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个人收益——高等教育成本补偿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自实施高等教育成本补偿政策以来,国内外学者对我国高等教育成本补偿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如为什么要进行成本补偿、如何进行成本补偿、成本补偿的额度等。但是,由于我国实行成本补偿的历史较短以及成本补偿本身的复杂性,人们对它的认识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对我国高等教育成本补偿的理论分析还相当欠缺。这里拟对高等教育成本补偿的理论基础进行探讨,以利于我国高等教育成本补偿决策的科学化。属于非义务教育性质的高等教育为什么要进行成本补偿?或者说高等教育进行成本补偿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对于这一问题,国内外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成本补偿主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成本补偿是指高等教育的成本由谁支付、如何支付的问题。高等教育财政危机导致高等教育出现成本补偿。高等教育成本补偿的理论依据是利益获得原则和能力支付原则。作为高等教育成本补偿的主体学生、政府、企业,均应承担一定的补偿比例,并按照相应的方式进行补偿,才能促进高等教育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3.
对高等教育实施成本补偿过程中的难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等教育实施成本补偿内涵来自社会公众和高等教育自身尚且存在的某些理解和认识的误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相对滞后以及如何科学地界定符合我国具体国情的高等教育成本补偿的比例是影响我国实施高等教育成本补偿改革的几大难点。  相似文献   

4.
关于高等教育成本补偿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高等教育成本补偿问题的思考辽宁教育学院杨红关键词:高等教育成本补偿高等教育成本补偿是指由受高等教育者个人承担一部分高等教育成本。它是针对解放后几十年来一直采用的高等教育费用由国家全部承担提出的。1997年,我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普遍实行了收费并轨,...  相似文献   

5.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成本补偿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我国高等教育成本补偿的现状发现,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成本不能全额补偿、从而影响了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的发展等问题;根据高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这一属性,高等教育的成本补偿是必要的,研究创建出了一种全新的高等教育成本全额补偿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对我国高等教育成本补偿提出了新的挑战。只有改造现有的高等教育结构模式,充分发挥民办高等教育的作用,才能应对这一严峻的挑战。本文在介绍民办高等教育对教育成本补偿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和预测了新的形势下民办高等教育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成本补偿作用以及将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经费筹措的国际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高等教育筹资多元化和各国的高等教育收费政策的国际比较与分析,勾勒出了高等教育财政改革与变迁的轨迹,并对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大发展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等教育成本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成本补偿经历了由国家负担到收费阶段的发展过程。高等教育成本补偿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财政压力,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为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分担或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的产出具有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双重属性,因此,在高等教育的各受益主体之间进行合理的教育成本分担是保证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它涉及到其成本补偿机制的设计问题。本文对高等教育成本补偿的原则、成本承担主体和成本补偿制度本身的社会效应等方面对高等教育成本补偿机制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由于高等教育具有准公共产品的特性,各国基本上都实行高等教育成本补偿原则,私人接受高等教育需交纳一定的费用。我国从1997年开始,高校实施全面收费,并且高校学费上涨幅度和额度都比较高。这种高收费的现状带来了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的问题。根据罗尔斯的“最小受惠者利益最大化”原则和高等教育收益正外部性的特点,需要实施补偿对策以扩大家境不利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补偿对策有三种:进行政策倾斜为农村地区的学生和城市弱势群体的学生提供更多的高等教育机会;建立科学的、多层次的高校收费制度;建立完善的学生资助体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英格兰实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政策的政治、经济和高等教育背景,以及不同发展时期的特征和影响.英格兰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政策的发展大致可以分成三个时期:初期(1980-1997)、成长期(1998-2005)和改革期(2006-).通过对前两个时期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政策的特点和实施情况的分析,本文认为它们对增加高等教育经费和保障高等教育机会公平的成效有限.本文还分析了2006年英国开始实施的新政策的重大变化及其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等学校收费问题的成因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收费方面出现的问题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同时各方面的投入没有同步地予以保证,收费作为成本低廉的费用补偿方式对高校具有吸引力。另一方面,在高校内部就收费的决策过程中,存在着公益人和经济人的力量均衡,也存在着责任部门与非责任部门的力量均衡,力量均衡的结果可能使一些高校出现不规范的收费行为。从近期看,应该加强收费政策的合理性基础,严格管制收费行为做好学生经济资助;从长远看,还要保证政府投入,培育高校工作者的公益和非营利意识,使高校实现良性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私人支出、家庭贡献与资助需求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李文利 《教育与经济》2006,(1):14-17,32
自1997年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实行成本补偿制度以来,高等学校收费和学生资助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高等教育的私人支出有多少?受教育者本人及其家庭能贡献多少?学生资助能否弥补贡献能力与必需支出之间的差距,从而保证高等教育的公平性?本文通过大学生问卷调查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和定量分析,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The problems facing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are analysed and it is argued that these are caused by underfunding, high inflation and low internal efficiency. Possible strategies for addressing these problems are discussed: these include: (i) improving internal efficiency; (ii) developing systems of cost-sharing and cost-recovery; (iii) income generation by individual universities; and (iv) increasing national expenditure on higher education as soon as the state of the economy allows.  相似文献   

15.
香港地区高等教育学生贷款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伴随全球性的高教财政危机,高等教育成本回收理论的推广以及政府资助高校模式的改变,高等教育学生贷款在许多国家逐渐出现并发展起来。适应高校扩张和收费提高之需要,香港地区的高等教育学生贷款方案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一个较为规范的多元化的学生贷款体系。本文在介绍和分析香港学生贷款发展脉络及现状特点的基础上,将香港地区的学生贷款与中国大陆实施的学生贷款加以比较,并根据香港的成功经验对后者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是在高等教育实行成本补偿的背景下,出于促进教育机会均等的考虑而建立的。国家助学贷款实施十多年来,其政策虽几经变迁,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在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深入考察政策设计中的现实困境及其背后的价值取向,提出基于"公平、效率"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7.
本的研究目的在于分析和把握在校大学生的个人教育支出和筹资状况。研究对象为4所重点大学的1341名本科生,调查方法是抽样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大学生的个人特征和教育经历、家庭背景、当前的教育支出和筹资方式、对大学生活的满意程度以及就业意向。问卷内容涉及面较广,笔在此仅分析决定大学生教育支出的主要因素,考察大学生的个人教育支出和筹资状况,兼论大学生对学杂费支付金额的态度以及学生资助的公平性、有效性和充实程度。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evaluates past trends in cost management in university education as a way of finding solutions to the continued financial constraints facing Nigerian universities. Taking the University of Benin as a case study, this article shows that between the 1988‐1989 and the 1992‐1993 academic years, this university was grossly underfunded, despite increasing recurrent expenditure, consistent rapid growth in student enrollments, and inadequate academic staff. As of the 1992‐1993 academic year, the federal government was providing 94.5 percent of the total financial revenue of the university. The balance of 5.5 percent was raised from internal sources by the university. Since one fundamental problem of educational cost management in this university appears to be the inadequacy of funding, the study advocates the adoption of cost-recovery policies by introducing user fees and student loan schemes to soften the impact of these fees.  相似文献   

19.
As a result of current economic conditions, developing countries have had to re-examine their methods for funding higher education. The World Bank has suggested several policy changes to help countries such as Colombia cope with the situation. The goal of these changes is to allow more equitable access to education, to increase the resources flowing to education, and to derive maximum benefit from this increase in funds. The proposed changes include decentralizing management, expanding private schools, and introducing student loans and selective scholarships, and cost-recovery in higher education.This paper examines the applicability of such a package in Colombia. It is argued that the main problems are t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access to education. Other obstacles include the ideology of free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opposition of the upper classes to selective scholarships in Colombia. The prospects for decentralized control of education are seen, at best, as a remote possibility.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创新与高等教育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现代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终极目标,而高等教育创新则是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有效途径。高等教育创新属于化创新的范畴,应包括教育思想创新、教育目标创新、教育制度创新、教育管理创新、教育内容创新和教育艺术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