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受注目的“卖饭记”从1992年到1995年,中国大陆的《深圳特区报》《新闻出版报》《光明日报》《大连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漓江》《芳草》《芙蓉》《新华文摘》等杂志,以及海峡对岸台北的《中央日报》,先后以《卖饭生涯———大陆教授在纽约》《唐人街的唐教授》《中国教授在纽约》等大同小异的题目,或选载或连载,或全文刊登,前后有近二十家新闻出版单位,都颇为热心地为一部讲述大陆教授在纽约唐人街华人餐馆打工故事的纪实文学作品提供了版面,而深圳的海天出版社则主动向作者组稿并将它结集出版。《中国教授闯纽约》,这部从大江南…  相似文献   

2.
纽约求职记     
《我在纽约做公务员》一书作者张素初是张治中将军的女儿,她旅居美国25年,曾在纽约《中报》和《北美日报》等新闻媒体工作。本文中,作者讲述了她在纽约求职市政府社会服务部公务员的亲身经历。[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蒋经韬 《新闻前哨》2006,(11):78-80
在美国,凡是有华人生活的城市,都有至少一种甚或是多种华报纸,在大中城市尤为典型。像纽约、洛杉矶、芝加哥、旧金山、休斯敦等城市,大大小小的中报纸多达十几种甚至几十种。纽约作为美国的经济中心、化中心、人口第一大城市和华人最多的城市(约有50万华人),目前拥有《侨报》、《世界日报》、《星岛日报》、《中华经济时报》、《华美日报》、《明报》等约20种华报纸。在美国第三大城市芝加哥,有华人近10万,就有5份华报纸:《芝加哥华人论坛报》、《芝加哥时报》、《化与生活》、《辰报》、《美中新闻》。在全美这些华报纸中,《侨报》、《世界日报》、《星岛日报》等报纸的影响力最大,发行量占了华报纸总发行量的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4.
2006年11月10日,几乎所有的美国报纸都在头版以图片新闻的方式报道了一位新闻工作者去世的消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60分钟》(60 Minutes)的主持人布莱德利(Ed Bradley)因患白血病在纽约曼哈顿西奈山医院(Mount Sinai Hos-pital)去世,终年65岁。“以报道天下新闻为己任”的《纽约时报》也在头版右下角用较大篇幅加以报道。《华盛顿邮报》头版还加边框突出了这一消息,给出的版面甚至远大于“布什约见新当选的民主党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这条热点新闻。而纽约长岛的《每日新闻》(Newsday)更是在杂志封面似的头版以布莱德利的照片做主图。  相似文献   

5.
因金融危机而陷入困境的美国报纸越来越多,具体表现就是报纸发行量不同程度地下降:《华盛顿邮报》下降了1.9%,《时代日报》下降了3.6%,《洛杉矶时报》下降了5.2%;《纽约邮报》减少了6.3%,《每日纽约时讯》减少了7.2%,《芝加哥论坛》减少了7.8%,《休斯顿记事周刊》更是下降了11.7%。《时代纽约周末版》、《华盛顿邮报周末特刊》等排名靠前的周末版报纸情形也不乐观^①。  相似文献   

6.
在华人聚居的大中城市,差不多都有一种或几种华人报纸。纽约作为美国的经济中心、化中心、人口第一大城市和华人最多的城市,目前拥有《侨报》、《世界日报》、《星岛日报》、《中华经济时报》、《华美日报》、《明报》、《自由时报》、《成报》、《商报》、《新报》、《电视报》、《汇报》、《大公报》、《信报》等约20种华报纸。  相似文献   

7.
子川 《新闻记者》2005,(1):50-50
《卫报》(The Guardian),新闻之刀网站(wwwnewsknifecom),《纽约太阳报》(The New York Sun)。  相似文献   

8.
《中国新闻周刊》2007,(48):16-16
被公认为英美现代法系开山鼻祖的《大宪章》,其一珍贵拷贝近日在纽约苏富比拍出2130万美元的天价。  相似文献   

9.
《新闻传播》2009,(6):5-5
日前,新闻集团主席默多克表示,集团旗下一些较有竞争力的报纸将在12个月内开始试行向报纸网站读者收费。该集团旗下报纸包括《华尔街日报》、《纽约邮报》、《伦敦时报》、《太阳报》和《澳大利亚人报》等,其中《华尔街日报》电子版已开始收取订阅费。  相似文献   

10.
《新闻前哨》2005,(12):68-68
美国《纽约时报》日前宣布,该报将从今年12月16日起出版电影杂志《电影全接触》,免费赠阅给纽约、芝加哥、洛杉矶和旧金山等美国8个城市的电影观众。此举,被认为是该报为扩大读者群而采取的又一举措。  相似文献   

11.
爱心的奉献──《中国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书系》读后郑光中1990年3月30日,联合国在纽约召开了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会上通过了《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和《执行90年代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行动计划》。1991年3月18日,李鹏,总理在...  相似文献   

12.
盛韵 《编辑学刊》2012,(4):56-59
《纽约书评》是美国知识界的必读,创办半世纪以来,定义了美国甚至英语世界的智性讨论。本文介绍了《纽约书评》的创刊缘起、办刊立场与风格以及经营与发行方面的特色。"至死方休"是《纽约书评》的一个鲜明特色,总编、特约漫画家和核心作者为之奉献一生,读者一读也是一辈子。对作者群、对刊物内容的极致追求也成就了《纽约书评》稳定的读者和盈利。  相似文献   

13.
娜斯 《青年记者》2007,(1):64-65
每次回国,总惦记纽约家中订的那些刊物看不上,因为美国的周刊星期一寄到家中,所以星期一晚上是我翻阅杂志的时间,已成规律了,不如此就有生活离轨之感。对于纽约略有些化的人来说,星期日的《纽约时报》是雷打不劝的阅读,星期六出去玩,最完美的星期天午后则是喝着咖啡读《纽约时报》星期天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冯艳 《网络传播》2010,(3):32-34
最近,传媒大亨默多克宣布结束在线新闻的免费时代,在12个月内,其新闻集团旗下一些报纸将向网站读者收费。默多克手中拥有多家著名报纸,包括《华尔街日报》、《纽约邮报》、《伦敦时报》、《太阳报》和《澳大利亚人报》等。目前《华尔街日报》电子版已成功收取订阅费。此举一出,应者云集,结束免费在线阅读的呼声渐成燎原之势。  相似文献   

15.
四书     
《津图学刊》2004,(5):78-78
南宋(1127--1279年)及以后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其《沦语》、《孟子》皆先秦已成书,《大学》、《中庸》摘自《礼记》。《礼记》虽为汉人编定,但其内容则采自先秦旧作,早已列为五经之一。南宋哲学家朱熹(1130——1200年)继承北宋程颢、程颐之理学.推崇《大学》、《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并重.著有《大学中庸章句》、  相似文献   

16.
黄永进 《视听界》2009,(4):80-82
干金易得,好剧难求。电视剧的购买方、制作方莫不如此。 好剧是指历久弥新,在各种播出环境中都经得起考验的经典佳作。如《大宅门》、《红楼梦》、《西游记》、“亮剑》以及某些版本的金庸武侠剧、琼瑶言情剧等等;还有一类随行就市的流行剧种,菁芜杂陈,这类剧切中时弊,引领时尚,带有时代标识,迎合了特定时代特定环境背景下的观众群,比如首部直面“第三者”现象的《牵手》,反映城乡婚姻矛盾的《新结婚时代》以及《渴望》、《北京人在纽约》、《大雪无痕》、《双面胶》等等。  相似文献   

17.
1993年8月,贵州省委机关报创办了全国第一家都市报《贵州都市报》。次年1月,《三秦都市报》在西安问世。时隔一年后的1995年,《华西都市报》、《大河报》、《南方都市报》、《三湘都市报》相继创刊。1997年,《楚天都市报》、《海峡都市报》诞生。之后,全国省报除少数省市区外基本上创办了省级晚报都市报。都市报群体在全国兴起。经过10多年的发展,都市报群体不断壮大。时至今日,都市报业发展中出现了某些转折,其突出表现是都市报群体分化特征日趋明显。  相似文献   

18.
朱咏东  梁敏 《新闻知识》2007,(12):53-54
黄色新闻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新闻史上,源自19世纪末美国两位著名报业大亨威廉.赫斯特与约瑟夫.普利策的竞争。1895年,威廉.赫斯特收购《纽约新闻报》,开始同普利策的《世界报》展开竞争。在赫斯特进入纽约新闻界前,普利策的《世  相似文献   

19.
2012年末,美国《纽约邮报》刊登"地铁死亡照",引起"新闻职业道德"争论。让本来就十分敏感的问题再一次成为舆论的焦点。本文介绍了《纽约邮报》对此事件的图片及标题使用,并对比了其他"小报"报道重点的不同。  相似文献   

20.
康乐 《新闻传播》2006,(11):46-47
王作龙,哈尔滨日报农村部主任,高级记者,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 作品《用热血亲吻祖国的土地》1985年7月5日在《黑龙江日报》发表后,获全省优秀通讯员好新闻一等奖。 作品《榜样的力量》1989年12月22日在《人民日报》发表,后被选入全国高中二年级语文补充教材。 《酒神曲》获1991年“龙江跃马报告文学一等奖”。 《90亿公斤,检验了什么?》获2004年度黑龙江好新闻一等奖。 《农民的好医生战胜军》获中宣部2005年先进性教育优秀新闻作品奖。 出版双城籍作者丛书散文集《悠悠故乡情》、北方记者丛书通讯集《青山遮不住》、散文集《感谢痛苦》、长篇纪实文学《血战双城堡》。[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