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新闻游戏会否给媒体带来普遍性的新一轮尝试?可能存在哪些问题?……为此,本期"橙媒体实验室"专访媒介创新研究者、深度调查记者、新媒体投资人,以及游戏策划人,且听他们畅谈新闻游戏的未来。可以用模块化的游戏生成工具制作新闻游戏蒋纯浙报集团总工程师、传媒梦工场CEO互动化是新闻表达手段的大方向。游戏化新闻作为互动化新闻的其中一种,应该也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移动视觉场景下,作为创新型新闻传播的新闻游戏是否有着固定的生产标准和规范?新闻游戏的叙事规律和模式对新闻内容是否有针对性?何种类型的新闻内容能够适用于移动视觉场景下新闻游戏的生产?本文聚焦上述问题,以《G20小精灵GO》等新闻游戏产品为案例,主要从新闻游戏的生产现状、生产标准以及未来发展这三个方面展开讨论.研究发现:在当前移动视觉场景和现有新闻体制下,新闻游戏作为一种新闻生产的创新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行业现状、新闻内容体裁、政治文化背景和受众需求等因素.新闻游戏既是媒介融合大环境下思维拓展的产物,同时也受到诸多生产标准限制,是一种有针对性的特殊信息传播载体.  相似文献   

3.
在新闻娱乐化、交互化日益突出的今天,游戏新闻逐渐涌入读者视野。本文结合BBC推出的关于叙利亚难民的游戏新闻进行展开,([1])认为游戏作为一种新闻载体呈现的方式具有与特定社会情境互动、游戏让事实为情节服务、读者由旁观者成为参与者、事实重构产生极具个性化结果的特点。为加强新闻传播的互动性,新闻游戏为其提供了可尝试互动性叙述以及沉浸式传播、选择新闻事实建构个性化结果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翻开报纸、打开电视、连接网络,我们都能发现新闻的传播型式、传播内容、以及传播环境都有显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新闻国际化、新闻地方化、新闻大量化、新闻多元化、新闻及时化、新闻深度化等。社会在进步、受众群在提升、媒介科技在创新,但是载体承载的内容质量却在下降。这个有趣的现象到底是压力社会的娱乐需求还是新闻人和受众对新闻的认知误差?新闻娱乐化的背后有着怎样的驱使力和影响力?我们从台湾新闻文娱乐化的现象来了解这样的扭曲现象会带来什么社会效应,再反观中国大陆的新闻媒体现状,反思未来的走向。  相似文献   

5.
新媒体时代,许多地方台民生新闻节目遭遇发展瓶颈,出现“内卷化”特征,如新闻题材同质化、琐碎化,内容生产程式化、浅表化,传播维度单一化、单向化等.本文以福州广播电视台《新闻110》栏目的媒体融合实践为例,提出重新定位内容、重建生产方式、重构传播生态等几项民生新闻电视节目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袁喆 《东南传播》2020,(8):14-16
数字媒介让传统媒体意识到融合的重要性。但简单地把以文字为主的印刷品内容原封不动上传网络;把以视听为主的新闻报道裁剪后上传网络;把以同期声为主的直播新闻文字直播上传网络等方式,都只是平台融合的方式,而并没有达到叙事方式、语言体系、情境环境等的真正融合。数字媒介的特征,如:传播语言碎片化、传播内容海量化、传播渠道交互化、受传对象互动化等和作为软媒介的游戏特征相似。后现代媒介时代,新闻游戏化将对传统新闻的传播环境、传播意义、传播方式以及受众认知渠道等进行解构与重新建构。通过游戏重现历史事件;通过受众参与激发学习动机;通过视觉传达构建游戏化的学习环境或社区;通过社群交流培养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过程,使一个既有政治倾向的人被说服、告知、激发、渲染。  相似文献   

7.
姚静 《传媒》2016,(15)
新媒体环境下,娱乐化、沉浸式传播开始流行,并逐渐构成了新闻传播的新样态,新闻游戏应运而生。新闻游戏的互动性叙事和沉浸式传播开拓了新闻叙事的新模式,应加强品牌建设、引进VR等先进传媒技术,使新闻游戏在传播效果上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8.
六月一日,我台在20点30分开办了《江苏快讯》节目。三个月来,听众反映较好,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什么要开办这个节目?快讯能不能做到快、短、新?稿源如何解决?我们进行了初步回顾。一进入八十年代,新闻界的中心议题就是新闻如何改革?包括怎样提高新闻的时效和改进新闻文风等问题。在这方面,中央台和一些兄弟台带了头,为我们做出了好的样子。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跟上新闻改革的潮流,我们在新闻改革方面也做了一些尝试,《江苏快讯》的上马,就是我们尝试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
意象传播的魅力 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在探究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艺术作品何以具有永恒的魅力。 为什么说一百个人看《红楼梦》,会有一百个林妹妹?一千个人读莎士比亚的作品,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为什么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会传颂千古,成为挚热情爱的象征?为什么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至今读来仍会涌现出一种伟大的孤独感?  相似文献   

10.
黄玲 《中国出版》2015,(5):53-55
传播技术不断更迭出新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的首要任务是做好移动终端的信息传播,找回曾经流失的受众。在新媒体转型过程中,客户端新闻将以内容创意为动力源头,更加注重受众的交互体验,在新闻的生产及接收层面向游戏化、视觉化、轻悦化转变。  相似文献   

11.
IP (Intellectual Property),即“知识产权”.游戏IP也就是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受众基础的游戏知识产权.近两年,热门游戏纷纷改编成电影,“游戏IP电影化”成热门话题.《魔兽》可谓一大成功之作,上映24小时,票房破4亿元,截至6月12日21时,上映4天,票房突破10亿元,刷新了国内各项票房纪录.①综观国内的游戏IP电影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游戏IP电影化”改编的特征是什么?其改编难点在哪?为什么《魔兽》能够消解难点从而玩转这一模式?  相似文献   

12.
宗益祥 《青年记者》2022,(15):26-27
新闻游戏化可以在斯蒂芬森提出的传播游戏理论语境中得以理解,它是新闻业数字转型的重要趋势,同时新闻游戏化尤需注重人文关怀和虚拟真实的新闻伦理边界意识。  相似文献   

13.
日本新闻学与新闻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为什么搞新闻传播研究 ?为谁而搞 ?”等问题 ,新加坡《联合早报》特约评论员、日本龙谷大学教授卓南生先生 ,在日前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师生讲座时 ,发表了自己独到的看法。卓教授在介绍日本新闻学研究的盛衰和演变及日本新闻事业的现状和走向的同时 ,也对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提出了很好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新闻是要让人看的,没人爱看,传播效果就等于零。有一类新闻,占着重要的版面和时段,一些受众却直接翻过去、跳过去看后面的内容。但是,如果有心的受众静下心来去看,却会发现其中有些新闻大有价值,很值得一读,奇怪为什么第一反应会是直接翻过去呢?新闻被做得面目可憎,让人不忍卒看,也就"脱离了群众"。  相似文献   

15.
新形势下,党报如何提供更多高品质的内容,拓展新闻价值的路径在哪里?《湖北日报》"今日视点"专栏在实施党报新闻强报战略上做出了积极尝试。  相似文献   

16.
施畅  张国威 《青年记者》2022,(15):16-19
近年来,全球新闻游戏围绕后真相时代的事实核查、全球疫情下的健康传播以及理解全球冲突与合作等方面进行议题设置。在创新表达方面,新闻游戏主体日益多元化,互动叙事趋于成熟并尝试模拟现实世界的运行机制。全球新闻游戏的创新经验同时为我国新闻游戏的发展提供了新方向与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将新闻进行适当的演绎,以综艺化、娱乐化的方式进行传播,是近年来部分电台对新闻节目类型的一种突破和尝试。《越说越有味》是湖北之声在2012年10月18日推出的一档创新节目。该节目对新闻的编辑和再造做了一些有效的实践,其新闻资讯的表达手法令人耳目一新。下面,笔者就以《越说越有味》(以下简称为《越》)节目为例,浅析新闻性的资讯内容如何以"综艺化"手法进行处理和呈现。选择与取舍让选题更民生与传统电台新闻节目不同,《越》以生活化的新闻、资讯和话题为主要内容,将直播室模拟为一个典型的武汉都市家庭。节目主持人包括“大姐”红梅、“老二”秀梅和“幺姑娘”腊梅,她们用情景剧的方式呈现当下发生的热点新闻或者话题,节目将各地新闻和资讯有机串联起来,立足本土,源于生活,再造生活。  相似文献   

18.
最近与北大一位学新闻的学生交流,他问了我不少问题,一些问题有代表性,我记录下来与诸位分享. 学生问:去年您写过一篇《为什么要拉黑劝你别报新闻系的人》,很多像我们这样的新闻专业学生也有这样的想法,您怎么看这个专业? 我回答:很多学新闻的学生缺乏专业自信,新闻到底有没有学?如果有学,学在哪里?当然有,但不在“传播”中,而在新闻内容生产的逻辑中.现在新闻学的最大问题,是失去了内容生产的逻辑,而陷入传播陷阱中.当新闻被“如何做一个迅速刷爆朋友圈的10万+标题”之类的问题所主导,新闻学就成了“按摩”服务学,纯粹是术而无学.越往新闻内容生产的源头追溯,越能找到新闻学之本.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史论课程是专业教学和学习的基础。《外国新闻传播史》(以下简称《外》)是新闻传播专业的基础史论课程。随着《外》研究的逐步深入和传播媒介的多元化,该课程体系和内容日臻完善,形成了结构宏大、史料丰富的特征。从史论课程的学习主体来说,当代大学生基本是电视一代,更是互联网一代,全媒体传播的迅捷性、碎片化,促成了读图时代媒介受众浅表化、娱乐化的接受习惯。针对当前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何让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在史论课程的浸润中,体验多彩的新闻传播发展历程,奠定坚实的业务基础和积淀深厚的专业素养,是我们进行该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20.
新闻传媒过度娱乐化甚至异化,使其内容滑向低俗化、庸俗化甚至恶俗化的歧途,弱化了传媒引领社会、传播知识、教育受众的教化功能,必然会造成新闻传播形式与功能的错位以及新闻本性的迷失。媒体自身的权威、公信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