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整理与复习是对前一时段所学知识的梳理,需要将前一时段若干课时所学的众多知识点在一、二节课时间内进行整理,如果都在课上让学生逐一回忆所学概念的内涵、外延,课堂教学就可能会因为部分学生概念的遗忘而受到很大影响,复习课就可能上成新授课,预定的复习任务也就可能难以完成.因此,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在上复习课前就对要复习的知识点有较清晰的认识,对提高数学复习课的教学效率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复习课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在学习的某一阶段,以巩固、疏理已学知识、技能,促进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任务的一种课型.在一个学期开始和结束、一个单元或一小节教材结束的时候,通常要上复习课,毕业前的总复习,更要在一段时间里连续上复习课.传统的数学复习课,一般是教师自己或学生回顾讨论每部分的知识点,并让同学们互相补充,达到巩固基础知识的目的,采取的形式多种多样,如:语言阐述、图表、框架结构等.通过这样的复习让学生比较容易看出知识点之间的内  相似文献   

3.
<正>笔者认为,复习课应该打破传统模式,打破节与节之间知识的零散格局,设计一道典型题目,以问题串的形式贯穿整节课堂,将零散的知识融在一起,从而达到更加的复习效果.下面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复习"为例,介绍"问题串"成就的高效复习课堂.一、课前准备——分析学情,寻找例题课前,笔者对学生所做的练习反复查看,总结出学生最容易出错的知识点以及易错的题目,然后设计问题串.笔者认为以典型易错题引路,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复习课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是一堂非常重要的课程,平时的课程是为了让学生学习知识,复习课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回顾知识,促进知识条理化。复习课是学生掌握知识不可缺少的一个步骤,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就初中数学而言,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对各知识点做到了然于心,在有限的时间里,集中精力做好复习工作。  相似文献   

5.
任宏 《考试周刊》2012,(1):80-81
小学数学复习课重要的是把平时学过的相对独立的各个知识点用再现、整理、归纳等方式串起来,融会贯通,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沟通,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下面我就数学复习课谈几点看法。一、兴趣是复习课的内驱力由于复习课都是旧知识,学生没有新鲜感,因此表现不像上新授课时那样积极、有激情,教学气氛往往比较沉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上好一节复习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关键。老师们可以做以下尝试。1.创设各种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如果复习课只是对已学过知识的简单重复,自然不会受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连续听了几节初中数学复习课,课堂上对知识点的复习,大部分教师都采取我问你答、你讲我听的方式,学生简单机械地重复书上相关知识点的描述,教师陪着学生不断重复昨天的故事,表面看上去热热闹闹,仔细分析就不难发现其中相当低效的缺陷,细细品来确有"鸡肋"之感.那么高效的知识点复习会是什么样呢?笔者做如下思考:1不惟概念,融入问题概念的学习与复习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  相似文献   

7.
讲与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中,只有教师讲得深透明白,学生才能听懂听会;只有学生练得及时确切,才能使学得的知识巩固会用.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感到,复习课效率的高低,关键在于讲与练这两个环节.一、复习课中的“讲”复习课中的“讲”与其它课的“讲”显然不同.从讲的内容来看,着重三方面.一是对各章节重点知识进行重点讲解.如皮肤一章重点是皮肤的结构和功能.对这一知识点关键要讲清皮肤的生理功能与其结构相适应的特点.二是讲疑难,就是通过平时教学反馈所掌握的学生  相似文献   

8.
自从我县小学数学教研员主持的南京市规划课题《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的案例研究》立项以来,我县多次开展了以复习为主题的数学研训活动.我听过多节数学复习课,自己也上过几节复习课.在这些复习课中教师都设计了一定量的练习题,目的就是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巩固知识、掌握技能、发展能力.然而,教师在复习课上呈现的一组组练习题,学生只是机械重复地做,陷入了题海战役的怪圈.这样的复习课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效性不强,久而久之,学生会逐渐地对复习课失去兴趣.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3,(67):73-75
<正>一、教学设计说明《图形的相似》是初三一轮复习第五章一节课的内容,安排在"图形的变换"之后的一节课。图形相似的判定和性质在几何学习上用处很广,是解决许多实际问题的有效工具。本节课知识点较多。传统的复习模式通常有两种:1.师生共同梳理知识点,再安排相应的例题和练习。2.从纠错范例入手来复习数学知识点,再安排例题与随堂练习。这两种模式的优势在于能比较稳妥地复习知识点、讲解例题和练习巩固,其不足之处是在课堂上学生缺乏主动参与的机会往往是被老师牵引着进行回忆、巩固和练习,过于被动。为了让初三复习课突显以学生为主体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还复习课于学生,本节课在设计时重点关注了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反比例函数背景下,探究几何图形的面积以及几何图形面积与比例系数k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数形结合题,中考也常涉及该知识点。因此在反比例函数新课结束后,安排一节复习课,让学生对新学的知识作回顾和巩固。原计划为反比例函数复习课,因学生对其中一个知识点“等积变形”不熟悉,转而利用教材中的探究活动,进行追本溯源,探寻问题本质。  相似文献   

11.
单元复习课是在完成一章书的学习以后而进行整章知识链接和能力提升的课堂常规课之一.本文以一节"概率初步"复习课的两重改进教学设计为例,阐述通过激活学生复习热情,合理设计教学流程,用问题串联结知识点来提高单元复习课的效率,达到复习课堂高效、学生学习快乐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形成后进生的原因很多.但依数学这门课而言,因数学本身是一门逻辑性比较强的科学知识,节与节、章与章之间的知识联系密不可分,所以每章每节知识点之间的关系都要融会贯通,犹如田径场上的接力赛一样,一棒跑不好,会影响到另一棒.故后进生如果对一个知识点掌握不好,想利用这个知识点去学习另一个知识点是学不下去的.下面我从两方面探讨如何巩固后进生的数学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13.
在初中数学复习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梳理回顾知识点,并根据教学重难点及考点选择典型例题进行讲解,从而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提高数学复习课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单元复习课是在完成一章书的学习以后而进行整章知识链接和能力提升的课堂常规课之一.本文以一节"概率初步"复习课的两重改进教学设计为例,阐述通过激活学生复习热情,合理设计教学流程,用问题串联结知识点来提高单元复习课的效率,达到复习课堂高效、学生学习快乐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微课教学具有短、小、精等特点,但由于信息量太大、拍摄编辑水平不高、交互性较差,适合于教师的课例观摩和教学反思而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些问题值得思考。问题一微课在教学中有何应用?可以从六方面看:1.课前复习,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新知识所需的衔接知识点设计制作好微课,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先看此微课,为新课做好准备。2.新课导入,教师根据新课知识点设计新颖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讲解做好铺垫,制作此微课。在开始上课后先让学生看此视频。3.新课导入,教师根据新课知识点设计新颖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讲解做好铺垫制作此微课。在开始上课后先让学生看此视频。4.知识理解,教师对本节重难点做点拨,典型例题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16.
复习课是小学数学课堂的重要课型之一,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运用所学知识的系统化过程。就如何才能上一节高效的复习课从知识点回顾、分层练习、知识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7.
复习课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在学习的某一阶段,以巩固、疏理已学知识、技能,促进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任务的一种课型。在一个学期的开始和结束、一个单元或一小节教材结束的时候,通常要上复习课,毕业前的总复习更要在一段时间里连续上复习课。传统的数学复习课,教师自己或学生回顾讨论每部分的知识点,并让同学们互相补充,达到巩固基础知识的目的,采取的形式多种多样。如,语言阐述、图表、框架结构等。通过这样的复习让学生比较容易看出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个清析、系统、完整  相似文献   

18.
备课小议     
要讲好课首先要备好课。如何把自己的知识变成学生的知识,把自己获得知识的过程变成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而重要的是如何缩短这个过程.这的确是一门艺术。有的老师因为一句话引导不得法,一个例子举得不恰当而导致了一堂课的失败;有的讲课并无轨车;有的照本宣科,知识点没讲到位,让学生听着明白,做题糊涂,有的出现冷场,卡壳、拖堂,甚至漏讲,这些都是备课不充分造成的。要备好课,首先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要立足于了解整个中学阶段的教材,弄清本与本、章与章、节与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如氧化还原反应初中讲,高一第一学期讲,第…  相似文献   

19.
复习课在学生的知识积累、经验形成、技能积淀等诸多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帮助学生梳理学习、形成认知脉络、构建科学的认知体系等方面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教师在数学复习课中要帮助学生将学过的知识串珠成链,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让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更丰富。一、梳理知识要领一节有效的数学复习课,既要让学生掌握本节复习中所蕴含的知识概貌,又要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明晰复习脉络,从而把握  相似文献   

20.
应海武 《考试周刊》2011,(53):97-98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课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打造有实效的课堂教学。据不完全统计,小学数学教学时间中整理和复习约占了五分之一。因此,开展好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课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在整理与复习课的教学中本文作者作了以下尝试: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把知识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分类,把知识条理化,使学生对本章知识有一个系统的完整的认识,同时对教材中的整理与复习的练习内容进行灵活大胆的改造,让"整理与复习"课成为学生爱上的课,让学过的知识成为学生脑海中永久的储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