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勤工俭学日益普及,他们通过勤工俭学去接触社会,培养能力,提升素质。本文从大学生勤工俭学的现状作深入而透彻地分析,并对大学生勤工俭学的有序健康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勤工俭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馨 《沧州师专学报》2006,22(2):108-109
大学生勤工俭学日益普及,他们通过勤工俭学去接触社会,培养能力,提升素质。从大学生勤工俭学的现状作深入而透彻地分析,并对大学生勤工俭学的有序健康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中小学勤工俭学活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经济效益有了较大幅度提高,机构和队伍得到充实和加强,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代新人的健康成长。但也有一部分同志对勤工俭学的地位作用认识不足。认为勤工俭学只是为了经济收入,把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使用;有的同志对要不要继续开展勤工俭学活动还有疑虑。笔者认为解决这些问题,主要的一条就是要统一思想,进一步认清勤工俭学在教育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坚定不移地把勤工俭学活动搞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积极贯彻国务院[1983]25号文件和《全国中小学勤工俭学暂行工作条例》,稳步健康地开展勤工俭学活动。一、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国务院文件精神上来。继省勤工俭学工作会议之后,全省18个地、市,已有17个地、市召开了会议,贯彻全国  相似文献   

5.
勤工俭学是社会主义教育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四有”新人的重要途径。学校勤工俭学活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经济效益有了较大幅度提高,机构和队伍得到充实和加强,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健康成长。勤工俭学在深化教育改革,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各项事业实际需要的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中,具有重要的地  相似文献   

6.
省教育厅按照《陕西省地(市)勤工俭学管理机构工作考评办法》,于2009年3月13日在2009年度全省勤工俭学工作会议期间,对各市(区)勤工俭学办公室2008年度的工作进行了考评,评选出了3个优秀单位。  相似文献   

7.
新余市渝水区姚圩乡初级中学是一所农村中学。全校13个教学班,746名学生,54名教职工。一九七一年建校以来,学校一直坚持开展勤工俭学活动,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校领导牢牢把握办学方向,立足农村,面向农村,坚定不移地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不断巩固和发展勤工俭学的成果,使学校较好地完成了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他们坚持勤工俭学,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经验:一、排除干扰,坚持勤工俭学。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勤工俭学工作所面临的时代背景和内外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充分认识和更好地发挥勤工俭学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利用好勤工俭学这个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更好地为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服务,促进学校素质教育全面实施,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重要任务。第一,要发挥好勤工俭学在学校德育中的重要作用。学校德育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确立学生的理想信念、行为目标和生存方式的教育活动。学校勤工俭学活动与德育目标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9.
全国勤工俭学工作的形势又有了新的发展,其特点,一是这项事业逐步走上了稳步、健康发展的轨道;二是勤工俭学成效比以往更加显著。一年多来,先后有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以政府名义或由有关部门联合召开了勤工俭学工作会议,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了发展勤工俭学的优惠政策。由于各级领导的重视,现已逐步形成了全社会关心、支持勤工俭学的可喜局面。据统计,1989年全国勤工俭学总产值达193.2亿元,比上年增长34.2%;纯收入达35.3亿元,比上年增长28.9%。其中有18.8亿元用来补充学校经费,有力地  相似文献   

10.
重庆市勤工俭学发展的"N"型现象 勤工俭学在我国起源于20世纪初叶.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重庆市普教系统勤工俭学作为全市教育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在不断发展,不断创新,有力地促进了全市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初秋的北京,笔者随同湖南省勤工俭学参观团观看了全国中小学勤工俭学成果展览,真是大开眼界。在二十八个省市的展室里,共展出了勤工俭学产品五千多种。这些产品,有的荣获国家金质奖章,有的得到全国科学大会奖励,有的填补了国内空白.湖南展室展出产品280种,有14种达到国家质量标准,51种达到部,省、地颁质量标准。这些产品,仅仅是勤工俭学成果的缩影。1981年,我省勤  相似文献   

12.
中国教育学会勤工俭学研究会1986年4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临桂县召开成立大会,至今已有17个多年头了。2003年3月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了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圆满地完成了又一届换届工作,第四届理事会正着手开展工作。可以这样讲,勤工俭学研究会的成立,是勤工俭学、校办产业这项事业发展的产物,它标志着我国勤工俭学、校办产业工作已经从实践向理论研究领域迈进。  相似文献   

13.
勤工俭学是社会主义教育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四有”新人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来,学校勤工俭学活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经济效益有了较大幅度提高,机构和队伍得到充实和加强,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健康成长。所以,勤工俭学在深化教育改革,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各项事业实际需要的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试就这一问题作一探讨。一、勤工俭学在培育经济建设人才中的地位勤工俭学,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早在60多年前,一批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寻求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远涉重洋,赴欧勤工俭学。建国以后,作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  相似文献   

14.
这几年我县的勤工俭学逐步走上了正轨,经营规模、产值、利润出现了稳步增长的好势头。目前,全县25所学校有农业基地,5所学校创办了商业网点,10所学校开办校办企业,县勤工俭学办公室自办经济实体2个,全县勤工俭学固定资产总值达到77.2万元,校办企业从业人员达到74人。1988年,全县勤工俭学总产值为109.4万元,纯利润为25.09万元,学生人均收入4.16元。到1989年,总产值达到246.4万元,纯利润达到31.45万元,学生人均收入达到5.24元。勤工俭学的收入,部分地缓解了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15.
省教育厅于五月下旬召开了全省勤工俭学工作座谈会。会议传达了全国中小学勤工俭学工作座谈会精神,交流了各地开展勤工俭学活动的情况和经验,讨论研究了进一步开展勤工俭学工作的意见,以及为全国勤工俭学展览、全国勤工俭学工作会议作准备的有关问题。会议认为,三中全会以来,我省的勤工俭学活动有了发展,涌现出一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但是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一些地方和学校的领导对于开展勤工俭学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己兰 《教师》2014,(21):21-23
本文对勤工俭学进行了重新界定,总结了人们对勤工俭学的认识误区,同时根据高校勤工俭学的现状,阐述了勤工俭学在中小学推广应用的必要,并根据勤工俭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广方针和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17.
简讯     
省教委召开全省勤工俭学工作会议 六月九日至十一日省教育委员会在南昌召开勤工俭学工作会议。省教委副主任黄定元同志作了“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道路,努力开创我省勤工俭学工作的新局面”的讲话。他希望省、地、县、乡四级政府,计、经、财、税、物、劳、商、教八个部门都来关心、支持勤工俭学工作;建立和健全勤工俭学管理机构,加强队伍建设;因地制宜,狠抓普及。他要求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坚持勤工俭学的育人方向,加强劳动教育,坚持改革方向,加强经营管理。努力完成1987年的计划任务。  相似文献   

18.
最近,江西、江苏两省勤工俭学协作座谈会在江西九江市举行。会议期间,来自两省的省、地(市)勤工俭学办公室、校办工业公司的代表,互相通报了各地勤工俭学的情况和本地自然资源情况,交流了积极争取各级领导和部门的支持.发展校办工厂、农场,搞好劳动教育的经验。大家感到,江西省有丰富的自然  相似文献   

19.
勤工俭学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近些年,国家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一年比一年大,对学校公用经费的拨付标准一升再升,中学勤工俭学所面临的时代背景和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尽管形势发生了变化,勤工俭学仍然是社会主义教育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开展勤工俭学可以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健康成长,在深化教育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中小学勤工俭学工作只有根据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战略转变,才能切实发挥"增收、育人、服务"的功能。那么如何在新形势下抓好中学勤工俭学工作呢?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县勤工俭学工作出现了新的面貌,取得了新的成绩。现全县九百零四所学校,校校有基地,五万五千多名师生,个个都参加了勤工俭学生产劳动。一九八二年,全县各级学校,共有生产基地八千四百六十四亩,勤工俭学纯收入达八十三万七千多元,占国家拨给的教育经费的百分之三十四点六,开展勤工俭学,不仅创造了大批财富,减轻了国家集体和家长的负担,有效地改善了办学条件,而且,有力地促进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促进了农村学校教育的改革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