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出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基于自身国情的独特性,对资本的扬弃便是其中之一。不同于资本主导的西方式现代化道路和管制资本的苏联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通过以党的全面领导应对资本的渗透性、以共同富裕原则制约资本的增殖性、以独立自主方式管控资本的流动性等方式,改造资本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所有制形式。通过对资本的扬弃,中国式现代化向受困于资本带来的现代化问题的世界各国提供了独特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理念。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探索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以一种“扬弃”的方式,历史性地开拓出一条以驾驭资本逻辑为显著特征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开创性地构建了现代化建设的中国模式,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从根本上实现了对资本逻辑主导的西方现代化道路的全面超越,主要表现在:以人民为中心超越以资本为中心、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超越贫富两极分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超越片面追求物质财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超越人与自然分裂对立、和平发展与合作共赢超越对外侵略扩张。  相似文献   

3.
20世纪30年代,中国知识界在《申报月刊》编者的组织下开展了一场关于中国现代化问题的大讨论。学者们在分析中国现代化障碍和阐述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现代化应采取社会主义方式的观点,对中国现代化方式进行了有益探讨,实现了中国现代化史上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4.
从 1997年 11月份开始,《北京文学》、《中国青年报》等报刊相继进行了语文教育大讨论。这场大讨论,参加人数之众,发表文章之多,影响之大,均为历次语文教育讨论所罕见。那么,最终结局如何?给中国语文教育留下的重要东西是什么?争论过后、热闹过后似乎应该有个理智的沉淀、冷静的思考,但至今似乎还没有人做这个工作。笔者本着建设(“立”)重于批判(“破”)的态度,斗胆对这场讨论给一个全面回答 (当然完全是个人的意见 ),以此为中国语文教育改革添砖加瓦。 一、偏向了语言学,应重视文学   多少年来,现代中国语文教育一直…  相似文献   

5.
从抗战时期起周谷城就关心国家的现代化问题。他强调“产业革命”是现代化中的核心问题。由于西方殖民主义者的入侵,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走了一条极其艰辛的道路。社会组织的健全、人才的培养、思想文化的变革是实现现代化所必需之要素。提高国家素质,积极筹措资本,也是实现现代化应注意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一九七八年五月以来,全国开展了一场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这场讨论,有如滚滚洪流,势不可挡。它冲破了林彪、“四人帮”制造的现代迷信,打破了他们设置的种种禁区,开创了思想解放的新局面。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这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对于进一步肃清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流毒和影响,端正我们的思想路线,实现重点转移,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步伐,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现代化虽然源于西方国家,但不独属于西方。由于文化背景、社会制度、现实国情不同等原因,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存在较大差异。中国式现代化人口规模远大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国实现现代化挑战性更强、影响力更大;中国式现代化致力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超越了西方现代化受资本力量高度控制而形成的普遍两极分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两个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优于西方现代化的物质优先的单向度模式;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避免了西方国家在现代化发展中造成的资源环境危机;中国式现代化选择和平发展道路,摒弃西方以暴力掠夺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8.
清朝末年,在现代资本主义的世界扩张运动大背景下,西方列强携工业文明和军事技术的优势强势进入中国,中国经济被卷入了资本主义全球市场体系,加速了政权的衰败和解体。政权崩溃、经济危机和信仰弥散的叠加让整个中国旧社会一盘散沙,结构性困局中的中国人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和文明的覆灭危机充满了焦灼和反思。相对于西方现代化国家的实践路径,中国现代化之路除了建立现代国家,聚合资源开启工业化,还要进行文明重建和新生。这种独特的历史境遇使得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必须经由一场彻底的社会革命来为之奠基,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的聚合关联让这场社会革命历史地采取了社会主义的定向。中国式现代化由此深深地烙上了文明开新的特殊基因。相较于西方,中国式现代化在文明向度上,实现了对资本占有劳动并控制社会的西式现代化逻辑和“文明冲突”偏狭文明思维的双重超越。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对现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已走过百年历程,回顾和总结其独特的历史性经验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既遵循世界现代化的普遍规律,又以具体的思维方式和实践理路应对中国面临的特殊问题,体现为对世界现代化传承与超越的中国式道路;既立足于现实国情,又依据中国人民的意志进行道路的主体性选择和创造性发展,实现了现代化战略的阶段性推进。中国现代化实践的变革和所创造的"奇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力图克服"资本逻辑"宰制,指向人的现代化逻辑的根本价值旨趣;超越了"征服自然"模式,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存图式;打破了"国强必霸"的发展定式,实现了和平发展的文明之路。伴随着世界现代化进入深刻变革期,中国开辟的现代化之路日益展现出世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年前,“文革”刚结束时那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所领导和支持的一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这场大讨论,对于我们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以及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的划时代的历史意义。教育界作为这场讨论的积极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对这场讨论有着更为深厚的感情。今天,我们抚今追昔,回顾历史,纪念我国思想理论史上的这一大解放、大胜利,对于我们继往开来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更加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  相似文献   

11.
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实践提出了研究教育现代化的主要目标、评价指标和实施策略等问题。本文拟以现代化的概念为起点,主要探讨:到底什么是教育现代化?它有哪些本质规定?达到什么水平就可以说初步实现教育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时装周     
《海外英语》2012,(10):39-39,62
国际四大时尚都市巴黎、米兰、纽约和伦敦,每年都会定期举办国际时装周。这不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也引领着整个时尚界的走向。喜爱时尚的你,一定不要错过。  相似文献   

13.
《孝经》是儒家传统经典十三经之一。《孝经》是在汇集先秦儒家”孝”思想的基础上而完成的。它第一次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孝,如何行孝,以及孝道的重要意义等问题,构成了关于孝道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孝经》不仅开创了中华民族伦理发展史的新纪元,还是先秦儒家寻求解决社会问题的治国方略,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问题意识"是对学习对象进行探寻、质疑、研究的心理习惯。以"问题意识"组织教学,可以超越原有以"教科书体系"为主的教学模式,适合于以文论文本导读为主要方式的古代文论教学。实施"问题意识"教学的基本策略就是"向古人提问",即从文学观念或文学发展史角度,依据文论文本所涉及的问题域,追索古代文论文本涉及怎样的问题,而今人对同样的问题又是如何界定和阐述的。这样就起到了一种古今对话融通的作用,有利于将古代文论知识融会到学生总体文学观念和知识体系中。  相似文献   

15.
“中国梦”一词迅速成为全国人民高度关注的焦点。什么是“中国梦”?它的本质和内涵是什么?实现“中国梦”又具有怎样伟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作为为党和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基地,高校在面对“中国梦”这一理念时,又该怎样去理解、借鉴和运用它来进行思想教育?在实践中又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强烈号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梦”而共同努力?本文将从“中国梦”的定义、本质、内涵出发,以“中国梦”对高校思想教育的重要意义为指导,探讨高校如何在“中国梦”理念下进行思想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6.
探讨汉字“摄”“影”“照”“相”等字最原始的含义及其在汉语中的应用,曾经出现和应用的表达相同或相关含义的流变,在应用中合理地替换或舍弃,演变成现代汉语中代表“摄影”相关含义的经常性用法。  相似文献   

17.
三种学习理论在远程教育学习材料设计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理解教学设计,首先要了解三种学习理论: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如何设计远程教育的学习材料,如何在学习材料中渗透教学方法,三种不同的学习理论会产生三种不同的指导思路。文章从六个方面分别介绍这三种学习理论及其在远程教育学习材料设计中的运用:学习是如何发生的;学习任务类型;教学策略;教学建议;嵌入技术;案例介绍。  相似文献   

18.
为了厘清文化视域下教师研究的现状,采用文献研究法,搜集了2004年至今的有关文化视域教师研究的成果,通过整理、统计和分析,试图发现文化视域的教师研究的相关问题,具体包括五个子问题:1)文化视域的教师研究主要涉及了哪些问题?2)文化视域教师研究的研究对象主要有哪些群体?3)文化视域的教师研究采用了什么方法?4)文化视域教师研究成果在2004-2013年的年度数量分布特征?5)文化视域的教师研究在成果期刊类型上有何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9.
情景时话     
《双语学习》2012,(7):28-28
Sam正在请求他的叔叔帮他填写一张有关图书馆借书的个人资料表格。我们来看一看他们是如何正确地填写表格的。  相似文献   

20.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关于“朦胧诗”的论争,形成了新旧思潮的两大对立块垒,这场论争的第一个焦点是诗到底能抒发什么样的感情;第二个焦点是关于这些新诗的命名;第三个焦点是读诗的原则:懂还是不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