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高三物理一轮复习中,本专题应该用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着重复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第二课时着重复习"转化"方法及练习。本文说的是第一课时。本文从考试大纲、教材、学生、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五个方面来说。  相似文献   

2.
为了体现科学探究思想,优化课堂教学,在人教版现行高中化学教材第二册第一章第二节"氨和铵盐"的第一课时"氨"。进行如下设计。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分析 《有趣的磁现象》是《奇妙的电与磁》单元的第2课,与它相关联的还有《指南针》内容,都是对磁现象的研究,教材安排4课时教学,本节是第一课时。本节课的目的是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实验活动形式,亲身经历科学的探究过程,从而了解磁铁的磁性与磁极,发现磁铁间的互相作用,建立“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科学概念,了解磁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方程"第一课时"字母表示数".  相似文献   

5.
唐冲 《科学课》2009,(3):26-27
本课是《磁》单元的内容——《磁铁的力量》第一课时。本课以磁铁的性质为线索,设计了四个探究活动: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哪种情况吸得多?磁铁的什么部位吸引力最强?磁极的指向如何?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我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决定在第一课时完成活动一及活动二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文言文教学中一个难题就是因受课时限制,有些难于理解的句子,知识中的重难点,教师教过之后得不到强化,一考试就出问题,影响了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针对这一问题,我做了以下尝试:以初一教材《狼》为例,用第一课时讲授基础知识,篇章结构;用第二课时让学生把课文编成"课本剧"。教师是导演,  相似文献   

7.
王景 《化学教学》2003,(1):54-55
教材说明 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华东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学期第五章第四节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该节共两课时.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小数除法"第一课时"精打细算"时,为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找准教学的真实起点,课前我们做了两次前测。  相似文献   

9.
"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方法"是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4(以下简称"教材")第2.5节"平面向量应用举例"第一课时的内容.从实际教学来看,不少教师对本节课不够重视,通常只是简单地讲解几道例题、布置几道练习,然后让学生自己"了解、感受"向量法是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另一种方法,缺乏对教学目标任务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现笔者将自己的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概述如下,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10.
李雪姣 《生物学教学》2011,36(12):31-32
1教材分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中第五章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中第一课时"酶的作用和本质"是整个代谢部分教学内容的基础,其中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和酶本质探究的科学历程两部分知识又是研究酶的基础,是教学重点。由于学生在初中阶段也已经学习多种消化酶在食物化学性消化中的作用相关知识,学习起来比较容易,  相似文献   

11.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形势下,语文的第一课时教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很多语文教师也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摸索总结,探究有效、活泼的第一课时教学。下面我就以《春联》为例,谈谈第一课时中的"词块教学"设计吧。  相似文献   

12.
小学习作教学一般是两课时,第一课时是"习作指导课",第二课时是"习作讲评课"。特级教师宋运来认为,"习作讲评课"的称谓不妥,它应该有个更贴切的名字,叫"习作欣赏课"。他提出,"习作欣赏课"的教学流程可以按照"发现—欣赏—分享"进行。那么,"习作指导课"该如何指导?"习作欣赏课"又该如何欣赏呢?本期特推出宋运来老师的两节习作教学实录及评析,第一节是"习作指导课",第二节则是"习作欣赏课",希望对您的作文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小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80~81页"认识小数"第一课时的内容。一、对教材的研讨与解读小数的认识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一节概念课,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北师大版教材把小数的知识分两个阶段进行教学,第一阶段是在三年级上册,主要是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具体情境和具体的量...  相似文献   

14.
1案例背景信息 1)模块:网络基础及应用。2)年级:高一年级。3)所用教材版本:泰山出版社,信息技术(高中第一册)。4)学时数:用时1周,其中上正课1课时,实地调查、访谈、课下动手操作、学件制作等课外用时3~4课时。  相似文献   

15.
1说教材 1.1教材内容 本节内容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必修)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编著第一册第四章第二节--卤族元素,授课时间为二课时,本节课为第一课时.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材一年级下册"观察与测量"单元第2课时"桌子有多长"。 一、体验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第一次教学。 师:你能猜一猜课桌面有多长吗?  相似文献   

17.
张红梅 《考试周刊》2011,(79):48-49
近期有幸观摩了青年教师素养大赛,在课堂教学比赛环节进行了同教材的第一课时教学,在赞叹上课老师声情并茂的精彩教学的同时,我不禁产生了诸多的困惑:第一课时可以这样上吗?第一课时能这样上吗?第一课时到底该怎样上呢?  相似文献   

18.
“植物的激素调节”,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生长素的发现和生理作用”;第二课时学习“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教材在第一小节中,有一个学生实验:“植物的向性运动”。按照正常的教学进度,此时已是初冬,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已较低,完成此实验有一定的困难。可安排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学生,利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观察物体"第二课时"观察的范围"。教学过程:一、广告导入1.播放视频:婴儿与麦当劳图片。(如下图)  相似文献   

20.
教学背景: "什么是周长"是北师大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周长"中的第一课时。这一内容的教学,有很多经典的课例,但我思考的是:如何让学生经历周长概念的形成过程?带着这样的问题,我对教材进行了二度开发,将课本主题图的情境改为两只蚂蚁分别绕树叶进行爬行比赛,让学生在情境中自主发现认知冲突,产生探究欲望,从而构建周长的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