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学们,你们知道陶行知先生吗?他是一位学贯中西的教育家,他为中国培养了许多杰出的人才。现在,我们学校正在开展“重读陶行知人格教育理论,创造‘引导学生自我建构健康人格’学校辅导模式”的研究,通过这项活动,同学们感悟了“爱满天下”的伟大思想,并从小树立起爱心。爱人生,做学会生活、创造真善美的活人;爱科学,做学会学习、求真务实、创新诚信的真人;爱道德,做学会关心、平等合作、民主自治的人中人;爱艺术,做学会创造、手脑心合一的人;爱自我,做学会自我教育、自治自强自立的人;爱自然,做珍爱生命、爱满天下的现代…  相似文献   

2.
王红 《成才之路》2010,(15):4-4
让孩子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是我们教育的真谛。本文通过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给友情提供一片生长的沃土;教学中自然渗透,帮助孩子学会做有爱心的孩子;通过积极的教育方式呵护好孩子的爱心等途径,让孩子悄悄在被爱中获得会爱的技巧的四个方面的探讨,最终让孩子获得“爱”的密码,诠释“爱”的真谛,掌握“爱”的技巧。  相似文献   

3.
程庆丰 《新疆教育》2012,(23):67-67
要做一个好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还要有一颗对学生的爱心。“情”从“爱”来,有了浓厚的爱,才配当学生的良师益友;也只有情感教学为先,才能促使学生爱学、学会,用好思想政治课的知识。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尤其足小学生,他们的世界观还没有形成,作为老师,就要想尽一切办法来塑造他们美好的心灵,让他们懂得爱,从小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  相似文献   

5.
一、品德修养的要求根据自己多年班主任工作的经验,我们认为担任班主任首先要具有“三心”(爱心、责任心、平常心)和表率作用。1.“三心”(1)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学生有感情,有思想,特别是他们远离亲人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特别需要关爱。新生刚进校门时,要让他们感受到一种父母般的爱。如与学生亲切交谈,让他们大胆地亲自去办入学手续,并让提前来的同学帮助后来的同学。经常关心学生的生活,和他们打成一片。由于同学们一来校就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就有一种无形的凝聚力使他们团结在一起。班主任要投入满腔热情关心…  相似文献   

6.
让班里充满友爱,这是建设优秀班集体必不可少的条件。因为只有在班级成员互相尊重、理解、帮助、和睦相处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坚强的班集体。而要让班里充满友爱,班主任就要在培养班级成员的爱心上下功夫。晓之以理启迪爱心列宁说:“我们要努力把‘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原则灌输到群众思想中去,变成他们的习惯,变成他们的生活常规。”遵循列宁这一教导,我组织学生召开了“让班里充满友爱”的主题班会。学生们从“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等方面积极发表意见。他们的意见大多是正确的,但也有个别学生认为“让班里充满友爱,会否定人的个性,是在主张‘吃大锅饭’。”针对这些模糊认识,我作了重点发言,指出,人有个性,也有共性。每个学生有了爱心,并不等于就没有了个性,相反,它会促使个性健康发展。只强  相似文献   

7.
“爱”不见火焰,却热度无限;“爱”没有翅膀,却飞翔在人们心间。“爱”柔若杨柳暖似春风,却支撑鞭策着我在教育工作中勇往直前。从教11年、担任班主任8年,我谈不上什么经验,拥有的只是一颗平平常常的爱心,去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堂课,带好每一个班,做好每一件事。正因为心中有爱,我把每个学生都看成是一个世界,高举爱的火把探索他们丰富而脆弱的内心。每天,我总会提醒自己:“今天,你用爱为学生喝彩了吗?”我用自己无尽的爱心滋润着每一片绿叶:对优等生,对一般生,对特殊学生,我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要求让他们感受到同样的爱和幸福,我用自己平凡的爱心让学生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集体里。一、感动与反思;二、播种与收获。  相似文献   

8.
一个人如果要成为一个好教师,必须经历一个历练的过程,这需要一个漫长的历程.而成为一个好教师,基本的条件是热爱教育这一行,这是做一名好教师的前提. 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的过程既是一种心灵的交融,也是一种智慧的施展.教育学生需要爱心,也需要智慧,只有真正热爱学生,并用智慧教育引导学生,才能真正地转化问题学生,使之向良性方向发展.我们应该让学生知道其实对他人的关心、尊重与帮助都是爱,人因为有爱而变得可爱,人因为有爱而变得善良,让学生明白生活在这个社会里,我们时时都需要他人的关爱,同时也应该是关爱他人的.爱社会、爱国家,真正做到让学生拥有一颗爱心,并让爱心种子在他们的心田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为一颗参天大树,结出累累硕果.由此,我相信:用爱心和智慧,可以创造奇迹.爱既是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教师在教育上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来自教师的爱是学生积极进步的动力,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也是照亮学生未来的明灯,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港湾.  相似文献   

9.
多年的教育实践使我体会到:班主任的爱心就是对所有学生的爱。可以这样说,做了班主任,就要对学生的一哭一笑、一动一静,进行细心的观察,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这种关怀和爱既是给某个学生的,又是给所有学生的。也就是说,教师要有一颗公允的心,爱每一个学生,不偏袒任何人,不管他是“金孔雀”还是“丑小鸭”。  相似文献   

10.
新年伊始,领导让我将去年的爱心捐助活动作一个总结,同时,了解一下受助的学生是否在春节前给捐助人写信汇报自己的学习与生活以及表达自己对捐助人的感激之情。领导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应该教育这些孩子学会感恩,让他们做个知恩图报的人。”  相似文献   

11.
爱心与奇迹     
盘周莲 《广西教育》2009,(31):29-29
“爱是一股强大的教育力量”。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对学生的爱,既可以唤醒他们美好的心灵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又可以产生情感的交融,有了和谐统一的动力,教育才得到升华。多年的教育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是爱让学生学会做人,是爱让学生学会了生活,是爱让学生学会了学习。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认识诚信,了解诚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理解诚信的含义,懂得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能力目标:理解诚信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使学生懂得并学会怎样做一个讲诚信的人。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知道诚信的重要性,在生活中做到发现诚信、感悟诚信、体验诚信,做诚信的主人。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认识并做到在生活中讲诚信。难点: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诚信,将诚信内化为美德,外化为行动。教具准备:挂图、多媒体课件、卡片等。教学…  相似文献   

13.
一个素质较高的人,首先是一个爱心、责任感强的人,有爱心、责任感强是一种个人的品质,是一种对社会的态度,是一种信念和情感的体现,更是一种主人翁、主体积极性及自我价值实现的表现形式。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渗透爱心教育,教育学生做有责任感的人,使学生成为学习、生活的主人,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主人”意识一旦在学生身上形成,就会产生极大的能量和教育效应,并成为他们做人的基础。作为班主任教师,其爱心、责任感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要爱业、敬业;二要爱生、重生。班主任要在学识上服人,言语上服众,行为上堪称楷模,角色上有如慈母般的胸…  相似文献   

14.
爱的感悟     
李静 《山东教育》2009,(1):119-120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爱孩子看作是一个教师最重要的品德。他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爱心奉献给他们。”转眼间,我已经做了八年的幼儿园教师,我不断地在思索:到底什么是爱?什么是爱孩子?回想八年来日复一日平凡而又简单的生活,我对“爱”有了更深层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一、设计意图 要建立一个和谐向上的班集体,必须要让“爱”和“感恩”融入每个学生的血液之中.让沟通架起理解的桥梁,让爱的情感在学生心中激荡。让代沟和逆反在爱的碰撞和感恩的和谐中消融;让学生在爱自己的同时,也由衷地去爱家人,爱朋友,爱同学。爱身边需要帮助的每一个人,使学生有一颗善良、博大、宽厚的爱心。因为只有具有无私真爱的人才会散发出永恒持久的魅力,才能获得最大的成功。基于此,我设计了这个以“爱”和“感恩”为主题的班会。  相似文献   

16.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盏灯。那些残疾的,不幸的,生活在痛苦阴影下的残疾孩子更需要有爱心的人在他们黑暗、迷茫的时候,点亮一盏希望的灯。只要班主任能很好地把握“激励胜过颂扬,表扬优于批评”的特殊教育原则,他们就能让学生在鼓励中焕发激情,在微笑中认识不足,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受到爱的熏陶和情意的感染。  相似文献   

17.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小公主”、“小皇帝”,过多的溺爱与纵容使他们变得目中无人,但他们并非不肯付出,只是不知如何付出罢了。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启发引导,让他们学会关心学会爱。培养学生的爱心,首先,师爱是对学生爱心教育的示范。其次培养学生人集体观念,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再次还通过体验生活,培养爱心。  相似文献   

18.
谢义萍 《语文天地》2012,(10):59-60
教育是一项爱的事业,要做一个优秀教师,首先要做一个充满爱心的人。但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时体现爱心,容易;长期保持爱心,很难;爱优秀学生,容易,爱发展中有明显不足的学生,很难。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充满爱心的教师在语文教育中会使学生在  相似文献   

19.
爱心是搭建师生间沟通的桥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做一个好班主任,要取得学生的信任、理解和支持,就要有一颗爱心,主动接近他们,和他们成为朋友,时时刻刻关心他们。班级管理要以爱为出发点。班主任只有把爱的情感投射到学生的心田,师生间才能产生心心相印的体验,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1.博爱育英苗一视同仁的博爱是班主任赢得尊敬的前提和基础,更是师生沟通的坚实纽带。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  相似文献   

20.
索有福 《青海教育》2014,(11):14-14
“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要善于将爱心贯穿于班级管理的各个方面,这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一、爱是教育的前提 教育的责任体现在对学生的真情和爱心的感化。作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要平等地爱所有学生,要发自肺腑地去爱学生。班里的学生情况都不一样,对那些特殊家庭的学生,班主任要付出更多的爱心与耐心,在生活上多帮助他们,在学习上多和他们交流,使他们安心在校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