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帮助孩子搞好学习,是每个家长的愿望。巧妙地找到一个契机,可能会使难题迎刃而解我的儿子林林今年已经9岁了,上小学三年级,学习成绩在班里只能算中等。林林学习成绩平平的重要原因不在于智力因素,而在于非智力因素--粗心。老师经常告诉我林林上课听讲不专心,爱走神。我也发现他放学回家一边看电视一边写作业,不看电视时也一边写一边玩,常常不是把会写的字写错,就是把会做的题抄错。去年期末考试,试卷上有7道计算题,他竟错了3道,并且全是粗心所致--两道抄错了运算符号,另一道他本已在演算纸上算对了,但在往试卷上抄写时却又将"…  相似文献   

2.
后悔     
一次,老师让同学们写作文,因为我的文笔笨拙,怎么也写不出,只好望着稿纸发呆。这时我想到了抄。于是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把《有趣的游戏》这篇例文抄到了稿纸上。我一边抄一边想:希望这篇作文谁也没读过、没看过,也没人揭发我。  相似文献   

3.
不少作家在写作的时间、地点、姿势、方 一些的笔记本上,短篇小说和散文写在小笔式等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习惯和癖好。 记本上,或者干脆写在一块废纸上。他从不在美国的马克·吐温和英国的史蒂文森在 有格子的方框里写,这样才能思如泉涌。若把写小说时,都要有黄色的纸才能写作。而法国 字写进格子里,他总觉得受到限制,思路就不的大仲马写小说时,一定要用淡蓝色的稿纸; 畅通。但是他又很少在没有格子的白纸上写写诗歌时,一定要用黄色稿纸;写散文时,又 那样也唤不来灵感。誊稿时他要写在格子…  相似文献   

4.
细节不细     
一次给二年级的学生教古诗《咏柳》,不经意间发现这样一个细节:有个学生抄写这首诗的第一个字“碧”时,竟然看了三次才抄完。我便静下心来,对全班学生作了一次抄写观察,于是有了如下一个观察结果:一类学生,看一眼抄一句,如抄写“碧玉妆成一树高,”只看了一次,有12人。二类学生,看一眼抄一个词,如“碧玉”“、妆成”“、一树”“、高”共有四个词,抄这一句看了四次,有18人。三类学生,看一眼抄一个字,如抄第一句时,一共看了7次,每看一眼抄一个字,有13人。四类学生,抄一个字要看几次,如抄写“碧”“、妆”“、树”等字,每字要看三次,抄完全句一共看了14次,有9人。一类学生抄完全诗花时2分钟,四类学生抄完全诗花时5—6分钟。用时相差近三倍。再一琢磨,又发现一个新情况:那些抄写速度快的,学习状况大都比较好;而那些抄写速度很慢的,学习状况大都比较差。虽说抄写只是一个细节,可是却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学习质量。细节不细啊!抄写速度为什么影响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质量呢?我想,抄写速度慢,可能产生以下连锁反应:(1)妨碍学习新内容。课堂上抄写速度慢,别的学生已开始学习新内容,他还在忙着抄写,就会跟不上学习进度。(2)妨碍参与其他活动。别人半...  相似文献   

5.
现在,学生们总把“做作业”说成“写作业”,不少教师亦然,每每听来,总觉别扭。“做作业”与“写作业”虽只一字之异,其实反映了教学方法的不同。现在小学生每天的抄写作业很多:抄写生字词,有的抄写十遍,还有抄写几百字课文的,低年级抄,高年级也抄。大量的抄写效果如何呢?请看一例:邻居一女孩,上小学四年级,一次抄写一篇近二百字的课文,已抄了三遍。这篇课  相似文献   

6.
我4岁时,他常常出差。一回来,就要检查我每天所抄写3页6行小字本的字和所做的10道算术题,所以我不盼望他归来。有一次,我把以前抄写的涂改了日期当作这次的,因为作假骗人而被他狠狠地批评并且罚跪搓衣板。我边哭边跪边恨恨地希望,他下  相似文献   

7.
神秘的号码     
他每天起床洗漱完,吃了早点便开始伏在桌前写东西。他不写书法,也不写文章,他写一串数字,一遍一遍地将它们写在自己准备的小纸片上。那些纸片有的是烟盒裁成的,有的是街头小广告裁成的,总之,种类繁多,色彩各异。每天,他就那样反复地抄写同一串号码。每抄好一个,他便开心地笑笑,像是完成了一件特别重要的任务,然后将抄好号码的纸条方方正正地叠起来塞进自己的枕头里。做完这些,他活动活动胳膊,又开始抄写第二条。他老年痴呆,行动不便,抄写对  相似文献   

8.
名人读书     
毛泽东“不动笔墨不读书”毛泽东在学生时期作文就很出色,他的文章常被同学们传诵。据史料所载,毛泽东读书总是一边读、一边注、一边抄,然后写笔记、评论。这样,既读得有深度,又练了笔。一次,他读《伦理学原理》,对全书用墨笔逐字逐句地圈点,还打上单线、双线、三角叉子等符号。这本书十来万字,他写的批语  相似文献   

9.
谁是纵火犯     
作家琼斯·康敦开心地在原稿纸上写下了最后一笔,今天结束的这个小说无疑将给他带来更大的名声。拉开窗帘,清晨的阳光明亮耀眼。他把原稿放到一边,打算洗个澡,然后换件衣服出去散步。刚淋湿了头发,他突然又想到了一件事,“哎  相似文献   

10.
游艺转盘     
想一想脚画圈手写字在纸上抄写一段文字,一边写一边用右脚不停地在地上画圈(若用左手写字,就用左脚画)。这时你会发现,不是顾不了用脚画圈,就是写不好字。再看看写的字歪歪斜斜,与平时写的大不一样。让别人这样做,也不见得好多少。这是什么缘故? (王宝琪)  相似文献   

11.
“真麻烦,简直是多此一举!”听了“快手”的嘟哝,我觉得有必要找他谈谈心。新学期开始了,我接了一个四年级的班。多年的教学经历使我体会到,教语文,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教作文,如果学生的作文写好了,他们的语文成绩就差不到哪里去。一般来说,学生在二、三年级练习作文时,老师是让大家先在一张纸上打草稿,然后照作文格式的要求抄写清楚。二、三年级写的作文短,完成这个过程不费力。可现在是四年级了,作文篇幅长了,如果先打草稿再抄,肯定会很累。要是考试时这样做,时间也不够。于是,我要求大家平时练习作文时,一定要先列提纲,把提纲写在作文的前…  相似文献   

12.
李霞 《班主任》2010,(12):55-55
儿子一直不怎么喜欢语文课。从小学到初中,每次写作业,他总是把语文作业放到最后,而且边写边叹气,牢骚满腹,字也写得十分潦草。升人高中后,我更担心他的语文学习了。正在我苦思冥想怎样才能让他喜欢语文、提高语文成绩时,却忽然发现,儿子竟然改变了多年的作业习惯,每次先做语文作业,而且字也开始变得整齐漂亮了!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电脑》2010,(7):24-24
草稿.顾名思义,不“草”还不行。考场上,说是先在稿纸上把文章写好了,而后再抄到试卷上,时间上不允许:说是只打腹稿,稿纸弃之不用,似乎又有点玄。这就有了一种折中的办法,打草稿。草稿记录的是思想的碎片,电光石火般的思想瞬间发生又瞬间湮灭,  相似文献   

14.
上课=交易?     
课堂上,两个同学交头接耳,面露喜色,年轻的语文老师小A边讲课边慢慢地向他们移过去.原来,两人正在稿纸上认真地"下"五子棋呢.小A老师一边不动声色地把稿纸拿走,一边继续讲课,但仍有一些同学发现了这一幕.  相似文献   

15.
目前的识字教学,“抄写”过多,听写、默写过少。生字让学生抄写,课后课中的“读读写写”让学生抄写,甚至学生熟读成诵了的重点句、段也让学生抄写。有的学生养成了“抄写”的习惯,头脑没句、没词,甚至没字。他抄的是部件笔画,抄一个字看几次,不仅写字速度慢,而且常常倒下笔,或多笔少笔。又因为课堂很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以默写课文为突破口,运用“三到”(手到、眼到、心到),训练学生的“写功”,收效颇佳。手到,能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对要求学生背诵的课文,我告诫学生,抄写时必须忠于原文——不可错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开始时可照着书抄,然后掩卷抄,最后丢掉书本默写出来。这样,“抄熟”了文章,_抄顺了手,字写好了、辨别错别怖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也就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眼到,指让学生抄写时,要专心用眼,对每个字、每个词、每个句子都要看仔细,哪怕是一个标点也不能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17.
<正>初中时,我在我们当地的一所重点中学就读。那时我很绝望,因为我每天都感觉精疲力尽,晚上写作业到深夜,最后都是一边打瞌睡一边写,后面写的字自己都认不出来了。但我又不敢睡,直到家里人半夜叫我去睡觉。更要命的是,我的同桌是"学霸",永远是全年级的前3名。我秘密地怀着三毛远方的梦想、琼瑶的深深庭院,还有古龙"酒在杯中、杯在手中"的呓语,一边抄着几乎所有流行的港台歌  相似文献   

18.
天才作家     
我是一个神童,最厉害的就是写作文了.我眼睛一睁一闭,就能构思出一部长篇小说,至于短篇小说、诗歌、散文什么的,想写多少就能写多少.别人是文思如泉涌,我这是文思如海啸. 有一次,我正在埋头写作文,突然觉得脚下很不舒服.低头一看,呀,写满的稿纸纷纷飘落在地上堆积了起来,已经没过我的脚踝了!可我的灵感来了就刹不住车,我继续写啊写啊,稿纸没过了我的膝盖、腰、脖子……眼看就要被稿纸活埋了,我赶紧掏出一根长长的吸管,伸出稿纸堆,像潜水员一样,一边通过吸管呼吸一边继续写作.当我终于完成了这部旷世杰作,爬出稿纸堆时,才发现出大事了——稿纸堆早就冲破了屋顶,越堆越高,高度超过了珠穆朗玛峰!为了不撞上这座稿纸山,飞机被迫修改航线,卫星也不得不改变轨道,一到刮大风的时候,城市里到处都是我的稿纸,清洁工人差点儿罢工……  相似文献   

19.
有机会改错     
有位经常替人抄写的朋友买了一瓶涂改液,心情格外轻松,因为再也用不着神经紧张、小心翼翼了,抄写的错误再多也能把它涂成白色,改成对的。错了涂,涂了又错,有时一个格子都快涂成一座白色的小山了。于是,尽管抄好的稿子常像打满补丁的衣服,他还是窃喜于这涂改液的改正能力。不料,某天涂改液用完了,一丁点儿都挤不出来了。抄写就变得谨小慎微,如履薄冰。诚惶诚恐地抄完一页,回过头来检查检查,竟找不出一处错误,恰如一件完美的新衣。于是他发现,不能给自己准备太充足的涂改液。人在不经意中往往容易犯错误,因为我们总认为还有许多改错的机会。凡…  相似文献   

20.
在一次带学生参加县里的运动会时,我发现一位小学高年级女生利用比赛的间歇时间抄写英文句子。我觉得这个学生很努力,便走过去观察。她在抄一个简单的句子,抄了一遍、两遍、三遍,以致七遍、八遍还没有停止,她抄写时神情木然,已经近乎机械重复,手脑的联系全然失去了。我忍不住上前问她:“你写的句子已经掌握了吗?”她看看我,默默地点点头。我接着问:“那你为什么还抄呢?”她开始回答:“老师让我们抄五十遍。”我心里顿生烦躁,但嘴上还比较缓和:“抄个三五遍就差不多可以记住了,一边抄一边念效果更好。”我还想说些什么,但考虑到教学管理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