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蔡睿 《精武》2012,(23):8-9
本研究采用文献法、实验法,运用各种生理指标测试仪器采集运动受安静及运动中的各种形态生理指标。研究优秀女子拳击动员的基本身体形态和生理机能指标,通过对研究结果的深入分析与探讨,总结出女子拳击队员的选材标准和供能特点。研究表明,女子拳击运动员的基本形态机能具有明显的专项特点,该研究可为其他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础,为我国女子拳击运动员的选材提供一定的标准和依据,以遮到提高女子拳击运动员竞技水平目的。  相似文献   

2.
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是国际公认有效和可靠的个性心理特征测量的工具。本文以山东体育学院女子拳击运动员、非拳击项目女运动员和曲阜师范大学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并对她们的个性心理特征进行16PF测试与分析,目的在于指导女子拳击运动员的训练、选材,为女子拳击运动员心理健康教育和健全个性培养提供有益的借鉴,帮助她们不断健全自我的个性以适应体育竞技、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3.
《湖北体育科技》2017,(11):974-978
目的探讨我国优秀女子拳击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方法,以期指导拳击训练实践,提高训练效果。方法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测试法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参加2016年全国女子拳击冠军赛的54名拳击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通过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构建我国优秀女子拳击运动员身体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为拳击项目的科学选材评价、训练和监控及反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体育与科学》2014,(2):88-91
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以现代传媒对女性运动员的性别角色和身体形象构建为研究对象,对现代传媒影响下女性运动员身体的异化和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认为:性化与性感特征是现代传媒的娱乐主导倾向;在其影响下女性运动员的身体呈现"工具化"、"符号化"和"扭曲化"的多元异化发展趋势;现代女子竞技项目呈现性感化发展趋向;在男权文化的影响下女性运动员的身体扮演着客体化与边缘化的角色,呈现明显的符号化特征;男权文化的控制、价值需求、经济利益、工具化和功用化(功用性美丽和功用性色情)等因素的多元驱使是造成女性运动员身体异化的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5.
少年女子拳击运动员经期训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观察法对女子拳击运动员的经期训练进行研究,结合女子拳击运动员经期训练的生理、心理特点,提出女子拳击运动员在经期训练应注意的事项及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水平女子拳击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及恢复特点。方法:对24名女子拳击运动员在安静、递增负荷和运动后恢复期三种状态下进行测试。结果:运动员运动水平越高,VO2max越大,说明女子拳击项目要求运动员具备较强的有氧代谢能力;递增负荷过程中各指标的变化具有规律性,表明女子拳击运动员随着运动水平的提高和训练时间的延长,中、低水平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具有较大提升空间;运动后,中、高水平运动员的BLa恢复速度快于低水平运动员,说明其有氧代谢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7.
随着女子拳击运动被列入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世界各国都给予高度重视,不仅加大了对女子拳击运动的关注和投入力度,也增加了对其训练方法和手段的创新,使女子拳击运动员的技术突飞猛进,因此,奥运金牌的争夺也愈加激烈。在新设立的3个级别中,我国女子拳击运动员在51 kg级和75kg级上颇具夺金实力。为做到知己知彼,本文以英格兰优秀女子拳击运动员尼古拉·亚当斯为研究对象(表1),选取其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根据女子拳击世锦赛的比赛成绩,揭示出当今世界女子拳击的发展格局:金牌、奖牌日趋分散;亚洲逐渐崛起;欧洲国家依然是世界女子拳坛的主流;区域发展和项目发展不平衡.并根据中国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以及中国女子拳击在世界拳坛中的定位,提出我国女子拳击运动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提高技战术打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把握拳击项目制胜规律以及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训练方法和理论体系;注重后备人才和培养.  相似文献   

9.
目的:用两次跑台试验法评定优秀女子拳击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方法:以10名女子拳击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让受试者在Manark839E功率自行车上进行两次跑台运动实验,使用便携式血乳酸仪测量运动员在两次跑台运动后的血乳酸值.结果:第一次定量运动负荷后,△Lamax最大值为11.1mmol/L,最小值为6.93 mmol/L;第二次极限负荷强度下,最大血乳酸值出现在第5min和第3min,平均值分别是8.57 mmol/L和8.44 mmol/L.结论:定量负荷下血乳酸变化反映了拳击运动员ATP-CP储备水平;极量负荷下拳击运动员持续运动的时间以及最大血乳酸存在明显差异,能够反映运动员的无氧耐力水平.  相似文献   

10.
运用对比分析法、录像观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国际拳联新规则实施后2016年世界女子拳击锦标赛与2016年全国女子拳击锦标赛的各10个级别决赛录像进行研究与分析,总结出中国与世界女子优秀拳击运动员比赛制胜因素表现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国外运动员前后手直拳、摆拳使用次数、击中次数和击中率均高于我国运动员;(2)国外运动员的迎击战术运用次数、击中次数、击中率均高于我国运动员,间接迎击战术运用效果优于直接迎击战术;(3)国外运动员后仰防守反击的击中率较低、其它的防守反击战术的击中率较高;(4)国外运动员较多运用两拳、三拳主动进攻战术且击打效果较佳;(5)国外运动员的步法调整进攻时机、防守反击次数、击中对手次数远优于我国运动员;(6)我国运动员防守反击战术单拳击打效果较佳、国外运动员多拳击打效果较佳;(7)我国运动员在犯规种类和犯规次数上高于国外运动员。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我国女子拳击运动员有针对性的训练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