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过滤小技巧     
在中学化学实验中 ,要制备许多如澄清石灰水等需要过滤的液体供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使用。在普通的操作中要多次向过滤器添加液体 ,既费时又麻烦。现介绍一种过滤方法 ,只需在开始加一次液体 ,直至过滤完毕不用进行任何操作。仪器 :50 0 m L容量瓶、漏斗、铁架台、烧瓶夹、铁图 1圈、50 0 m L烧杯或细口瓶。操作步骤 :一、组装仪器1.准备好过滤器 ,把漏斗放在铁圈上。2 .用烧瓶夹将空容量瓶固定在铁架台上 ,调整烧瓶夹、铁圈上下位置 ,使容量瓶口低于滤纸边缘0 .5cm— 1.0 cm。二、过滤1.将混浊液体加入容量瓶中。2 .将容量瓶口朝下在烧…  相似文献   

2.
“自制简易净水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化学》中的家庭小实验。该实验使学生对水的净化原理,以及“用具有吸附作用的固体过滤液体,不仅可以滤去液体中的不溶性杂质,还可以吸附掉一些溶解的杂质,除去臭味”等知识有更深刻的记忆。对该实验进行改进,既能使学生顺利完成实验,对知识举一反三,将化学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溶液浓度及溶液配制(第五讲)北京教育学院西城分院张世竞在化学实验教学中,除直接使用从试剂商店购买来的固体试剂和液体试剂外,还要使用各种不同浓度的试剂。因此,溶液的配制是实验室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技能。溶液的配制大致可分为:非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准溶液配制、...  相似文献   

4.
(1)发明点 直接从测力计上读出液体密度值,达到液体密度和力两测量的目的。(2)发明背景与原理 大部分教师在初中物理浮力知识的教学中,常要求学生设计一些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其中就有用弹簧测力计测液体密度的设计型实验,  相似文献   

5.
对混合物分离实验的改进北京市平谷县夏各庄乡张各庄中学尚强在初中课本第四章第五节中,讲了分离混合物的两种方法。其中用结晶法分离混合物中有一个演示实验,由于所用的药品氯化钠和硝酸钾均为白色(无色)晶体,溶液均为无色液体,使此实验现象极不明显。只好借助理论...  相似文献   

6.
本单元实验较多,操作比较简单。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尽量创造条件,采用“边讲边实验”的教学方法。这样既便于学生的观察,又可以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兴趣。1演示实验分析与教法建议[实验10-1]酸、碱指示剂实验分析在初中,我们只要求学生掌握石蕊和酚酞两种指示剂。①石蕊的配制方法———将1g石蕊溶于50mL水中,静置一昼夜后过滤。在滤液中加入30mL95%的乙醇,再加水稀释至100mL。②酚酞的配制方法———将1g酚酞溶于1000mL 90%的乙醇中。[实验10-2]硫酸和盐酸的物理性质实验分析观察硫酸和盐酸的物理性质时,最好用原装满瓶的硫…  相似文献   

7.
该实验是一个定性的学生实验,按照课本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步骤进行学生实验,是完全能够达到预期的实验目的,但是这样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步骤往往造成大量的药品浪费。为了节约药品,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从实验仪器,实验药品,实验步骤三个方面作了一些更动,既达到了实验目的,又缩短了实验时间,同时节约了大量的药品。  相似文献   

8.
实验操作中考,给化学教师们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有待于我们去探索、去研究。笔者参加了我市首次化学实验操作考试的监考工作,现结合学生操作考试中的一些问题,谈谈看法:一、实验操作中出现的错误实验操作考试要求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操作及实验报告,是对学生心理素质、动手能力的综合检验,我在监考中发现少数学生操作娴熟,动作规范,报告清晰。但大多数学生在考试中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在粗盐提纯实验中有:1物砝放反;2称量时仅在一个托盘上放纸;3不知道取下天平上的护脚,从而无法进行调平操作;4过滤时不用玻璃棒引流,直接将待过滤的液体倒…  相似文献   

9.
巧制石灰水     
中学实验室中石灰水用量大,而且使用时必须新制。一般的制取方法是,先配制氢氧化钙的过饱和溶液,再过滤或澄清后直接倾倒。过滤制取石灰水比较慢,并需常更换滤纸;澄清后直接倾倒,容易将下部的氢氧化钙沉淀倒出,使澄清石灰水不澄清。并且在过滤和倾倒过程中,石灰水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使其变质,降低氢氧化钙的含量。根据笔者的实践经验,现介绍一种集配制、分装、贮存石灰水于一体的方法,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玻璃棒——一个小小的无名之辈,虽无资料对它赞赏和描述,不过它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充当搅拌棒 在实验中,要使固体较快地溶解或几种液体充分的混合,常用玻璃棒进行搅拌便能达到目的。例如,配制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时,将称量的NaCl放入干净的烧坏中,加入少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其迅速充分的溶解,再移液、定容即可。 二、充当引流棒 实验中,要将液体转移,玻璃捧是最好的引流  相似文献   

11.
在木炭(或活性炭)吸附红墨水的色素实验中,教材采用块状的木炭(或活性炭),且缺少过滤操作,存在耗时长、实验现象不明显等缺陷。文中从实验药品和实验装置两方面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实验,操作简便、效果明显、耗时少。  相似文献   

12.
溴蒸气对人体的伤害及消除方法广西藤县中学黄兰馨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有几个实验用到溴素和浓溴水。实验教师在准备实验时,分装溴素、配制浓溴水,以及师生在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时,都有溴蒸气溢出。溴是深红棕色发烟液体,挥发性很强,溴气为空气重量的5.5倍...  相似文献   

13.
酚酞试液遇碱溶液变色的实验中,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大小对实验的效果有没有影响?用酒精配制的酚酞试液在实验中为什么会出现白色浑浊物?文中对此进行了探究。通过实验表明:用蒸馏水配制的酚酞试液与碱溶液反应,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要尽量低些,才能保持红色的时间会更长;用酒精配制的酚酞试液与碱溶液反应,酒精中溶解的酚酞要尽量少些,才能避免白色浑浊物的出现。  相似文献   

14.
注射器式气体发生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的化学实验中,有毒气体的制取常常是令人烦恼的问题之一。毒气的扩散将不同程度地污染环境,直接危害实验者的健康。当很多学生挤在一个实验室里的时候更是如此。我们推荐的新装置可以解决这个难题。 有毒气体可以在一个塑料注射器里安全地制取,它不会漏出而扩散到教室里,这样,教室里的每个学生都可以使用注射器来进行实验了。下面介绍两种不同尺寸的注射器式气体发生装置。 ①5ml注射器式发生器 教师准备工作 首先计算出1ml固体药品产生出4ml气体所需要的液体试剂的体积(我们假设8滴盐酸加到1ml FeS粉末上能产生4ml  相似文献   

15.
把教材中的配制氯化钠浓度2.0mol/L改为0.2mol/L,0.5mol/L改为0.01mol/L,一个分组实验下来,可节约氯化钠20来斤(我校高一为30个班,实验班要求人人做实验)。30个班所配成的氯化钠溶液,可改为几个班配硫酸钠,几个班配碳酸钠等等溶液作为后面实验的备用试剂。这样,既节约药品又减轻实验员的劳动。  相似文献   

16.
小学是一个充满幻想和富有好奇心的年龄阶段,学生乐于在实践中探究、在实践中认知。在以往教《光和色》一课时,学生在学习色光的合成时感到十分吃力,因为课本上的色光合成实验效果并不明显,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很难得出结论。为了使学生在课堂上有效地进行自主探究活动,我进行了深入地思考与研究,终于找到了利用计算机显示器作为研究对象解决色光合成的好方法。但是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随意地调节显示器上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发光点呢?新的问题又摆在了我的眼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用VB做了一个小程序,起名为“配光器”,让学生可以利用改变显示器上发光点的亮度来做色的合成实验。  相似文献   

17.
1 “袖珍”多功能气体发生器的制作球型干燥管两只、单孔塞、70°角玻璃导管、尖嘴管、胶管及其他辅助材料。如图 1安装好实验装置。其中处于低位的干燥管作为反应容器 ,高位的用于储液。使用时 ,在反应器中加入固体药品 ,安上单孔塞 ,另一端加入液体药品 ,反应开始。若用弹簧夹夹住出气胶管 ,则液体药品被压入储液管 ,反应停止。①氧化铜 ②石棉绒 ③锌粒④铜丝网 ⑤胶管 ⑥铁丝 ⑦木架图 1 (1)装置的用途1)氢气的制取及性质实验①先在 70°角玻璃导管中部放置一小团石棉绒 ,然后将导管插入氧化铜粉末中后取出倒立 ,再放置一小团石…  相似文献   

18.
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用品制成简易的实验仪器,或替代实验用的化学药品,既有助于解决实验仪器、药品的短缺问题,又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以及节约和创新意识。结合教学实践,从演示实验、探究实验和家庭小实验三方面,浅谈低值替代品在初中化学实验中的利用。  相似文献   

19.
高中物理中,液体表面张力的概念是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获得的。过去一般用金属丝弯成圆形、正方形等线框,用肥皂液定性地演示皂液表面张力的存在,实验效果受到一定的限制。现介绍的新型液体表面张力演示器,是根据扭力天平的原理,用较长的指针演示扭力的微小变化,其灵敏度高,可见度大。标度示值经过砝码替代后,能从标度板上直接读取液体的表面张力。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人教版)化学教材中的实验涉及不同物质不同浓度的溶液有很多。为了方便广大教师使用,我们将新课标人教版化学必修Ⅰ、化学必修Ⅱ、选修1~6全部教材中所用到的不同物质不同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分别列入以下4个表中(省略饱和溶液的配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