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6年2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部署全面推进各级行政机关政务公开工作。8月,国办下发《关于在政务公开工作中进一步做好政务舆情回应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11月,国办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实施细则》,2017年2月,国办发布调整全国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的文件。2016年,政务新媒体成为各级政府发布热点资讯、披露突发事件处置调查进展、传递党政重要决策的重要手段和平台。在这个过程中,今日头条开发的创新产品"政务头条号"发挥了重要支撑和推动作用,通过运用互联网思维,服务千家万户、履行社会责任,彰显了互联网公司营造风清气正网络空间的使命和担当。《中国传媒科技》杂志就今日头条"政务头条号"的上线、运营和社会经济效益等情况,专访了今日头条政务头条号部门的负责人。  相似文献   

2.
<正>"Xiaomingbot"是自动创作、辅助创作的一部分《中国传媒科技》:里约奥运会之际,今日头条推出了"Xiaomingbot"写稿机器人,凭借其优异的表现引起了市场和用户的高度关注,推出这款产品的初衷是什么?李磊:今日头条是一个基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内容创作与分发平台,一边是内容创作者,另一边是读者,连接两边的是人工智能推荐算法。内容创作是其中的重要部分,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技术来帮助更多的内容创作者和新闻工作者更好、更快地创作高质量内容。"Xiaomingbot"是内容自动  相似文献   

3.
<正>一月之内,视频聚合平台风云骤起。《中国传媒科技》从国内知名互联网安全公司360处获悉,360与北京电视台合力打造的视频聚合平台"北京时间"初定于4月上旬上线,该平台由360总裁齐向东担纲,腾讯网原副总编辑杨福、搜狐网原副总编辑魏成参与其中。据披露,团队内部将产品定位为"视频版的今日头条",通过剪辑的视频来展示内容。作为对标物的今日头条,已跻身国内最大的信息聚合客户端之一。今日头条创始  相似文献   

4.
<正>本期媒体App客户端专题看到这,或许许多传统媒体人还在迷茫和纠结。传统媒体有无必要做App?在决定做和不做之前,首先还是了解自身,优势和弱势,如此一来,当App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明朗之时,当机立断。为此,我们邀请多名资深媒体专家"把脉"。《中国传媒科技》:传统媒体App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请给出三点意见。今日头条创始人兼CEO张一鸣:从传媒产业的大趋势上看,我觉得未来产业链的分工会不断细化,比如今日头条就把自  相似文献   

5.
刘志毅 《传媒》2017,(8):16-17
今日头条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媒体,而是一家有媒体属性的科技公司,一个内容创作与分发的平台,其愿景是"成为最懂你的信息平台,连接人与信息,促进创作与交流"。调配分发资源,打击标题乱象今日头条虽然提供资讯信息,但是其内部并没有编辑与记者,平台上90%的内容来源于头条号,截至2017年3月底,已有超过60万个人或组织开设头条号。  相似文献   

6.
<正>众所周知,眼下中国传媒业正经历着一场大变革,互联网给传统媒体这些内容生产商们带来的渠道变革,愈演愈烈。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新的数字内容分发渠道,正在改变格局。1月15日,在"2016今日头条未来媒体峰会"上,今日头条创始人、CEO张一鸣分享了他对媒体业未来的看法和趋势观察。  相似文献   

7.
读者来信     
中国传媒科技的各位老师:你们好!作为报纸媒体的一名技术从业者,我一直比较关注《中国传媒科技》杂志,不仅在于它是目前惟一关注报社、电台、电视台及网络媒体等整个传媒领域的IT类杂志,还在于它作为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的会刊,承担着新闻技术类人员联系、沟通的桥梁作用。《中国传媒科技》以新闻媒体决策人、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作者为目标读者群,从信息技术推动传媒行业进步这个角度出发,逐步深入到传媒行业的IT战略、管理和运营层面,探讨着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的IT战略、发展与应用问题。致力于对当前中国传媒科技发展问题的独立…  相似文献   

8.
今日头条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媒体,而是一家有媒体属性的科技公司,一个内容创作与分发的平台,其愿景是"成为最懂你的信息平台,连接人与信息,促进创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9.
《传媒》2009,(5)
本报讯日前,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媒介经营与管理研究中心编撰的《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09》一书正式问市。该书系社会文献出版社"蓝皮书"系列中的一册,目前已连续出版6年。该书作者队伍聚集了国内传媒研究与运营管理方面的专家学者,在对当年中国传媒各领域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的同时,也对来年中国传媒产业的走势进行了科学预测。《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09》分为总报告、报纸产业、图书产业、期刊产业、广播影响产业、电视产业、电影产业、互联网产业、移动媒体产业、广告产业、受众市场、国际及港台地区传媒产业12个部分。  相似文献   

10.
媒体搜索     
中国民营传媒集团全资收购美国著名娱乐刊物据中国传媒网报道中国民营传媒公司——阳光媒体投资集团日前宣布,已完成对美国著名娱乐刊物《今日娱乐》100%投权的收购。阳光媒体投资今年3月与《今日娱乐》达成现金收购协议。《今日娱乐》总部位于洛杉矶,至今已有40多年历史,读者主要以中高收入职业人士为主,发行量在5至10万份。阳光媒体投资集团表示,将于近期接手这份周报的全面运营,并希望在巩固及扩大纸介版发行量的同时,推出以阅读器为主导的网络版,以扩大读者数量及影响力。据相关数据,从资产规模来看,阳光媒体投资集团是目前大陆第二大民营传媒企业。  相似文献   

11.
近期,新华网推出融媒体研究系列丛书,中国传媒教育领域首本传媒与数学"跨界"的《融媒体数学》一书,已经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付印,即将与读者见面。该书作者是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院长杨溟和南京大学教授马传渔。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高钢教授应邀为该书作序,结合《融媒体数学》的书稿,高钢教授分享了在今天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传媒教育以及传媒未来。《中国传媒科技》专门编发该文,期望通过高钢教授的视角,给当下的传媒教育以启示。  相似文献   

12.
《青年记者》:今日头条作为“内容的搬运工”,原来是不介入内容生产的,现在为何要做媒体实验室? 刘志毅:今日头条确实不自主生产内容,而是专注于用人工智能进行资讯分发,连接人与信息,希望成为“最懂你的信息平台”.而做好这一工作,一方面要求我们服务好移动资讯用户,提高分发效率;另一方面也要求我们服务好内容创作者,营造好的创作环境.媒体实验室就是我们打造的一款服务于内容创作者的产品,用真实和及时的数据告诉创作者,“怎样创作,才是头条”.在今日头条媒体实验室,创作者们不仅能得到海量的文章内容数据,爆料内容,还有关于用户的人群画像数据,以及成形的数据报告乃至个性化的话题跟踪,让他们在创作中有据可依.  相似文献   

13.
<正>第8届传媒发展论坛暨"2017传媒蓝皮书"发布会近日在京举行,《传媒蓝皮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7)》发布。发布会上,"2017传媒蓝皮书"主编、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崔保国说,亚太地区是全球媒体及娱乐产业最大的市场。在中国,传媒产业正处于第二个"黄金十年",2016年中国传媒产业总规模达16078.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9.1%,并有望在  相似文献   

14.
李芳 《青年记者》2016,(24):90-91
“今日头条”是一款基于数据挖掘的推荐引擎产品,通过技术算法实现对内容的快速导流和精准推荐,提升了用户体验,但内容总是缺点“干货”,“头条号”正是弥补这一缺陷的“杀手锏”.体育类“头条号”在我国体育自媒体中具有标杆作用,本研究探析其传播实践,并思考未来的创新路径. “头条号”传播发展概述 “头条号”是“今日头条”针对媒体、国家机构、企业以及自媒体推出的专业信息发布平台,致力于帮助内容生产者在移动互联网上高效率地获得更多的曝光和关注,实现精准的品牌传播和内容变现.  相似文献   

15.
冀榕 《新闻世界》2020,(1):52-54
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改变了新闻的创作与分发模式,给用户带来多样化的选择。尤其是信息抓取技术和个性化的信息推荐技术在媒介传播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今日头条"内容运营的四个层面,即创作、成品、审核、变现进行分析,以期为聚合类新闻客户端的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6.
今日头条的快速崛起,依赖于信息消费市场升级下的非对称竞争,其进一步发展有赖于在内容建设、社交属性、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加紧布局。必须看到,今日头条本身存在三大结构性风险,如不及时破解可能危及自身发展命运。但今日头条所代表的信息技术与媒体深度融合已成为发展趋势,将会促进媒体进一步分工,媒体职能进一步拓展,媒体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创新将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7.
张姝 《传媒》2006,(11):28-29
在2006年3月上海举行的"首届中国传媒创新年会"上,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作为学界的唯一人选,被推选为"2005年度十大创新传媒人物".作为传媒理论界的标杆人物,喻国明曾经为《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京华时报》等几十家媒体进行了调查、策划,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2007年1月,第二届中国传媒创新年会将在北京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积极协办本次年会,此次作为协办单位的负责人,这位被传媒界誉为"媒介军师"的学者对于媒体如何进行创新又有哪些独到的见解呢?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与喻教授近距离接触.  相似文献   

18.
<正>早就听说"今日头条",但没当回事儿。直到前几个月,玩新手机应用端下载时,无疑中看到今日头条下载量2个多亿,我被"吓"到了。纸媒百万读者就是天量了。上亿啊,我滴神。下载——浏览,哎,再平常不过的热点社会新闻集萃,好不好,还都是东摘西抄的,凭什么上亿?当我把"今日头条"和几家财经媒体的APP下载量晒到私人媒体微信圈时,面对"今日头条"上亿下载量和某权威证券媒体APP数千的下载量,很多人对"今日头条"很不屑——内容太庸俗,没法看。再看不上,人家也是上亿的流量。广告商看中的就是这个。大数据时代,大  相似文献   

19.
读者来信     
<正>《中国传媒科技》编辑部:2004年,中国传媒继续呈现迅猛发展的势头,新生的媒体如博客、维基百科等逐渐从边缘走向主流,互联网、短信等与传统媒体的互动更加成熟。与此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中国传媒科技》跨过了第100期的门楣,并秉承“科技推动传媒进步”的宗旨不断前行。  相似文献   

20.
1.《解密国际传媒集团》唐润华主编南方日报出版社价格:48.00元2.《中国传媒资本市场运营》史坦国际传媒研究中心编南方日报出版社价格:38.00元3.《克里·帕克传:一个媒体帝国的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