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红商代夯土基址从24个入围的重要考古发现中胜出,被评为2006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基址的发现,凝聚了几代考古人的心血,基址的发掘得到国家文物局、省、市、县相关部门及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和支持。遗址的研究工作还在继续,终将结出累累硕果。  相似文献   

2.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秦阿房宫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从2002年至今的阿房宫遗址考古工作说明,当年的阿房宫前殿建筑只构筑了规模庞大的建筑基址,地面之上的主体建筑并未实施。  相似文献   

3.
市区发现元代建筑基址最近,天津考古工作队在城市考古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在挖掘大直沽天妃宫遗址时,揭露出依次叠压的元、明、清时期的文化堆积,出土了元、明、清三个时期的建筑构件和各类生活器具。这是首次在天津南区范围内发现的元代建筑。专家认为,大直沽天妃宫遗址的考古发现,对于确定天妃宫的始建年代,确定金代直沽寨、元代海津镇的具体位置,研究天津城市史、传统的期的妈祖文化、天津古代建筑等都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天津考古获重大突破@程实  相似文献   

4.
《历史教学(高校版)》2008,(10):F0004-F0004
“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织的全国性的评选活动。这次评选出来的考古大发现项目是最具学术性、科学性及权威性的。本丛书即在“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基础之上精选了若干项目,每个项目编为一本书。  相似文献   

5.
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已有46周年,经过长期和大规模的发掘,已经取得很大的成果,成绩斐然。目前学术界主要倾向认为这是一处夏代中晚期的都城遗址,即斟。在过去考古发掘的基础上,近年又有新的很重要的发现,如发现和发掘多座宫殿基址,宫城城墙和中心区的道路网络系统等。并在3号宫殿基址院落内发现成组的贵族墓,特别是在02M3的随葬品中,有一条罕见的身长64.5厘米用绿松石摆塑的龙和一个铜铃。给二里头遗址是夏都斟,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证。  相似文献   

6.
《历史教学(高校版)》2008,(6):F0004-F0004
“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织的全国性的评选活动。这次评选出来的考古大发现项目是最具学术性、科学性及权威性的。本丛书即在“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基础之上精选了若干项目,每个项目编为一本书。这些项目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已有46周年,经过长期和大规模的发掘,已经取得很大的成果,成绩斐然.目前学术界主要倾向认为这是一处夏代中晚期的都城遗址,即斟(寻阝).在过去考古发掘的基础上,近年又有新的很重要的发现,如发现和发掘多座宫殿基址,宫城城墙和中心区的道路网络系统等.并在3号宫殿基址院落内发现成组的贵族墓,特别是在02M3的随葬品中,有一条罕见的身长64.5厘米用绿松石摆塑的龙和一个铜铃.给二里头遗址是夏都斟(寻阝),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证.  相似文献   

8.
《历史教学(高校版)》2008,(5):F0004-F0004
“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织的全国性的评选活动。这次评选出来的考古大发现项目是最具学术性、科学性及权威性的。本丛书即在“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基础之上精选了若干项目,每个项目编为一本书。这些项目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和意义、在国内外曾产生重大影响、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略论偃师二里头遗址为夏都斟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巳有46周年,经过长期和大规模的发掘,已经取得很大的成果,成绩斐然。目前学术界主要倾向认为这是一处夏代中晚期的都城遗址,即斟鄩。在过去考古发掘的基础上,近年又有新的很重要的发现。如发现和发掘多座宫殿基址,宫城城墙和中心区的道路网络系统等。并在3号宫殿基址院落内发现成组的贵族墓,特别是在02M3的随葬品中,有一条罕见的身长64.5厘米用绿松石摆塑的龙和一个铜铃。给二里头遗址是夏都斟鄩,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证。  相似文献   

10.
自建国以来,河北地区发现的北朝墓葬达百座之多,经考古工作人员调查、发掘清理的共有30余座,学界对于该地区北朝墓葬的考古调查、考古发掘和研究,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11.
1974年,陕西兵马俑及秦始皇陵被发现,引起了海内外的轰动。众多历史学者和考古专家通过对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的研究,指出秦人应有四大陵园区,并努力寻找它们的所在地。到1987年,秦人四大陵园中的二、三、四陵园,即雍城陵园、芷阳陵园和始皇陵园都在陕西省被先后发现。但秦人的第一陵园——“西垂陵园”在哪里,却始终无从得知。  相似文献   

12.
商丘地区地处河南省东部,坐落在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的环抱之中,北邻山东省西南部,东面和南面与安徽省接壤,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地下文物极为丰富。多年来,由于考古工作者的努力,文物考古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不少考古发现非常重要,这对于反映商丘历史发展概况是很有价值的。一、早期考古学文化的重要发现商丘位于黄河流域冲积平原,泥沙淤积较厚,古文化遗址埋藏较深,给这一地区的考古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揭示该地区的早期考古学文化面貌,考古工作者做了大量的工作,在考古调查的基础上,曾对永城造律台、黑孤堆、曹桥、王油坊、…  相似文献   

13.
《生物学教学》2014,(2):70-71
据2013年8月31日《海口晚报》报道,8月24日至26日举行的"世界考古-上海论坛"公布了"2011年至2012年世界年度十大重要田野考古发现"和9项"世界重大考古研究成果"。其中,9项重大考古成果中的第一项"中国西南晚更新世一全新世过渡时期古老型人类的发现",揭示了过去从未知晓的一种或几种古老型人群的存在。  相似文献   

14.
被称为"西域襟喉"的新疆巴里坤草原是古丝绸之路的草原通道,它南北三、四十公里,是内地进去新疆的东大门之一,古人称之"甘露川"。在巴里坤草原东黑沟南缓坡,考古人发现三座呈等腰三角形的起伏高台土坡,附近还有墓葬、大量的石围居址基址和几千幅岩画,被认定是是游牧民族的统治中心——王庭的所在地。  相似文献   

15.
赵都邯郸故城是在现代考古学出现之后,才逐步被发现并得到认识的。根据原有考古资料,特别是近10多年来大量新的考古发现,进一步对战国至两汉时期赵都邯郸城的地理位置与范围、城市兴衰与变迁、城区布局与功能、陵墓分布与特点、人口数量与经济等问题作了系统地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认识或推断。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秦阿房宫被描述得无比恢弘、壮丽、奢华,而最终却被项羽焚毁,变成一片焦土.但是近年来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向传统的看法提出了尖锐的挑战:新的考古资料证实,秦阿房宫前殿没有建成,只是构建了前殿基址.至于秦阿房宫的恢弘壮丽更是无从谈起,传说中的阿房宫"泰始皇上天台"遗址、"磁石门"遗址、"烽火台"遗址,不是建于秦代晚期,而是始建于战国时代中晚期.其遗址所反映出来的形制不是"宫门"、"烽燧"一类建筑,而应为上林苑宫馆性质的高台建筑.阿房宫在秦代以后,被人们越说越大,尽管人们是出于"善意",以泰之暴政、急政而速亡为戒,但是历史事实却不能随意"夸大",尊重历史的真实性,是历史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的邯郸考古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促进了邯郸故城考古与历史的全面结合研究。21世纪以来有了一个新的发展,考古工作的主要区域在“大北城”所在的城区,重要成果包括大北城内两座城址的发现与认定:赵王城南郊防御壕沟系统的发展;赵王陵2号陵附葬车马坑的发现等,使邯郸故城的研究也进入新阶段。  相似文献   

18.
海南新石器时代考古的发现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新石器时代考古的研究,近几年来已有了可喜的进步,但相对全国而言,还处于一种较为后进的水平,其研究尚缺乏应有的深度和广度.为弥补海南新石器研究的不足,本文拟对解放以来发现的海南新石器时代考古资料进行勾勒、归纳,并就其中的几个主要的问题略抒己见,舛误之处,请读者斧正. 一、发现与分布据统计,自1951年以来,各级考古和文物部门先后在陵水、万宁、琼中、保亭、乐东、白沙、文昌、定安、琼  相似文献   

19.
香港考古发现5000年前居住遗迹香港与内地的考古学家联手合作,日内在香港南丫岛大湾村沙堤附近成功发掘出5000年前先民村落居住遗迹,同时发现大量陶片及多种石制工具。考古学家认为,这次考古发现证明香港地区远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便有先民居住在陆地的固定房屋...  相似文献   

20.
冯广宏 《成都师专学报》2007,26(6):18-21,29
近年来,古蜀文化遗址考古发现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文将近年古蜀文化遗址考古发现与古蜀传说史迹相拟合,使古蜀社会发展面貌更为清晰,相信对建立新的巴蜀古史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