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面板数据的我国各地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价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本文利用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从1999到2002年的科技投入的面板数据和从2000到2003年的科技产出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价模型,计算得到了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值。与以前的研究相比,本文的结果可靠性更高,为进一步寻找影响我国各地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要素提供了更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从1999到2002年的科技投入的面板数据和从2000到2003年的科技产出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价模型,计算得到了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值.与以前的研究相比,本文的结果可靠性更高,为进一步寻找影响我国各地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要素提供了更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结合DEA的BCC模型与SE-CCR模型,对我国30个省域的科技投入产出的相对效率进行评价与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绝大部分省域的科技投入产出处于非DEA有效状态,受技术无效与规模无效的双重作用的影响。鉴于它们处于规模报酬递减状态,为提高科技投入产出效率,应在既定投入规模下加强提升科技管理水平,不断增加科技产出。  相似文献   

4.
选取我国30个省域2009—2017年相关数据,利用DEA-SBM模型测算我国省域绿色创新与绿色发展效率,进行两系统耦合协调分析。研究表明,我国绿色发展效率整体较低,无效地区偏多,但绿色发展效率差异不断缩小并保持着不断提高的趋势;绿色创新效率整体偏高且相对稳定,绿色创新效率在波动中有缓慢上升的趋势;绿色创新效率与绿色发展效率整体存在较强的互动关系和较高的协调水平,且有增强的趋势,但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并据此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地区间差异显著。选取我国30个省(区、市)2001—2012年的粮食生产与农业部门资本投入面板数据,研究我国粮食生产技术效率与农业部门资本投入的空间区位异质性、外溢性和扩散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粮食技术效率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并且农业部门资本投入对技术效率的空间扩散影响显著。针对该问题要着力加强西  相似文献   

6.
运用Malmquist指数方法测度了1998-2005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资源配置中的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和总效率,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对影响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变化的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该研究的价值在于揭示中国科技资源配置中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和规律性,为有关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科技资源配置决策提供尽可能接近现实的数据库和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贾岩 《现代情报》2009,29(2):219-221
伴随信息化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科技资源组织结构和运行效率进一步优化。然而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问题,导致了我国科技资源配置的区域差异性。本文引入Cross-efficiency DEA算法,从科技资源投入、产出的视角对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对应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测算。利用Cross-efficiency在群体综合评价中能够完全排序的优点,可以获得区域资源配置效率的排序结果,从而为区域科技管理提供有效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8.
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及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斐  杜德斌  李恒 《科学学研究》2012,30(8):1198-1205
科技资源作为国家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其配置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内涵和结构,利用全国31个省市区1998-2010年的相关数据,在构建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各个区域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测度。运用比较优势原理,采用NRCA模型,计算区域各科技资源要素配置效率的相对比较优势。结果表明:历年来各区域整体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都有所提升,但空间差异的分布格局变化不大,区域科技人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配置效率的比较优势是影响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9.
运用超效率DEA视窗模型对我国沿海11个省(区、市)2006—2012年海洋科技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评价,进而综合Malmquist指数与聚类分析深入挖掘效率变化的区域差异及原因。研究发现:全国层面上,海洋科技投入产出效率的增长主要得益于管理水平的提升和规模的优化;区域层面上,各省(区、市)的海洋科技投入产出效率变化可分为积累带动型、应用带动型和低增长型三类;驱动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但效率下降则主要源于海洋科技知识积累和改进不够。  相似文献   

10.
研究基于投入产出角度建立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对陕西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分析.分别采用超效率SBM-DEA模型和超效率DEA模型对陕西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静态效率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政府教育投入力度、产业结构调整、对外开放程度、环境治理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对陕西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考虑环境约束下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测度更为科学合理.政府教育投入力度、产业结构调整、环境治理程度与陕西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正相关,这3个因素的正向提高能够促进陕西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进步,对外开放程度与陕西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负相关,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陕西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这个相对值并没有显著影响.为进一步提升科技资源配置效率,陕西需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环境、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环境污染治理投入.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DEA模型测算了全国和各地区科技资源配置的Malmquist指数及其分解情况.研究结果显示:(1)2000年以来我国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呈不断优化态势,但目前投入结构尚不尽合理,市场的基础性配置作用未能充分显现,我国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尚有进一步提高的潜力;(2)我国TFP增长主要源于技术效率提升和技术进步的双重影响,北京、天津和新疆等共15个省(市、区)科技资源配置的TFP增长或下降主要受技术进步变动的影响更大,黑龙江、江苏和陕西等8个省份的TFP变动主要受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动双重叠加的影响,河北、福建和青海等6个省区的TFP增长或下降主要受技术效率变动的影响.鉴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选取2006—2014年我国30个省市区科技金融投入与产出的面板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和SFA模型对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和科技金融效率值进行评价。研究表明在样本期限内,我国科技金融效率上升6.56%,但是效率水平不高;科技金融效率在区域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总体上来说东部地区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但是江西、贵州等地的科技金融效率提升较快;我国各地区可以分为4类,大部分的投入规模与效率水平比较匹配。  相似文献   

13.
以2015—2020年我国31个省(区、市)为研究对象,利用SBM-Malmquist模型对我国科技创新效率进行静态与动态测算并选取《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1》中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最高的十大省(区、市)进行重点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整体科技创新效率较低,但有向好趋势,区域间呈现出“西部>东部>中部”的态势;我国科技创新效率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对科技创新效率的拉动作用抵消了技术效率衰退的影响;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最高的上海市和北京市分别出现科技创新投入冗余和技术进步不足的问题。为实现我国科技创新自立自强,需从区域协同、技术进步、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发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省域科技创新效率演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樊华  周德群 《科研管理》2012,33(1):10-18,26
本文运用规模报酬可变的DEA模型测度2000-2007年中国省域科技创新效率并分析其收敛性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科技创新效率具周期性波动演化特点;东部省域科技创新效率高于中西部省域,西部省域科技创新效率提高快,赶上并超过了中部省域;西部省域科技创新效率具有绝对和条件收敛特征;全国和东中部省域科技创新效率条件收敛显著,绝对收敛特征不明显;考察期内工业结构、对外开放度、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对科技创新效率具有正影响效应,而政府影响力具有负向作用。研究结果为国家及地区科技创新效率政策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5.
基于随机前沿分析的我国区域研发资源配置效率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建立了随机前沿知识生产函数模型,以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为载体对其1998-2005年的研发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测度,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指出我国区域研发资源配置效率整体水平较低、差距较大且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不显著,并提出了提高研发资源配置效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利用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面板数据,运用经济计量学中的相关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对影响我国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水平的要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确定了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面板数据的定量分析结果比基于2000年全年的横截面数据的定量分析结果更可靠。定量分析得出的四点结论可为制定合理的科技资源配置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根据SBM模型测算出的效率值将我国29个省市划分为四个梯队和一个异常组,并通过对每个决策单元的Malmquist指数进行分解,进一步分析和评价了我国不同地区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结果表明:我国整体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但有缓慢提升趋势;区域科技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的趋势;相较于知识创新成果,经济产出有很大的不足.最后针对此现状提出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湖北是农业大省,但不是农业强省,一定程度上在于农业科教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本文在对湖北农业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农业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曼奎斯特指数方法测度2000-2012年湖北省农业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结果表明:农林牧渔业科研机构技术效率平均提高了1.6个百分点,说明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呈现上升的趋势,但不同行业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技术进步率的降低导致农林牧渔业科研机构全要素生产率平均下降了0.6个百分点;农林牧渔业科研机构的规模效率值大于1,逐渐达到适度的规模水平。政策建议:要合理定位政府与市场的角色,充分发挥市场在农业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同时注重政府作用的发挥。农业科技投入的强度、方向适度微调。进行农业科技资源的有效整合。  相似文献   

19.
首先利用DEA-BCC模型测度了我国31个省域2007—2011年RD效率,再使用Moran's I指数值验证了RD效率的空间相关性,最后基于SLM模型分析了RD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2007—2011年间,我国各省域RD效率呈现全域上的集聚特征,局域上的溢出效应;政府干预程度、外商投资额、国际贸易额、人力资本等对RD效率产生正向影响,而市场垄断程度对RD效率产生负向效应。  相似文献   

20.
应用DEA中的CCR和BCC模型,以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大中型企业的RD经费内部支出三个指标来代表科技投入,科技论文数、发明专利申请数和新产品销售收入三个指标来代表科技产出,通过对福建省科技资金按执行部门配置效率的纵向比较,对1998—2010年福建省各执行部门的RD资金进行数据分析,发现福建省科技资金配置的投入产出整体情况良好;再通过福建省科技资金按执行部门配置的效率与国内31省的横向比较,对2010年国内31省各执行部门的RD资金进行数据分析,发现福建省科技资金配置的效率与其他30省相比存在着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不足的问题。福建省应通过调整科技资金结构,扶持新产品发展,鼓励企业创新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措施来改善福建省科技资金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