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一轮的教育改革,无疑对我们每一位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课时的减少,学习方式的改变,要求我们提高课堂的效率,用足、用活一堂课.那么怎样才能上出一堂出彩的课呢?这既是我们老师共同奋斗的目标,更是推进教学方式改革和发展素质教育的一个重大方向.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突出三大重点,切实提高课堂效率.1注重内容实在性,提高课堂内容的"丰满度"高中阶段的现时教学时间是很短的,以前一学期学习两本书刚好,通过晚自习和周末老师辅导、学生温习,基本上能  相似文献   

2.
通过观摩一年级下册<统计>教学,笔者记叙了这堂课的教学流程,分析了这堂课的主要优点及其不足,提出了动态生成的四个基本要求:精心设计,收获精彩;心系学生,善待"意外";紧扣问题,多方着力;睿智处理,妙用"生成".  相似文献   

3.
一堂完整的语文课是语文组织教学的基本单位。它不仅要求根据系统教学计划完成一定的教学量,而且还要使整个教学系统的个体内容和特点分散在每一堂课中体现出来。这就要求教师每上一堂课都必须胸怀全局,把握重点地进行精心设计。由于每堂课的时间是有限定的,而中学生的自制力普遍较弱。因此,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定量的教学内容,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就必  相似文献   

4.
陈正兵 《成才之路》2012,(10):68-68
正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课堂。我们广大体育教师应立足课堂,认真备好上好每一堂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积极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面,我就谈谈怎样提高体育课堂效率。一、精心准备体育课堂教案  相似文献   

5.
培养和发展小学生个性教育"是我校教科 研确立的主课题,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研究,我 们觉得这一主课题得以实施的主阵地离不开课 堂教学。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 一、构建多元化课堂教学目标,培养和发展 小学生个性 1.制定全方位的素质教育目标 我们的实验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必须从提高 整体素质出发,精心设计好思想道德、科学文化、 身体心理、劳动技能、创新再造等具体标准,这些 目标是就教学设计的整体而言,并非各有必须同 时同等得以体现,老师可根据所教学科、所教内 容、所教学生来制定。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力争 使…  相似文献   

6.
教学重点是教学内容的核心部分,是达成教学目标的最重要依托。一堂课的设计之中,如何确立和处理教学重点是教师必须考虑的关键环节。今年4月,笔者参与并指导了我院本科生参加了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历史教育专业教学技能竞赛。本文结合参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一课为例,就如何选择和处理教学重点这一主题,略谈自己的体会。一堂课的教学重点究竟如何确立?可能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有人认为,一节课的标题一、一堂课的教学重点取决于其立意与目标  相似文献   

7.
贾晓义 《考试周刊》2014,(95):19-20
<正>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在课堂,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决定教学的成败。为优化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教得有效、学得快乐,依据"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潜能"的发展观点,深入研究总结,建议从以下方面改进。1.优化教学目标根据素质教育的知识、能力、情感、实践、以整体素质发展的精神,依据总体优化目标,结合各学科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确立每一个学期、单元的目标,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8.
迟欢玲 《文教资料》2006,3(16):38-39
新学期初,教师如何利用这一黄金时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何通过第一堂课吸引住学生?如何利用这一课为整个一学期的教学打好基础?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讨论了在第一堂课上应该做的几件事情,如教学目标具体化、教学要求清晰化,了解学生的要求和期望以及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等。这些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闫丽华 《教师》2012,(36):97-97
一、课前精心准备是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前提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做好课前教学设计的准备,高效课堂教学的精心设计应该是以科学的设计教学目标为起点的,三维教学目标对实施高效课堂教学起着调控的作用,直接影响课堂的效率。因此构建高效课堂,要使历史"三维目标"协调发展。所以精心备高中历史教材、备高中历史课程资源,了解学生,根据课堂三维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对象的年龄、原有知识和认知能力等,去精心设计教学程序与方法:即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情选择不同的教  相似文献   

10.
王红彩 《成才之路》2009,(17):31-32
一、课堂导入的原则 1.围绕语文教学目的设计导入导入 设计一定要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来精心设计,切不可为了使学生产生兴趣而离题万里。教学的目的是上课的出发点和归宿。每一堂课都有具体的教学目的。一般说来。一堂课的教学目的应该包括:向学生传授哪些新知识,这节课应达到什么要求;要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对学生进行什么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等。  相似文献   

11.
谈谈板书     
好的板书,是课堂教学,特别是语文课堂教学最直观、最基本的辅助工具,它有增强教学效果的功力,开拓学生智力的作用,有经验的老教师,总是十分重视板书艺术,总是十分精心地设计着每一堂课的板书。刚刚走上教学岗位的青年教师大都没有受过精心设计板书方面的严格训练,在黑板上写字,常是随心所欲,有时一堂课不过只写十来八个字;有时却  相似文献   

12.
谢翠英 《福建教育》2006,(12A):32-32
课堂教学如何引人入胜,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一些生动有趣、富有意义的环节来吸引学生。一个故事。我在每一节课课前都给学生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内容丰富多彩。记得上学期刚接手五年级的一个班时,我精心准备了《唐僧师徒应聘记》。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自然这堂课效果也很好。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学习的途径日益多元化。但是作为在校学习的中学生,仍以课堂作为学习的主阵地。作为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个主阵地,扎扎实实地上好每一堂课,努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如何上好每一堂课呢?我的做法是:一、围绕单元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努力备好每一堂课现在的初中语文教材,是以单元为单位进行编排的。每个单元五篇文章,单元前都有“单元提示”,明确提出了单元教学目标及要求,这是我们教师进行单元每篇文章教学的依据。依据这个总目标、总要求,在熟悉单元每篇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围绕总目标、总要求,确立每篇文章、每…  相似文献   

14.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学也是如此,一堂课的开头十分重要,精心设计的导入,可以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并为整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新课程理念要求不同的导入方法,是英语教学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5.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语文教学必须进行教学改革,进行创新教学,语文老师必须打破传统的框框条条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这需要语文老师要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进行情境教学,把课堂的舞台真正让给学生。  相似文献   

16.
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虽然已上完一堂课,但是对于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却毫不清楚;或者在教师的备课本上明明写有三维教学目标,但课堂内却未见其踪影。看来这教学目标,这教学之灵魂,还没有在一些老师心中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7.
一、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也是教师积累经验,掌握规律、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环节。对备课的基本要求是:吃透大纲,粗备全书,细备单元,精备课时,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学期开学前写出二周的教案,平时提前一周写出教案。备课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一)学期备课。学期备课应在开学前的假期内完成。其主要任务是: 1.学习大纲。了解大纲中关于开设本学科的意义、任务、教学内容与体系,以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明确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讲授时间与教学进度。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们在生物学科推行了目标教学。教学目际的确定是依照教学大纲的目的和要求,以教材为依据,以具体的学情出发,从整体到局部进行。首先确定章节目标,然后根据章节目标制定每一课时的具体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确定之后。便围绕教学目标、针对教材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教案,优选教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其基本授课形式是:“激发动机,展示目标;优化程序,实施目标;矫正深化,整体达标”。那么如何围绕教学目标,组织课堂教学呢? 一、精心设计教学方案 教师在课堂上的精彩表演,靠的是课前的精心设计,写好教学方案。精心构造学习者的外部条件,促进学习者发生预期行为的改变。因此,教案设计必须考虑以下因素:①这一节课的  相似文献   

19.
一、有效的教学需要教师的精心预设上课之前必须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每堂课教学重难点,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方案,是我们每位教师上课之前必备的条件。但我认为精心预设更为重要,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血肉和骨干,在40分钟时间里,教师准备的课堂教学要经受学生的考验。如果没有课前的精心预设,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就会让教师应接不暇,手忙脚乱,难免造成教学内容的底线不保。所以,课堂上学生的“生成”能应付自如,教师的“预设”也要精心准备。  相似文献   

20.
作者经过一学期在对两个平行班级的相同课程采用不同教学方法的研究基础上,总结出了一套计算机操作课课堂教学方法,即"激发兴趣—确立目标—相互帮助自学实践—师生解疑—评价作品,修改完善"的"五步教学法",将一堂课分成五步来上。在教学中步步深入,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自主性,从根本上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想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