基本精神。学习与教师修养有关的论语名句,注重教师的精神追求,并努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践行《论语》的教育教学思想,从而引导孩子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践行孔子的仁义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