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是"以读为本,读用结合"。本文从朗读训练内容、朗读指导的策略、朗读的形式、朗读的点拨与评价以及读用结合几方面探讨低年级朗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凸显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把读书时间真正还给学生,从而使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2.
低年级的学生普遍存在"唱读"现象。这不利于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分析原因,清楚"唱读"存在的价值,变"唱读"为"畅读",并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实际教学中,低年级学生唱读的现象普遍存在。对这些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并从三个方面研究如何让"唱读"变为"畅读"(畅读是指读书不拖腔,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旨在让每个孩子在更多的机会中得到锻炼和提高,让他们在朗读中焕发生命力,绽放低年级课堂朗读的精彩!  相似文献   

4.
朗读指导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环节。针对低年级学生的朗读实际,应重视进行基础性的朗读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给朗读技巧,使学生"会读";把握朗读环境,让学生"美读";优化评价语言,促学生"乐读"。从小学低年级起抓好扎实的朗读基础,才能逐步提高朗读水平。  相似文献   

5.
朗读,是阅读教学的一项基本功,也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主要途径。当前,小学生朗读能力较低,唱读现象很普遍。唱读,是一字一顿、不加理解地大声读,出声大,速度慢,效果差。造成唱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是低年级阶段开始训练学生朗读课文时,没有把好正确朗读的起步训练。因此,确实抓好低年级朗读的起步训练,是杜绝唱读现象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学生要“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也曾说过:书声琅琅应当成为一堂好课的首要特征。其实,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语文课最主要的是“读”的兴趣,“读”的要领。因为低年级学生缺乏朗读经验,不会有情感地朗读课文,所以教师要激发他们的朗读兴趣,让他们掌握朗读的技巧。那我们该如何让低年级的学生学会朗读呢?  相似文献   

7.
蔡晔 《广西教育》2014,(45):65-65
正小学低年段的阅读教学要求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笔者认为,教师要找准朗读的"读点",让学生明确读什么、怎么读,这样才能真正提升教学实效。一、读点之一:读中识字,读中巩固识字是学生阅读与习作的基础。在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找准朗读的"读点",使课文生字词在丰富的语言  相似文献   

8.
低年级语文课堂存在着"伪朗读热"的现象。教师要顺应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在朗读指导中以读促感悟,以读促想象,以读促运用,让学生保持朗读的热情,感受朗读的乐趣。  相似文献   

9.
部编教材中"快乐读书吧"的设置是一种阅读导向。教学其中的《读读童话故事》,要根据第一学段教学目标和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充分发挥课文提供的示例童话及学习伙伴提示语的作用,通过读封面、读作者、读目录、读内容引导学生学习阅读一本书的方法,借助朗读、表演、漫画、思维导图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感受阅读童话的快乐,让学生学会阅读。  相似文献   

10.
<正>朗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项基本功,是阅读教学中进行语言训练的一条重要途径。朗读能力的训练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为了打好基础,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得从低年级抓起。那么,如何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落实以读为本,从而优化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一、激发朗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扎实地学好知识,进而顺利地与人交流。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体现在"读"上。学生在读书过程中会下意识地联想到自己的所见所闻,再从课文中汲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低年级是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语感培养的重要阶段。教师如何紧扣低年级的语言学习特点,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本文从加强朗读指导、读语言悟情感、开展语言实践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学生要"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也曾说过:书声琅琅应当成为一堂好课的首要特征。其实,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语文课最主要的是"读"的兴趣,"读"的要领。因为低年级学生缺乏朗读经验,不会有情感地朗读课文,所以教师要激发他们的朗读兴趣,让他们掌握朗读的技巧。那我们该如何让低年级的学生学会朗读呢?一、构建抑扬符号的概念  相似文献   

13.
正《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第一学段朗读教学的目标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级教师孙双金说"书声琅琅应当成为一堂好课的首要特征"。我认为"正确、流利、有感情"是朗读教学的规范,也是低年级朗读教学有效指导的三部曲,必须循序推进,步步为营,才能奏出低年级朗读教学的和美乐章。一、指导正确地读—"磨刀不误砍柴功"用普通话正确地读,是学生朗读课文最基本的目标,也是最低要求。对于低年级学生  相似文献   

14.
情感是灯,而朗读则是电;情感是火,朗读则是风;没有情感的读是无味的。语文课堂教学要紧紧围绕"情"与"读",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5.
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关键,也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整个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应把重点放在"读"字上,应从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和培养学生正确的朗读方法入手。  相似文献   

16.
<正>语文课标对低年级学生朗读的基本要求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种种原因使得目前小学低年级学生普遍朗读能力较低,唱读现象仍然存在。因此,从小学低年级起就要重视朗读教学,教给学生一些朗读技巧,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一、多样朗读,激发读趣。朗读需要浓厚的兴趣铺路。朗读能力是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朗读是学习语文行之有效的方法。当很多学生只张嘴却不发出声音,或者干脆光看书不出声时,多数是对朗读没兴趣。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字词不熟悉、对该课文内容没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问题、归因、对策三个层面探讨小学低年级的朗读教学,指出当前低年级朗读教学"局部讲析多,整体感知少"、"任务频次多,学习发生少"、"教师预设多,学生体验少"3个弊端。进而提出3种策略:注重读;注重有目的的读;注重学生的读。以期为提高小学低年级朗读教学效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朗读”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方式,也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形式。低年级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朗读能力的关键时期。低年级的孩子刚接触语言文字,很难正确地把握文章内容而有感情地朗读,会出现唱读甚至喊读的现象,教师要对学生的朗读多加指导。  相似文献   

19.
小学低年级是儿童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听读教学,指教师通过朗读将书面语言转换为语音信息,帮助学生把已有的口语经验和书面语言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获取丰富的阅读经验。这种借助有声语言的听读教学是对视觉阅读的重要补充,对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及发展学生阅读能力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中,"读"是重要的一环。朗读是一项口头语言艺术,也是学生完成阅读学习任务的重要基本功,在学习中显得尤为重要,它有助于发展智力,训练思维,传递情感。本文就小学生英语朗读中"唱读"的特征以及"唱读"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避免形成"唱读"的朗读训练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