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戴洁心 《视听界》2012,(6):119-120
跟农民朋友聊天,问他们平时看些什么节目。好多农民朋友说,喜欢看农业节目,希望通过电视了解农业致富信息,学习人家的致富经验。相对于9亿农民,我国的农业电视节目少得可怜。地方台特别是县级台的农业节目,应着重在服务上多下功夫。  相似文献   

2.
盘锦电视台开办农村栏目《希望田野》始于1997年,所办节目贴近农民、走进农村、反映农业生产,农味十足,深受农民欢迎,十年的编采实践和有益探索,收获颇多。农村节目的内容要突出服务性和实用性。服务性就是服务三农。农村电视工作者,不仅要深入基  相似文献   

3.
浅析农业电视节目的现状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实际国情,农村人口占据大多数,农业节目受众群体广。尽管农民目前获取信息最主要的来源是广播电视的传播,但农业广播电视节目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却不容乐观,存在很多问题,所以加强农业广播电视节目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对农电视节目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包括与农村题材相关的新闻节目、纪实节目和艺术节目。作为一名农业电视节目的摄像,笔者想通过本文,把节目拍摄过程中,摄像技巧的运用方面需注意的问题同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5.
如何改革和加强农业科技节目的宣传,不断提高节目质量,这是县(市)广播(站)的重要任务和职责,也是每一位广播新闻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试从改革农业科技广播节目的方针。内容、编排形式和依靠专家,联合各行业办好节目方面作一些探讨。一、改革节目方针,突出实用为主确定与实施正确的节目方针,是关系到加强节目的针对性、指导性,提高节目质量的重要问题。我们举办农业科技节目的出发点是通过传播科学技术知识来帮助农民发展生产。同时,农民收听我们的科技广播,无疑也是希望从中学到科学技术,指导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6.
农村栏目的主要观众是农民,农民大多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主要生活在农村,相对于城里人而言一般比较“土”,办农村电视节目是不是也越“土”越好呢?作为德州电视台农业栏目《金色乡村》的制片人,依据多年办农村节目的实践,在这里谈一谈农业节目的包装问题。  相似文献   

7.
河北电台新闻频道的对农节目和河北电台同龄,经过56年的风雨历程,由原来的《对农广播》演变为现在的《希望的田野》。作为河北电台唯一一档对农直播板块节目,《希望的田野》从深度和广度上关注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努力做到权成性、服务性和贴近性的统一,力争办成“三农”领域的资讯平台、农民可信赖的朋友、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通过不断地改版和创新,节目以丰富多彩的内容、生动活泼的形式、亲切朴实的风格赢得了听众的肯定、专家的认可。为进一步提高节目质量、加大对农宣传力度、在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新闻频道邀请专家学者举行研讨会,共同为《希望的田野》把脉问诊,共谋发展大计。本期摘发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侯森 《记者摇篮》2009,(4):31-31
农业电视新闻是我们电视新闻工作者向广大农民朋友传达国家大政方针,及时反映农村生产生活状况的节目。如何增强其贴近性,让农民看得清、听得懂、摸得着,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新闻宣传效果,及时传播先进经验、先进文化、先进技术。作为一个长期从事农业电视新闻采编的一线记者,就如何增强农业电视新闻的贴近性,简单谈一下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9.
央视农业节目改版背景,央视农业节目是以农村受众为收视群体,展现“三农”的发展状况,体现浓厚的乡土气息,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和生动活泼的形式,提供公益性信息来满足农村受众需求的电视节目表现形式。“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CCTV-7军事•农业频道曾开设了《致富经》《每日农经》《乡约》等央视农业栏目,但节目内容单一,内容选择上偏于专业化,无法在黄金时段播出,无法满足农民日益多元化的需求。另外,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冲击力度大,影响了农业节目的收视率。  相似文献   

10.
随着广播形式的多样化,各地都在找准自己办节目的突破口。地处三江平原腹地的佳木斯人民广播电台,针对辖区以农业为主的特点,创办了新闻类板块栏目《农村路路通》。栏目开办以来,把为农民提供生产经营信息,为农民传授农业科技知识,引导帮助农民提高两个文明建设水平作为节目宗旨,成为广袤的三江平原上广大农民的知心朋友,被评为佳木斯新闻媒体的名牌栏目。  相似文献   

11.
谷峰 《新闻世界》2020,(2):19-2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地方电视台的农业栏目随之应运而生。要留住众多的农村电视观众,就要把栏目办成农民观众自己的栏目,使农民观众在栏目中找到想要了解的致富信息、国家农业方面的政策法规等。而办成农民观众自己的栏目,内容上要充满"农味",做到"让农民说,让专家说,让政策说;打造一支心系"三农"、懂"三农"的编辑记者队伍,同时要扩大节目内涵,创新报道方式,切实提高节目质量。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群众获取信息的途径也需要不断扩宽,那么地方农业节目作为传播农业知识的一个途径就显得尤其重要,但是一成不变的节目风格并不能满足农民群众的需求,所以我们必须对其进行不断创新。笔者就地方农业类节目的一些方面如何创新进行浅显的论述。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3亿人口有9亿是农民,如何让农民尽快富裕起来,不但是各级地方政府的责任和义务,作为电视人也应义不容辞地为农民致富出一把力。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入世后,农业国际化、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加强对农报道,精心开发农村市场,已成为各级电视台的一项重要宣传任务。如何办好对农宣传,打造"农"字号节目品牌,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农业和农民?笔者结合自己几年来的实际工作经验,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农业、农村、农民一直是我国非常关注的对象,可是广播电视媒体有关“三农”问题的节目却相对薄弱。对农节目的传播主要面向农业、农村,其受众主要是以农业为主的广大农民和农村城镇化的居民。在强手如林的媒体竞争中,县级台对农节目显得势单力薄,其欲在夹缝中生存,并拥有一席之地,除了政策上的支持外,重要的是媒体自身须不断提高节目的质量,从而收到传播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5.
李琴 《视听界》2009,(6):108-108
高淳县农村科普广播节目已开办了25年,在全县拥有38万农民听众,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风格,成为高淳电台收听率最高的节目之一,被誉为农民“科技致富的参谋,传递信息的帮手,普及知识的教员,生产生活的顾问”。目前,节目设置为每周3档,分别是周一播出的《农业科普园》、周三播出的《康乐之家》和周五播出的《生活百事通》,每档节目15分钟,在早上6:10、中午12:45和晚上18:10定时播出。  相似文献   

16.
李振中 《传媒》2016,(6):55-57
中央电视台CCTV-7军事·农业频道,是以军事节目和农业节目为主的频道。该频道的农业节目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制作,官方网站是农视网;军事节目是由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制作,发布比较权威的军事新闻,展示中国军队风采,传播国防科技知识,追踪世界军事风云,反映军队生活。  相似文献   

17.
地市级电视台的农业节目与中央台、省级台的农业节目相比,在宏观农业信息来源上存在权威信息少等"先天不足"的劣势.但是,地市级电视台贴近农民,贴近农村,服务对象相对集中,这又是优势.绕开不足,发挥优势,直接为最基层的农民进行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服务,是增强地市台农村节目可视性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8.
从事时尚类节目主持人多年的沈星她不喜欢时尚PARTY的人,喜欢居家进厨房,喜欢在电影院里释放情绪。她希望在随性中掌握生活的张弛节奏,希望能感化别人。她对自己的评价是,我是一个透明的人,单纯而正直,我更希望大家注意到我表现出来的善良和美好心地,同时也希望我能够在《美女私房菜》节目中和整个节目的健康、向  相似文献   

19.
我国电视事业的发展 ,经历了电视台由无到有、频道由少到多、节目由简易单调到精致多彩、节目制作方式由粗浅单一的剪辑技术到精良的数字多媒体制作技术的过程。与此同时 ,电视观众也由被动地你播我看 ,播什么看什么的卖方市场 ,逐步向自主选择频道 ,自由选择节目 ,我喜欢什么就看什么的买方市场转变。因此 ,在这种市场条件下 ,了解、调查、分析、研究观众的需求 ,以市场营销的理念创新电视节目 ,显得越来越重要。一、满足观众的需求观众是电视节目的消费者 ,他们需要有满足自己需求的节目 ,希望节目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制作 ,希望能在节目…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电视媒体进行市场化管理的大环境下,面临向收视率要效益的同质化大众节目的激烈竞争,对农节目无疑成为边缘化的小众节目,生存现状未尽人意。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例高达80%以上,农村农业始终承栽着支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任务。但是当下对农电视节目却日益缩减,停滞不前。[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