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模因论概念的核心是模仿。模因论揭示了语言发展的规律,因此将模因论引入大学英语教学,理解模因的复制和传播规律对大学英语听、说、译三位一体的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针对听、说、译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对语言材料输入的模因进行复制、传播和应用,从而形成听、说、译各环节的模因复合体,将模因复合体在语言实际运用中不断检测和综合运用,以此构建模因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听、说、译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模因理论是以达尔文主义作为理论依据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我国学者提出了"语言模因论",将模因论与语言学结合进行研究。模因的内化、记忆、模仿以及传播方式的研究,为语言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本文通过着重介绍模因的相关理论,分析了模因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相似文献   

3.
春节联欢晚会从开播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每年春晚都会产生大量传播度很高的词句,口口相传。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典型的语言模因现象。语言模因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语言发展的规律,也是流行语形成的源泉。基于模因论对2013年春晚流行语语料进行的定性研究,将2013年春晚流行语与语言模因论结合,探讨2013春晚流行语的模因形成方式及其所产生的效应,丰富了对模因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模因是以达尔文进化论为基础对文化进化规律进行阐释的理论。其实语言也是一种模因,二语习得的过程是语言模因进行复制传播的过程。模因论对二语教学有着一定的启示。本文用模因论分析了二语习得过程,并着重从创设良好模因环境和教师应尽的职责两方面阐释了如何保证语言模因的输入和输出。  相似文献   

5.
语言模因论视角下的大众流行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语言模因是模因的语言表达形式,是人类语言和思想传播的基本模式。当前大众流行语在词汇、句子和段落三个层面体现了语言模因论的特点,是一种简洁易懂的强势语言模因。大众流行语正是基于模因不断自我复制、传播这一属性才得以流行。  相似文献   

6.
模因作为文化信息单位,在语言发展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语言模因论为指导,探讨强势模因"XX哥"结构被广泛复制、传播的过程及其成为强势的成因,旨在揭示语言发展进化的规律,为研究网络语言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也是语用学领域新兴的一种理论。本文以模因论为基础,尝试从新的角度分析英语新闻标题的模因现象,探讨英语新闻标题模因的两种传播方式以及在复制和传播过程中强势模因的形成要素,旨在帮助人们有意识地创造和运用强势模因,促进英语新闻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讨论语言模因现象,分析了将模因论应用到高职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可行性,探讨了语言模因的四阶段规律给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模因论是一门独立的新型学科,这一理论为语言学研究开辟了一片新天地,也提供了语言学研究的新视点。本文以英语演讲教学为研究对象,以模因论为切入点,对模因论与英语演讲教学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到出了模因论对英语演讲教学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10.
模因论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的复制和传播规律不仅大大丰富了人类的语言宝库,揭示了人类语言发展的规律,而且也为外语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本文尝试探讨模因论指导下的综合英语教学:向学生灌输模仿思想,培养其模仿意识,使学生在模仿意识指导下能够进行能动的学习,能够在模仿中进步,在模仿中创新。  相似文献   

11.
以语言模因论为指导,从模因论的两大分类及其复制传播的四个生命周期角度,对语言模因论在医护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及表现形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对医护英语教学两种模因的教学策略进行了分类探讨。  相似文献   

12.
品牌名称的翻译过程是异域文化的模因通过语言向本土消费者传播的过程.从模因论的角度出发,品牌名称的翻译活动可视为通过语言进行模因复制和传播的过程.模因论为语言演变引入了信息复制的观点,也为翻译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在英语翻译教学中可以借助模因复制和传播的方式,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和套用,进而提高其语言的实际运用能...  相似文献   

13.
语言学家将模因论引入了语言学界,进一步揭示了语言发展的规律,也为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新视角。本文在分析了语言模因复制过程中四个不同阶段的特点以及基因型和表现型两种模因复制传播方式和规律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如何让学生按英语思维方式熟练地进行书面表达是大学英语四级写作教学中需要思考和解决的一个问题。模仿是人们学习语言过程中不可逾越的一个重要阶段。模因论作为揭示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理论,可用于指导构建一种旨在改善语言模仿效果的英语写作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英语语言模因进行写作训练。本文依据基因型模因和表现型模因的不同特点,探讨了模因论在大学英语四级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从模因论的视角来研究典籍英译至今还是一个崭新的话题.以《关雎》为例,选取的是理雅各、庞德和许渊冲的三个英译本进行比较和分析.这三个译本各具特色,由于所处的时代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三位译者的翻译风格和所选择的翻译策略也各不相同.基于此,结合模因论,分析翻译策略的选择对文化模因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模因论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英语教学本质上可以说是英语语言模因的复制与传播。本文从模因论视角出发,结合塞缪尔·厄尔曼的散文《青春》,探讨背诵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17.
模因(meme)和基因(gene)是两种专业术语,分输不同的专业,由于他们具有极为相似的复制和传播方式,经常出现在语用学的文章中。作为一种新的理论,模因论揭示了语言发展、演变、传播的规律,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全新的思路和途径。笔者在本文中依托模因论,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全面提升高校英语教学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8.
模因论为宋词的翻译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通过研究各种模因变体在翻译过程中的变异规律,从而掌握宋词中独有的中国文化底蕴传递到目的语中的途径,为大规模将独具特色的中国古诗词忠实地译出国门,使得目的语文化能深刻领悟到中国古诗词文化的独有魅力提供策略。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模因论的角度,阐述模因复制的四个阶段和模因论在外语翻译教学中的运用,并根据Chesterman的翻译模因论原理就外语翻译教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模因论将信息复制的观点引入到语言分析中,从一个较新的语用角度探讨了语言的起源、复制、变异和使用问题。本文将基于模因论原理,对比研究英汉言语幽默现象,分析和解释蕴涵其中的语言模因现象及它们对幽默的触发力,以期能推动模因论及言语幽默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